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0007056)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劲松陆敏安肖增明李世德杨渊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生物蛋白胶与胚胎软骨细胞混合移植修复兔膝关节实验性软骨缺损区(英文)被引量:1
- 2005年
- 背景:应用异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较多,但其可引起免疫反应。由于胚胎细胞具有较低的抗原性和较强的增殖能力,期望其能为组织工程研究与应用开辟新的载体材料。目的:采用兔胚胎软骨细胞培养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并对其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设计:随机分组观察对比实验。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试验室。材料:孕4周新西兰大白兔1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2.5kg。方法:实验于2000-12/2002-06在广西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试验室完成。在成兔股骨内侧髁作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实验组采用生物蛋白胶与胚胎软骨细胞相混后,植入兔膝关节实验性软骨缺损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或单纯用生物蛋白胶移植修补,分别于术后4,8,12周观察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情况,并按改良Pineda方法对其进行组织学评分,标准为细胞形态、基质染色、表面平整、软骨厚度、宿主结合5项,0分表示正常,分值越高表示改变越严重。主要观察指标:①兔膝关节标本大体观察结果。②兔膝关节标本组织学观察结果。③关节软骨组织学半定量计分结果。④关节软骨缺损修复区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结果:24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膝关节标本大体观察结果:胚胎软骨细胞+纤维蛋白封闭剂组缺损区颜色接近正常软骨,质韧弹性好,与周围软骨界限消失;纤维蛋白封闭剂组与未处理组始终未愈合,但创面略小,有白色纤维组织充填。②兔膝关节标本组织学观察结果:胚胎软骨细胞+纤维蛋白封闭剂组优势组织为透明样软骨,深方为骨组织,表面略凸或平整,基质着色正常,与周围软骨完全结合分界不清,组织中未发现淋巴细胞浸润;纤维蛋白封闭剂组与未处理组为纤维组织,部分有残留明显的凹陷性瘢痕,与周围组织接合或部分接合。③关节软骨组织学半定量计分
- 陆敏安杨渊肖增明李世德
- 关键词:胚胎软骨细胞
- 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将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方法,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化骨的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ercoll分离液,从兔的骨髓组织中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低糖型的DMEM(Dulbecco’smodified Eagle’s medium)培养液中添加成骨诱导剂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及抗坏血酸进行培养。诱导2周后钙-钴法染色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表达,诱导4周后VonKos-sa染色检测钙结节形成。结果:第3代兔MSCs呈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诱导2周ALP染色阳性率达80%,诱导4周后VonKossa染色可见钙结节形成。结论:经过分离纯化后的兔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
- 杨劲松杨渊肖增明李世德陈维平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
- 兔胚胎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兔胚胎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对孕4周兔胚胎关节软骨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细胞,观察细胞存活率、贴壁率、生长曲线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兔胚胎软骨细胞可从胚胎软骨组织中消化分离出来,经鉴定具有软骨细胞的特性。原代兔胚软骨细胞存活率达 97%以上,细胞贴壁率达 80%以上,从原代到第 4代都有高增殖力,到第 8代时增殖力降低,到第12代时几乎丧失细胞增殖。结论 体外培养的胚胎软骨细胞前4代适合于作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组织工程细胞。
- 杨渊陆敏安杨劲松
- 关键词:胚胎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