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1DFA10950)

作品数:3 被引量:51H指数:3
相关作者:谢青鲍勇高怡丁旭王国宝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2篇康复
  • 1篇电刺激
  • 1篇肢体
  • 1篇肢体运动
  • 1篇神经假体
  • 1篇足下垂
  • 1篇疗效
  • 1篇康复治疗
  • 1篇假体
  • 1篇功能康复
  • 1篇功能性
  • 1篇功能性电刺激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谢青
  • 2篇鲍勇
  • 1篇纵亚
  • 1篇王国宝
  • 1篇崔立军
  • 1篇丁旭
  • 1篇高怡
  • 1篇孙昕

传媒

  • 2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康复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现状被引量:13
2012年
脑卒中是国内近20年来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据WHO统计,目前全球有2500多万脑卒中后患者,其中我国约有700万,生存者中70%~80%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谢青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治疗
反复促通技术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疗效的积分肌电图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遗留有步行功能障碍.典型表现为“划圈步态”。主要是由于小腿前群肌(胫前肌)及外侧肌群(腓骨长短肌)激活不足,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导致足背伸困难。这种足背伸肌与跖屈肌间肌力的不平衡.使得患肢足下垂、内翻,足跟不能正常着地,同时由于髋、膝关节屈曲不充分,导致典型的代偿性“划圈步态”.严重影响患者步行、
纵亚崔立军鲍勇孙昕谢青
关键词:脑卒中足下垂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及进展被引量:33
2012年
近年来,脑卒中的死亡率已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其后遗的一系列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却长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electricalstimulation,FES)是使用一定强度的低频脉冲电流,按照预先编定的程序,作用于丧失功能的器官或肢体,刺激运动神经,
王国宝鲍勇丁旭高怡谢青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脑卒中肢体运动神经假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