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304)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周亚峰杨向军程绪杰钱晓东赵欣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1篇低血压
  • 1篇动脉
  • 1篇心房
  • 1篇心房纤颤
  • 1篇心梗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样细胞
  • 1篇心室
  • 1篇心室收缩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压
  • 1篇再灌注
  • 1篇质粒
  • 1篇射频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6篇周亚峰
  • 5篇杨向军
  • 3篇钱晓东
  • 3篇程绪杰
  • 2篇赵欣
  • 2篇李红霞
  • 2篇程铖
  • 2篇韩莲花
  • 1篇贺永明
  • 1篇陈娟
  • 1篇陈琦
  • 1篇薛枫
  • 1篇何志松
  • 1篇查燕红
  • 1篇赵彩明
  • 1篇蔡思达

传媒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PDCA循环疼痛管理模式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疼痛管理模式在心房纤颤(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试验组行PDCA循环疼痛管理模式,对照组行常规疼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各时点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手术操作时间、放射暴露时间及疼痛管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消融10min、左右肺静脉前壁、左右肺静脉后壁及消融结束时点的NRS分别为,试验组:(2.06±0.68)、(3.74±0.69)、(5.60±0.97)、(1.94±0.71)分,对照组:(2.54±0.61)、(4.26±0.78)、(6.30±1.05)、(2.42±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及放射暴露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术中疼痛管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CA循环疼痛管理模式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可显著降低患者术中的疼痛,有效提高患者对术中疼痛管理的满意度。
陈娟陈琦查燕红周亚峰
关键词:PDCA循环疼痛管理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
穿梭质粒pCDH1-GFP-HCN 4的构建及HCN 4重组慢病毒的包装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将全长约3.6 kb的HCN 4目的基因片段从pCDNA3-HCN 4质粒卸载下来,建立稳定的HCN 4重组慢病毒。方法用Eco RⅠ和XbaⅠ从pCDNA3-HCN 4质粒切下HCN 4目的片段连接到Puc19载体中,再用EcoRⅠ和HindⅢ从质粒Puc19切下目的片段并连接到pcDNA3.1(A)载体中,再用XbaⅠ单酶从质粒pcDNA3.1(A)双切到pCDH1-MCS1-EF1-copGFP中。用XbaⅠ或者Eco RⅠ鉴定,将阳性克隆质粒送上海生工测序,慢病毒的包装参照SBI的Lentivector Expression System操作手册进行。将构建好的慢病毒包装质粒混合物混合后感染293T细胞及心肌样骨髓基质干细胞。结果 (1)XbaⅠ及Eco RⅠ鉴定表明,PCR产物和克隆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显示该基因的大小约为3.6 kb;阳性克隆质粒测序结果与GENEBANK目的基因HCN 4序列完全相同;构建的目的基因质粒转染293细胞和原代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均发现有强烈的绿色荧光出现。(2)构建的慢病毒包装质粒混合物转染293细胞后,发现有强烈的绿色荧光出现,细胞感染率达90%以上。结论 (1)成功将全长HCN 4目的基因片段从pCDNA3-HCN 4质粒卸载下来,成功构建穿梭质粒pCDH1-MCS1-EF1-copGFP。(2)成功建立稳定的HCN 4重组慢病毒,该病毒载体有很高的转染效率。
周亚峰李红霞蔡思达程铖韩莲花赵欣杨向军
关键词:HCN4基因穿梭质粒慢病毒
5-氮胞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的转化
2012年
背景: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及其可在体外表达多种外源目的基因的特性,将其作为种子细胞用于未来组织器官的修复和替代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已从人和几种动物骨髓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但对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报道很少。目的:建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其转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方法,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猪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后,加入5-氮胞苷诱导分化,用抗desmin、MHC、cTnI、Cx-43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的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5-氮胞苷诱导后,部分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阳性表达desmin、MHC、cTnI和Cx-43。结果提示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经5-氮胞苷诱导后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周亚峰李红霞程铖韩莲花杨向军
关键词:心肌样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氮胞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干细胞
