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C081)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何晓花更多>>
相关机构:闽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道德经
  • 3篇《道德经》
  • 1篇典籍
  • 1篇典籍翻译
  • 1篇读者反应论
  • 1篇押韵
  • 1篇译介
  • 1篇英国汉学家
  • 1篇神韵
  • 1篇理雅各
  • 1篇历史典籍
  • 1篇可行性
  • 1篇基督
  • 1篇佳作
  • 1篇汉学
  • 1篇汉学家
  • 1篇汉学界
  • 1篇翻译

机构

  • 3篇闽江学院

作者

  • 3篇何晓花

传媒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道德经》在英国汉学界的译介历史和问题探究被引量:5
2012年
《道德经》是国外认识老子思想和中国文化的重要经典。英国汉学家为《道德经》的英译和西方的老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他们的身份特征和基督教思想本位的思维定势,他们的译作具有明显的基督教化倾向,从而造成了译本的文化失真。以湛约翰、理雅各和韦利的译本为例,介绍他们译本的刊布历史,并从译者的身份目的和翻译策略对他们译本的基督教化倾向问题进行剖析,希望能对《道德经》的重译起到借鉴的作用。
何晓花
关键词:英国汉学家
从读者反应论看历史典籍翻译现代重构的可行性——以斯蒂芬·米歇尔《道德经》译本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斯蒂芬·米歇尔的《道德经》译本具有不同于其他译本的特点,以读者反应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1997~2013年斯蒂芬·米歇尔的《道德经》译本的读者接受情况发现其译本在大众读者中颇受欢迎,在翻译过程中对历史典籍进行现代重构具有可行性。这会促使西方普通读者探索中国文化,有利于中国古代思想与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
何晓花
关键词:读者反应论历史典籍可行性《道德经》
神“韵”佳作——理雅各《道德经》译本风格探微被引量:2
2012年
理雅各的《道德经》译本大量使用押韵,且形式多样,有单韵、双行押韵、隔行押韵、吻韵等格式,赋予译文行云流水般的美感。他的译本风格,兼具意美、形美和音美,堪称神"韵"佳作。
何晓花
关键词:理雅各《道德经》押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