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31slktjjx-23)
-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1
- 相关作者:秦晓楠卢小丽荣宏庆董晓菲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沿海城市生态安全作用机理及系统仿真研究被引量:18
- 2014年
- 针对现有生态安全研究侧重概念模型要素之间的比较及综合评价,缺乏要素间互动关系及生态安全状况演变趋势预测的研究现状,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为基础,构建适用于中国沿海城市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原始DPSIR概念模型为基础,提出了7组因果关系假设,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测度,发现"沿海城市生态安全响应对状态起到正向作用"的研究假设被拒绝,论文根据各组假设的因果关系结果构建出中国沿海城市生态安全DPSIR概念模型。同时研究以沿海城市DPSIR概念模型内因果链及要素间的作用系数为基础,构建了生态安全作用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状态进行预测仿真。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的初始状态良好,于仿真模拟第三年(2012年)的时候变为负值,并且该状态变量的数值持续降低。通过调整模型中的主要参数,发现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工业产值占比、第三产业占比、单位GDP能耗指数四个指标在生态安全作用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改善生态安全状态起到显著影响。本文选取上海、烟台、温州、海口四类典型沿海城市对生态安全状态进行情景模拟,发现:上海生态安全状态恶化速度最快,于仿真第三年转变为负值;烟台、温州生态安全状态的演化趋势在前5年基本一致,其中烟台的生态安全状态演化曲线逐渐陡峭,反映其生态安全状态逐渐劣于温州;海口的生态安全状况一直优于其他三个城市,其生态安全系统演变曲线最为平缓。
- 秦晓楠卢小丽
- 关键词:生态安全SEM模型系统模拟
-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探析被引量:1
- 2013年
- 2009年辽宁沿海6个城市组成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随之而来的是整个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发展。产业集群正是牵动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因素之一。辽宁沿海经济带集中了辽宁乃至东北的绝大部分产业,有的已经形成了集群,有的正在形成。如何使形成产业集群的产业更加巩固发展壮大,向高精深迈进,正在形成产业集群的产业加速形成,对发现的问题加以研究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我们要探讨的。
- 董晓菲荣宏庆
- 关键词: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