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06jql194)

作品数:5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作者:周玉丽舒英杰张子学王振朱华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塌菜
  • 2篇乌塌菜
  • 1篇地膜
  • 1篇性状
  • 1篇养分
  • 1篇乙烯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学
  • 1篇植物学性状
  • 1篇生理指标
  • 1篇蔬菜
  • 1篇同工酶
  • 1篇土壤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土壤养分
  • 1篇品质指标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机构

  • 5篇安徽科技学院

作者

  • 5篇舒英杰
  • 5篇周玉丽
  • 2篇张子学
  • 1篇时侠清
  • 1篇邓倩妹
  • 1篇常树强
  • 1篇黄昌松
  • 1篇赵晓雪
  • 1篇朱华想
  • 1篇王振

传媒

  • 2篇种子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长江蔬菜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乌塌菜VC、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异和聚类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对63份乌塌菜品种资源的VC、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3个主要营养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乌塌菜3个主要营养品质指标具有较丰富的变异潜力,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VC含量品种间变异较大,可溶性糖含量变异较小;利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2.58处,供试的63份乌塌菜品种资源可分为4种类型,各类型的VC、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明显。
周玉丽舒英杰黄昌松
关键词:乌塌菜品质指标聚类分析
聚乙二醇对苦瓜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研究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和不同PEG浸种时间对苦瓜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PEG浓度和浸种时间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苦瓜种子的萌发,其中以20%PEG浸种18 h效果最好,表现为能显著提高苦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简易活力指数,增强与种子萌发相关的α-淀粉酶和脱氢酶的活性,降低种子的膜脂过氧化程度。
舒英杰周玉丽时侠清张子学
关键词:聚乙二醇苦瓜种子生理指标
8份不结球芸薹属蔬菜种质的POD、SOD和EST同工酶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8份不结球芸薹属蔬菜种质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酯酶(EST)3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8份不结球芸薹属蔬菜种质的POD同工酶分离出3条酶带,其中p3为8份种质所共有酶带,p2为2份芥菜种质特有酶带;SOD同工酶共分离出4条酶带,其中s1、s2和s3为共有酶带,s 4为2份芥菜种质特有酶带;EST同工酶共分离出5条酶带,其中e 1、e 2、e 4和e 5为共有酶带,2份芥菜种质缺失e 3酶带。在遗传距离0.66处可将8份不结球芸薹属蔬菜种质分为芸薹种蔬菜和芥菜种蔬菜两大类。
舒英杰周玉丽赵晓雪邓倩妹
关键词:POD同工酶SOD同工酶EST同工酶
麻地膜与肥料互作对辣椒生长、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9
2012年
麻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解麻地膜在茄果类蔬菜上的应用效果,以辣椒为试验材料,在露地和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普通聚乙烯(PE)地膜及麻地膜与肥料互作对辣椒定植初期10 cm土温、辣椒生长、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有利于辣椒定植初期10 cm土温的升高,其中,PE地膜的保温效果优于麻地膜,PE地膜+有机肥和PE地膜+有机肥+复合肥的保温效果较好,此外,11:00以后麻地膜覆盖具有降低地表温度的作用;麻地膜对膜下杂草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PE地膜,麻地膜+复合肥的杂草生长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地膜覆盖可以显著增加辣椒的株高、茎粗和产量,对辣椒叶片SPAD值及果实Vc含量影响不显著,麻地膜覆盖的辣椒产量显著高于PE地膜覆盖和对照;地膜覆盖可显著降低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且麻地膜覆盖的下降幅度大于PE地膜;地膜覆盖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麻地膜的增加幅度比PE地膜大;地膜覆盖具有提高土壤蛋白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的作用。
舒英杰周玉丽张子学朱华想王振
关键词:聚乙烯地膜辣椒产量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
乌塌菜主要植物学性状的变异及主成分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对63个乌塌菜品种的株高、最大展幅、单株叶片数、最大叶片面积、最大叶柄长、最大叶柄宽、单株鲜重、单株叶片重、单株叶柄重、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内叶色泽、外叶色泽、叶片茸毛、叶柄色泽、叶柄凹平等16个植物学性状指标进行了观测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乌塌菜的主要植物学性状具有较丰富的变异潜力,其中单株叶片数、单株叶片重、最大叶片面积、单株叶柄重、最大叶柄长、单株鲜重、最大叶柄宽和株高变异幅度较大,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最大展幅变异幅度较小;主成分分析表明,株高、最大展幅、单株叶片数、最大叶片面积和最大叶柄长5个植物学性状累积贡献率为85.100 7%,可反映出乌塌菜主要植物学特征性状的基本信息。
周玉丽舒英杰常树强
关键词:乌塌菜植物学性状主成分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