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1151)
- 作品数:13 被引量:207H指数:8
- 相关作者:苑韶峰杨丽霞郭永龙杨桂山刘友兆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中国先秦时期的涉农区位布局理论
- 2013年
- 通过整理《周礼》《考工记》《尚书》《管子》《诗经》《汉书》等中国先秦时期文献中涉及农业、农民和农村居民点区位布局理论的内容,明确中国远古时期有代表性的区位布局理论,可以为认识中国农村居民点区位布局优化、农业用地区划的历史文化根源及其演变过程奠定基础。
- 郭永龙刘友兆洪坚平
- 关键词:先秦时期
- 基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时空分析——以浙江省为例被引量:10
- 2013年
- 根据1996-2010年间浙江省11个地区土地利用状况与能源消耗数据,计算各地区碳排放量,分析碳源、碳汇、碳排放总量及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的碳源主要是建设用地上的能源消耗,且增长显著;林地总体属碳汇区,但林地面积逐年减少,碳汇效率渐趋降低;15年间各地区碳排放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具有一致性规律。浙江省的碳排放基本呈二面夹二带格局:宁绍平原与温瑞平原是主要的碳源区,金华与衢州以北地区次之,以南地区碳源与碳汇总体平衡。浙江省低碳土地利用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 郑亦伶苑韶峰
- 关键词:土地利用碳排放碳源土地经济
- 慈溪市四镇农地转用过程中农户福利变化的定量测度被引量:9
- 2012年
- 研究目的:选择经济发达和征地行为较活跃的慈溪市的4个乡镇(街道)为调查样本点,构建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福利水平评价体系,定量测度征地前后农户福利水平的变化。研究方法:模糊评判方法、实地调研法。研究结果:征地后4个乡镇(街道)的农户福利水平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从农户福利水平各功能指标看,被征地农户的经济条件、社区环境、社会保障和满意程度有所恶化,而农户居住条件有所改善;从各功能隶属度的农户比重结果看,99.5%的样本农户认为征地后福利处于较差状态。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提高被征地农民福利水平,建议政府采用为失地农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训、工作机会、社会保险、变一次补偿为终生补偿等复合补偿方式,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建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在农村全面推广养老保险,逐步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纳入被征地农民保障体系中。
- 苑韶峰杨丽霞王庆日
- 关键词:农地转用福利水平农户
- 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物元模型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农地在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是社会关注热点,也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利用物元模型对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程度及现有土地收益分配缺陷进行分析。选择不同区域的农民土地权益为待评判物元,计算农民土地增值收益的关联度,进而分析土地增值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主要偏向于用地单位和政府,失地农民的权益受损程度较大。利用物元模型为土地收益增值分配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 苑韶峰杨丽霞施伟伟孙乐
- 关键词:农地非农化土地增值物元模型
- 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局域空间计量分析——基于浙江省69县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0
- 2013年
- 研究目的:采用局域空间计量学模型,对浙江省69县市的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揭示经济地理变量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1)2005-2010年间,浙江省69县市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2)浙江省69县市的建设用地面积的空间分布并非完全随机性,而是呈现出强烈的空间聚集特征。(3)人口数量、人均GDP、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这4个解释变量对69县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差异明显:环杭州湾的30个县市的人口数量对建设用地扩张拉动力度最大;浙西南的10个县市,其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对建设用地扩张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城市化水平对建设用地扩张正向拉动作用地重心,由2005年浙西南丘陵山地的淳安县、龙游县等6县市转移到2010年浙东南沿海地区的温州、台州等13县市,同时负向抑制作用的区域也有所扩大。研究结论:不同区域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很有必要制定差异化的建设用地调控措施。
- 苑韶峰杨丽霞
-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异质性
- 基于ESDA-GWR的粮食单产及其驱动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被引量:58
- 2012年