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临床预后、安全性、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um aggregation rate,MAR)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 :109例STEMI患者被随机分入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给予180 mg替格瑞洛顿服、90 mg bid维持,氯吡格雷组给予600 mg氯吡格雷顿服、75 mg qd维持,两组患者均成功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比较两组30 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检测服药前、服药后7 d及30 d的MAR和hsCRP水平。结果:服药后30 d,两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vs 1.9%,P=0.363),两组均只发生轻微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vs 14.8%,P=0.208)。在以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检测中,替格瑞洛组服药7 d及30 d的MAR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7 d:(22.80±6.37)%vs(30.96±8.90)%,P<0.001;30 d:(22.26±5.85)%vs(30.87±8.54)%,P<0.001]。在服药后7 d和30 d,氯吡格雷组分别有6例(10.9%)和5例(9.1%)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低于30%,而替格瑞洛组无论在7 d还是30 d,均无一例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低于30%。两组患者在服药前、服药7 d及服药30 d的hs-CR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氯吡格雷比较,替格瑞洛可以更强地抑制血小板聚集,且两者安全性相似。但未发现替格瑞洛可显著改善STEMI患者的短期预后。
钱晓东程绪杰赵欣贺永明周亚峰杨向军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小板聚集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二维结构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7 d、术后6个月心脏二维结构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评价缺血后适应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方法62例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缺血后适应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再灌注后8 min内不作任何干预,缺血后适应组再灌注后1 min内以4~6 atm低压充盈球囊,阻断血流1 min,然后收缩球囊,开放血流1 min,反复4次。术后7 d、术后6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二维结构和左心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评价参数包括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计分指数(WMSI)。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临床特征包括“罪犯血管”、缺血时间、临床用药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2)术后7 d,后适应组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心输出量、LVEF、WMSI各参数均无显著差异;术后6个月,后适应组LVEF显著提高[(56.35±8.44)%vs.(51.19±11.22)%,P<0.05],WMSI显著下降(1.20±0.09 vs.1.44±0.10,P<0.01),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心输出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术后6个月与术后7 d比较,对照组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增大[(55.64±7.42)mm vs.(51.60±6.19)mm,P<0.05],WMSI增加(1.44±0.10 vs.1.33±0.12,P<0.01),LVEF下降,但无显著差异;后适应组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增大[(118.62±20.84)ml vs.(106.21±24.40)ml,P<0.05],心输出量增加[(4.25±0.78)L/min vs.(3.87±0.66)L/min,P<0.05],WMSI下降(1.20±0.09 vs.1.28±0.10, P<0.01),LVEF较前提高,但无显著差异。结论缺血后适应能改善再灌注术后6个月左心室整体和节段收
周亚峰赵彩明薛枫钱晓东程绪杰杨向军
关键词:心肌梗死再灌注心肌缺血缺血后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冠状动脉再通后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探讨急诊PCI术后低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接受急诊PCI术治疗的AMI患者420例,根据冠状动脉再通后是否出现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及手术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低血压的发生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420例患者中,低血压组178例,占42.4%,非低血压组242例,占57.6%。在本研究观察的因素中,两组间完全闭塞病变、近段病变、下壁、右心室梗死、右冠状动脉病变、术后TIMI<2级、梗死前心绞痛、CK-MB峰值、术后第1天左心室射血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完全闭塞病变、近段病变、下壁右心室梗死、右冠状动脉病变可增加AMI患者急诊PCI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梗死前心绞痛可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可减少AMI患者急诊PCI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而完全闭塞病变、近段病变、下壁、右心室梗死、右冠状动脉病变、术后TIMI血流<2级增加AMI患者急诊PCI术后低血压发生的危险性。
周亚峰姚佳璐钱晓东何志松程绪杰杨向军
关键词:心肌梗死低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