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YBWX087)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向天渊王怀昭张德明白杰赵玲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湛江师范学院太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1篇公共性
  • 9篇人性
  • 9篇诗歌
  • 9篇个人性
  • 2篇诗派
  • 1篇当代诗
  • 1篇当代诗歌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关怀
  • 1篇新诗
  • 1篇新月
  • 1篇新月诗派
  • 1篇徐志摩诗歌
  • 1篇于坚诗歌
  • 1篇智性
  • 1篇智性化
  • 1篇人间
  • 1篇人间情怀
  • 1篇声音
  • 1篇诗歌本质

机构

  • 12篇西南大学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向天渊
  • 2篇王怀昭
  • 1篇白杰
  • 1篇赵玲
  • 1篇赵明
  • 1篇李铜飞
  • 1篇唐世奇
  • 1篇欧茂
  • 1篇童敏
  • 1篇张德明
  • 1篇高庆

传媒

  • 3篇重庆三峡学院...
  • 3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丽水学院学报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年份

  • 4篇2014
  • 10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当代诗歌公共性的重建:以于坚诗歌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文学的公共性是指文学具有这样一种性质,即代表个人在文学公共领域发声、文学活动成为公共舆论的一部分,以达到对公共权力进行干涉或抗衡的目的。要重建新诗的公共性、走出集体抒情式的公众诗歌范式,必须要使诗歌回归个人,以个人性的建立为前提。以于坚为例,第三代诗歌"书写日常生活的诗意"、"口语化写作"和"拒绝隐喻"的主张,契合了建立诗歌个人性的要求,个人性诗歌成为带领诗歌走出公众性、走向公共性的桥梁。
向天渊赵玲
关键词:公共性个人性
网络诗歌与公民意识的培养被引量:5
2013年
从社会学层面探究网络诗歌的属性与特征,是网络诗歌研究的一种新路向。在网络诗歌中,网络平台构成了诗性言说的公共空间,网络诗歌创作增进了诗人的社会参与意识和适应现代科技的意识,网络诗歌论争是诗人社会公民意识的明确彰显,作为网络诗歌代表的地震诗潮体现着民众对社会事件的普遍参与。总之,从社会学角度来说,网络诗歌在公民意识的培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着极为显在的意义和作用。
张德明
关键词:网络诗歌公民意识
中美自白诗派私密话语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中、美自白诗派以独特的"自白"言说,在私密空间内对个体生命展开深入探询。但因文化场域、时代语境等因素的差别,二者的私密话语形态又存有部分差异。不过对于"自白"所呈现的自闭褊狭一面,中、美自白诗派在后期都予以了纠偏,有效推进了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融会,在强化个体生命经验的同时,又密切了不同个体及群体间的对话关系,在个人性与公共性的相互校验中丰富了诗歌的思想艺术内涵。
白杰
关键词:私密话语个人性公共性
穆旦诗歌的公共性与个人性
2013年
在穆旦的诗歌中,"我"的言说、理性的思辨色彩以及独特的受难意识等使他的诗歌充满复杂性和智性,他用各种强烈的个人经验(个人性)来表达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公共性),并且能够保持其经验的独特性,使他的诗歌走出自我宣泄的个人性而走向具有普遍真理的公共性,上升到对生命的追问,对人生的终极关怀的高度,创建了属于穆旦的独特的诗歌体系。
李铜飞
关键词:公共性个人性智性化
闻一多诗歌的公共性与个人性关系之微探
2013年
