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8hzs1J005)
-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 相关作者:郑肖兰杨叶王兰英张新春张宇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利用启动子捕获技术构建橡胶炭疽病菌突变体库被引量:4
- 2009年
- 通过不同限制性内切酶分别处理载体pCAMBIA1300、pCSN43和pBluescriptSK+后,构建启动子捕获载体pCAHPH,该载体经农杆菌介导转化橡胶炭疽病菌,建立起橡胶炭疽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经鉴定结果表明,突变体库的转化子数量为1105个,均抗潮霉素;随机测定248个转化子,有19个转化子致病力明显降低;随机挑取7个转化子做PCR检测,均可扩增出一条约800bp的目标条带,说明突变体为启动子捕获载体插入所引起;致病力显著减弱的转化子经southern检测,均为单拷贝插入。该结果旨在为开展橡胶炭疽病菌致病遗传分析和后续致病基因研究奠定基础。
- 魏小慧林春花郑肖兰张新春贺春萍郑服丛
- 关键词:农杆菌
- 混合杀菌剂对两种橡胶叶斑病的联合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采用交叉滤纸条法,对橡胶炭疽病和棒孢霉叶斑病菌进行杀菌剂混用联合毒力研究。结果表明,9种杀菌剂共14个不同的混用组合中,大多数混用表现为相加作用;嘧菌酯和百菌清、抑霉唑和百菌清、溴菌腈和百菌清、腈菌唑与代森锰锌4个组合表现增效作用;而抑霉唑和代森锰锌的混用则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根据对抑菌带的分析,咪鲜胺对两种病菌的抑菌效果均为最高,其次是腈菌唑、抑霉唑和溴菌腈。
- 杨叶王兰英王磊郑肖兰
- 关键词:混合杀菌剂
- 1种使孢子快速萌发的好方法被引量:2
- 2008年
- 以香蕉枯萎病病菌4号生理小种和西瓜枯萎病病菌野生型菌株作为供试菌,以常用的悬滴法和载玻片法为对照,对改良培养皿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良培养皿法,FOC-4R和FW菌株处理8h后,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7.3%和92.7%,远高于2个对照方法,初步说明用改良培养皿孢子萌发法进行孢子萌发是最佳的萌发方法。
- 张新春黄荣辉
- 启动子捕获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9年
- 启动子捕获技术是一种产生大规模随机插入突变体库的有力手段,对于揭示大量基因序列所对应的基因功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阐述了启动子捕获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魏小慧郑肖兰郑服丛
- 关键词:启动子捕获报告基因功能基因组学
- 两株橡胶多主棒孢霉对12种杀菌剂原药的敏感性被引量:3
- 2010年
- 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两株橡胶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对12种杀菌剂原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两个菌株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供试药剂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和抑霉唑的EC50均小于5μg/mL,抑菌活性高;在加入SHAM后嘧菌酯的抑菌活性也很高,与SHAM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他供试杀菌剂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依次为戊唑醇、腈菌唑、异菌脲、溴菌腈、代森锰锌、百菌清和三唑酮。
- 杨叶王兰英张宇胡加来
- 关键词:橡胶树杀菌剂原药生物测定
- 8种杀菌剂对橡胶炭疽菌的抑制活性被引量:14
- 2010年
- 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橡胶炭疽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Sace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保护性杀菌剂对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为理想,其中以百菌清抑制活性最高;内吸性杀菌剂对孢子萌发抑制效果不如保护性药剂,对菌株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大小顺序为抑霉唑>嘧菌酯>咪鲜胺>多菌灵>戊唑醇。供试4个菌株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以菌株RC14最不敏感,菌株RC244最敏感。
- 王兰英张宇郑肖兰杨叶
- 关键词:橡胶树杀菌剂孢子萌发
- 橡胶白粉病菌与寄主互作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0
- 2010年
- 以白粉病的感/抗性品系橡胶树为材料,采取不同的观测方法(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橡胶白粉菌进行动态的形态学观察对比。通过对不同抗性品系的幼叶(即铜色)和绿叶(即绿色)表皮角质层观察发现,所有幼叶角质层厚度不足0.1μm,抗性品种绿叶角质层厚度可达3μm,而感病品系的只有1μm左右,表明抗性差异与角质层厚度有明确关系。病原菌的侵染钉侵入细胞内部后,不同抗性品系表皮细胞对侵入采取了2种截然不同的胞质沉积方式。感病品系的胞质沉积仅发生在被侵染的细胞壁周围,其内部的吸器外膜周围没有发现沉积。抗性品系的胞质沉积则在吸器外膜周围,直接作用于吸器并使其萎缩。
- 张新春刘祥民王家保
- 关键词:吸器电镜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