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316-4)

作品数:4 被引量:72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建华杨长明马锐山城幸汪盟盟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光谱
  • 2篇有机物
  • 2篇人工湿地
  • 2篇光谱
  • 1篇植物根
  • 1篇植物根际
  • 1篇溶解性有机物
  • 1篇三维荧光
  • 1篇三维荧光光谱
  • 1篇水处理
  • 1篇水处理厂
  • 1篇潜流
  • 1篇潜流人工湿地
  • 1篇组合人工湿地
  • 1篇苄嘧磺隆
  • 1篇嘧磺隆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特征
  • 1篇尾水

机构

  • 4篇同济大学

作者

  • 4篇杨长明
  • 4篇李建华
  • 2篇马锐
  • 1篇陈海雁
  • 1篇徐琛
  • 1篇尹大强
  • 1篇山城幸
  • 1篇汪盟盟
  • 1篇蔡文娟

传媒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组合人工湿地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特征研究被引量:42
2010年
采用物理分级和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组合人工湿地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中不同形态有机物的去除特征.结果表明,组合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具有较好的深度处理效果,出水水质基本可以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2002)Ⅲ或Ⅳ类水标准.组合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尾水中CODCr和BOD5总体去除率分别达到35.2%和44.3%,对尾水中总有机碳(TOC)、溶解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6.9%、45.9%、48.3%.组合人工湿地系统不同单元对尾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贡献率存在差异,其中,潜流湿地单元对尾水中CODCr和BOD5及其不同组分有机碳的去除效率较高.试验期间,由于藻类滋生,表流湿地单元出水中有机物含量波动较大,去除效果明显降低,藻类被打捞后,出水水质明显改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处理单元取样点的水样三维荧光光谱均出现4个明显的荧光峰.人工湿地各单元出水溶解性有机质(DOM)中,类蛋白和类腐殖酸物质含量较高,类富里酸物质含量较低.人工湿地对类蛋白和类腐殖酸物质有较强的去除作用.
杨长明马锐山城幸李建华
关键词:组合人工湿地有机物荧光光谱
城镇污水厂尾水人工湿地深度处理过程中DOM三维荧光光谱特征被引量:16
2012年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分析研究了两种基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在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过程中溶解有机物(DOM)组成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潜流人工湿地对尾水中CODcr和DOC的去除率平均分别达到61.6%和70.1%。相比较而言,陶粒基质湿地对尾水有机物去除效果略优于沸石基质湿地。三维荧光扫描结果显示,湿地进水中表征出类溶解性有机物,即色氨酸类芳香族蛋白质(S)、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T)、可见类富里酸(M)、紫外类富里酸物质(A)。经过人工湿地净化处理后,出水中4个峰的相对荧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M峰和T峰的相对荧光强度降低最为明显,平均分别降低了16.4%和11.7%;人工湿地出水中腐殖类物质芳香性较弱,含有的苯环结构有机物较少,这说明潜流人工湿地对尾水中化学性质较为稳定、难以分解、不易被生物利用的类腐殖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M峰和T峰的荧光强度在沿程上逐渐减小,S峰随沿程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沸石湿地相比较,陶粒基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尾水中DOM的特征峰荧光强度削减更为明显。
杨长明汪盟盟马锐李建华
关键词:潜流人工湿地溶解性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
巢湖城市内河沉积物不同形态磷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3
2011年
对巢湖市城市内河的表层沉积物及柱状沉积物进行了采样,并采用修正后的标准测试程序(SMT)测定了其中的总磷(TP)、无机磷(IP)、有机磷(OP)、铁/铝磷(Fe/Al-P)和钙磷(Ca-P),分析了各形态磷之间以及与沉积物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TP的质量分数在832.09~2 572.41mg.kg-1之间,其中以Fe/Al-P为主,占总磷的比例为42.0%~62.3%.采样点各形态磷随深度的增加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不同采样点出现峰值的深度有所不同,这种空间分布特征能够较好反映周边环境现状和入河污染负荷的变化.不同深度沉积物中各形态磷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概率水平P<0.01),各形态磷与有机质也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杨长明徐琛尹大强李建华
关键词:城市内河磷形态
河岸带植物根际苄嘧磺隆降解与微生物学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对芦苇、茭白、菖蒲3种河岸带植物根际苄嘧磺隆降解过程及微生物生态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河岸带植物对苄嘧磺隆的根际降解的增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降解速率大小依次为:菖蒲>芦苇>茭白.培养结束时,菖蒲根际土壤苄嘧磺隆的残留量较芦苇和茭白分别降低了23.1%和32.2%.在苄嘧磺隆作用下,供试3种河岸带植物根际脱氢酶活性表现出先激活后抑制,再恢复的变化趋势,而对脲酶和磷酸酶的影响均表现出抑制效应.苄嘧磺隆施加明显降低了河岸带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特别是对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的影响更为明显.与芦苇和茭白相比,菖蒲根际土壤具有更高的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说明该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对苄嘧磺隆污染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从而大大增强了苄嘧磺隆生物降解效应.
杨长明蔡文娟陈海雁李建华
关键词:苄嘧磺隆微生物特征酶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