文学公共性是借用哈贝马斯在社会学领域提出的公共性概念形成的。文学公共性概念的提出为我们对中国文学的反思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文学公共性的角度,通过文学公共性与个人性的关系阐释与解读闻一多的诗歌是一个新的尝试,一方面拓宽了闻一多诗歌研究的视野,另一方面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闻一多诗歌的创作。闻一多诗歌创作"泾渭分明"的前后分期实则是交织了一条公共性与个人性编织的红线。
童敏
关键词:闻一多诗歌公共性个人性
惠特曼与郭沫若诗歌公共性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惠特曼和郭沫若在对民族题材的运用和诗歌形式创新中完成诗歌"个体自我"向"民族自我"("国家自我")的转化,升华为一种"普遍自我"。惠特曼以美国作为投射对象,以第一人称"我"热情讴歌美国精神,在诗歌中完成自我身份构建。郭沫若诗歌应和"五四"的时代精神,高扬人的个体性,坚持对现实压迫的反抗,对祖国的热爱,把"五四"个性主义的时代精神在作品里成功地反映出来,由此给郭沫若的新诗带来了奔腾豪纵的情趣美。
赵明
关键词:惠特曼个人性公共性
高蹈者的人间情怀:新月诗派的平民意识
2014年
新月派诗歌的平民意识首先表现为对严酷现实的义愤和对下层民众的道德关怀,其次是不分尊卑贵贱、人人平等的人道主义精神。此外,新月派诗歌个人性与公共性互相呼应:描摹田园生活的诗歌因站在平民立场,关注平民生活而具有公共性,其中也隐含了诗人的平民化生活理想;爱情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情爱体验,也显示了诗人自身作为广大平民中一员的生存状态;爱情诗因具有个性解放意义而体现了对平民意识的张扬。报刊、聚餐会和俱乐部作为公共舆论空间的直接影响,新月诗人信仰自由主义,成为新月诗派的平民意识产生的原因。
王怀昭
关键词:新月诗派个人性公共性平民意识
臧克家诗歌的公共性与私人性
2013年
近年来关于臧克家的研究越来越少,其文学史地位也日益下滑,臧克家在文学史上一般被称为现实主义诗人,但又曾被其好友姚雪垠叫做"田园诗人",而过去的研究中往往比较重视其诗歌的现实主义特征。事实上他的诗歌不仅仅关注现实、揭露社会黑暗,还大力描写田园风光、沉浸于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审美趣味,可以说他的诗歌在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获得了适度的平衡。诗人虽试图通过"否定性的言说"方式用公共性压制私人性,但却更加张扬了私人性的存在,更好地实现了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对立统一。
高庆
关键词:现实主义田园公共性
谁的声音? 替谁发声?——略谈草根诗歌的“公共性”与“个人性”
2013年
近年来,对草根诗歌的研究呈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关注的重心在于其公共性特征,对其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尚缺乏足够的阐释与引导。作为底层书写的草根诗歌,批判性、介入性是其天然特征,但在将真实的体验与情感转换成审美的、个性化的诗性表达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就在底层写作自发涌现并受到颇多关注的同时,不少非底层的甚至知名的诗人也开始进行草根诗歌创作,出现"自我发声"与"替代表达"两种方式共存的局面,彰显出"草根诗人"身份的某种困惑。不过,公共性与个人性完满结合的草根诗歌,主要还得寄望于草根人群的自我抒写。
向天渊
关键词:公共性个人性
口语诗的情色书写批判被引量:1
2014年
情色书写介于色情与情爱书写之间,伟大的情色书写,往往能在灵、肉之关系上达成微妙的平衡,处理不当,则很容易忽视"情"而滑向"色",落入铺陈肉体欲望与行为的色情陷阱;口语诗中以下半身写作为代表的凸显肉体感、在场感的理论主张,虽然对趋于僵硬、虚伪的体制化写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他们的作品却没能担当这种叛逆美学的重任;他们凭借回到动物性肉体体验以获得艺术审美体验的希望,恰如南辕北辙无法实现。同样,通过表现生殖器快感去返回诗歌的本质,最终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口语诗中的情色之作仅仅处于"物之诗"、"欲之诗"的阶段,必须经过情与美的洗涤与转换,才有可能上升为存在之诗、真理之诗,进而才配称为"人之诗"。
向天渊
关键词:口语诗诗歌本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