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652013074) 作品数:4 被引量:46 H指数:3 相关作者: 张寿庭 陈慧军 曹华文 张伟 唐利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 中国地质调查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中国主要锡矿床类型、成矿时期及品位模型 被引量:6 2014年 在已有中国锡矿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102个中型及以上规模锡矿床进行了系统地归纳与总结。在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按成矿作用的特点,再根据主要矿物的组合和蚀变特征,可将中国主要锡矿床分为热液型、夕卡岩型、变花岗岩型、云英岩型、斑岩型、伟晶岩型和砂矿型7种类型,其中热液型、夕卡岩型和砂矿型为主要矿床类型。锡矿床的主要成矿时期为燕山期,主要赋矿岩系为三叠纪的灰岩、大理岩系。结合主要矿床的品位模型,可以发现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中的热液型锡矿床和夕卡岩型锡矿床是今后主要的找矿类型及方向。 陈慧军 张寿庭 张云辉关键词:锡矿床 矿床类型 滇西小龙河锡矿床中绿泥石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23 2014年 小龙河锡矿床近矿绿泥石化蚀变显著,与锡矿的矿化关系密切。绿泥石的矿相学特征显示小龙河锡矿床绿泥石蚀变可分为明显的强弱两种绿泥石化类型。利用电子探针化学成分分析数据,计算了绿泥石的AlIV、Al VI、Fe2+/(Mg2++Fe2+)和Mg2+/(Mg2++Fe2+)等相关参数,并推算出绿泥石形成时的温度、氧逸度和硫逸度。结果表明:随着蚀变的增强,绿泥石中Mg和Si元素含量减少,Al、Mn和Fe元素含量增加;绿泥石主要为富铁的鲕绿泥石,指示绿泥石形成于还原环境。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在196~229℃之间,平均为213℃,lgfO2在-43.4^-48.0之间,平均为-44.6,lgfS2在-15.9^-18.3之间,平均为-16.6。绿泥石形成机制主要为交代-结晶和迁移-结晶2种。绿泥石为锡矿化晚阶段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锡矿形成条件的变化。 张伟 张伟 张寿庭 曹华文 肖常先 陈慧军 陈慧军关键词:绿泥石 氧逸度 滇西 滇西(腾冲-梁河)岩浆岩年代学格架 被引量:3 2015年 腾-梁地区岩浆活动频繁,侵入岩出露面积约占39%,喷出岩出露面积约占6%(Xu et al.,2012;Zhu et al.,2015)。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在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古近纪。目前暂未有确认的前寒武纪岩浆活动的锆石U-Pb年龄发表,从早古生代志留纪到晚古生代二叠纪的近200Ma之间也暂未发现有岩浆活动。腾-梁岩浆岩岩石类型以中酸性花岗岩为主。 曹华文 裴秋明关键词:早古生代 古近纪 岩石类型 格架 基性 花岗闪长岩 滇西古永地区花岗岩中黑云母成分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 被引量:16 2015年 滇西古永地区花岗岩与锡矿床在成因上密切相关。黑云母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古永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为铁质黑云母,小龙河锡矿床黑云母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为铁叶云母。两花岗岩体中黑云母总体显示出富铁(w(TFe O)=22.39%~27.91%)贫镁(w(Mg O)=1.08%~10.51%,含镁系数为0.07~0.50)的特征;但两岩体花岗岩中黑云母的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差异,古永花岗岩体中黑云母表现出相对富镁,为含幔源物质混入的I型花岗岩;而小龙河成矿花岗岩体中黑云母相对富铝贫镁,为典型壳源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古永花岗岩体和小龙河花岗岩体中黑云母的结晶温度分别为700~750℃、620~650℃,氧逸度(lgf(O2))分别为-14.0^-13.8、-17.5^-17.2。古永岩体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压力为67~120 MPa,结晶深度为2.54~4.55 km。表明本区花岗岩形成于相对高温、低氧逸度、较浅的环境。相对于古永花岗岩体,小龙河花岗岩体具有更大的Sn成矿潜力,更有利于本区锡矿床的形成。 陈慧军 张寿庭 曹华文 王祥发 聂晓亮 张伟 唐利关键词:黑云母 花岗岩 矿物化学 成岩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