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2-3-231)
-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宁宋阳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门静脉阻断致大鼠肠源性感染及微生物酵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门静脉阻断下大鼠小肠屏障功能的变化及微生物酵素对其变化的影响,从而为深入研究肠源性感染及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C),阻断组(I)和治疗组(T),每组取0、3、5、7 d4个时相点,检测血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肠道菌群微生态、组织(肠系膜淋巴结MLN、肺、肝、脾)细菌培养以及血细菌DNA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阻断组各时间点血液内D-乳酸均显著升高,C0(0.31±0.03)μg/ml与I0(1.31±0.03)μg/ml,C3(0.32±0.03)μg/ml与I3(1.50±0.14)μg/ml,C5(0.32±0.02)μg/ml与I5(1.48±0.10)μg/ml,C7(0.31±0.02)μg/ml与I7(1.08±0.43)μg/ml;血DAO均显著增高C0(0.60±0.13)U/ml与I0(1.57±0.82)U/ml,C3(0.61±0.03)U/ml与I3(1.41±0.20)U/ml,C5(0.60±0.02)U/ml与I5(1.63±0.21)U/ml,C7(0.59±0.13)U/ml与I7(1.04±0.21)U/ml;0、3 d时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增加(分别为65.00%vs0,50.00%vs0);与阻断组比较,治疗组5、7 d时血D-乳酸明显下降,治疗组5、7 d时DAO含量均显著降低,5、7 d时肠道双歧杆菌属、肠道酵母菌属明显升高。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门静脉阻断可损伤大鼠小肠屏障受损,导致肠道细菌移位,引起肠源性感染。微生物酵素对门静脉阻断下小肠屏障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减少肠源性感染。
- 宋阳李宁
- 关键词:肠屏障门静脉阻断微生物酵素肠源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