- 在耕地面积扩展有限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31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借助ESDA和GWR模型,结合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其经济发展类型,揭示我国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999—2008年,中西部地区粮食单产的增产对全国粮食产量的贡献越来越显著,75%的粮食单产增长潜力较大的区域集中在中西部;粮食单产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各省域粮食生产重心发生移动,由传统的"东部为主"逐渐"北上西进",向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省份集中;不同区域粮食单产的驱动因素呈现为一种非均衡联动的局域性特征,化肥施用量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在两个时间断面中差异最大,1999年回归系数全为正值,而在2006—2008年出现负值,这表明部分地区化肥对粮食单产的边际效应已经达到递减阶段。因此,应结合我国不同区域当前粮食单产的现状和驱动因子的效应机理,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 杨丽霞杨桂山姚士谋苑韶峰
- 关键词:粮食单产空间异质性ESDA地理空间GWR
- 农地转用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综述被引量:22
- 2012年
- 连续八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是关于"三农"问题,而处于其核心的农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经过较长时间的演变与发展,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仍在很多方面存在分歧,有必要对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析。本文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增值收益额的确定与分类、增值收益分配的现状研究以及分配方式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并且从研究方法、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提出今后相关研究应当关注的农民绝对生活保障与相对满意度、区域内征地补偿的相对公平性、动态分配机制等问题。
- 苑韶峰刘欣玫杨丽霞孙乐
- 关键词:农地转用土地增值
- 华北山区不同海拔台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及脱盐趋势被引量:7
- 2012年
- 以华北地区典型山区忻州为例,采集1 908个土壤样品,研究不同海拔及土地利用方式下,山区台地土壤肥力特征及盐分含量。结果显示,相同海拔下,耕地的碱解氮含量最高,有机质含量最低,林地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而灌草丛的有机质含量最高;中微量元素铜、锌、钼含量都以耕地最低,硫含量最高,而林地铜、锌含量都最高;海拔<1 000m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相当,都明显低于海拔>1 000m土壤,而海拔越低土壤有效磷含量越高。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pH和盐分都以耕地最低,灌草丛最高,随海拔上升土壤pH及盐分含量都呈降低趋势。以上分析表明,长期耕作及不同小气候影响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农林耕作及高海拔有利于耕地脱盐,因此实施农林布局时可结合当地小气候特点进行相应的养分优化管理和种植调整。
- 郭永龙刘友兆王利环
- 关键词:台地海拔土壤肥力盐分
-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杭州市粮食安全评价被引量:15
- 2014年
- 通过研究杭州市1990-2010年间耕地、粮食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在生存型粮食需求、营养型粮食需求、享受型粮食需求下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并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三点滑动平均法对杭州市2011-2030年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在三种粮食需求下,营养型需求最符合杭州市的粮食安全现状,在营养型粮食需求中,1990年杭州市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为0.041hm2,到2010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增长至0.069 hm2,而1990-2001年,耕地压力指数K>1;2002-2022年,K>2;2023-2030年,K>3。由此可见,杭州市的粮食安全处于极不安全状态,且未来粮食安全的状况将日趋恶化,针对这种状况,提出增加农业投入、减少耕地占用、积极发展外拓农业等对策来保障粮食安全。
- 杨丽霞
- 关键词:耕地数量粮食安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压力指数
- 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磷流失因素的交互效应模型研究
- 2013年
- 本文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试验,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雨强、施磷水平、坡度以及植被覆盖度对菜地土壤磷素径流流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构建了土壤TP和PP浓度与雨强、施磷量和坡度之间关系的回归模型,并对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雨强、施磷量和坡度的增加,从而增加了土壤侵蚀,促进了径流中TP、DP和PP的流失;而小白菜在不同的生长期内,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产流历时延长,径流量减少,但与各形态磷流失浓度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的相关关系。双因素交互效应表明,雨强和施磷量、施磷量和坡度以及雨强和坡度对径流中TP和PP浓度的影响存在一个值域,即降雨强度在中小雨强0.83~1.17mm.min-1,施磷量处在不施磷和低施磷≤30kg.hm-2,坡度为0°和3°。低于这个值域时,其交互效应对径流中TP和PP浓度的影响不明显,高于这个值域时则都表现协同促进作用。因此,在农田管理上,应尽量采取措施削弱交互效应的协同促进作用,进而减弱土壤磷素径流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
- 苑韶峰杨丽霞杨桂山
- 关键词:土壤磷影响因素交互效应太湖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