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699)
- 作品数:30 被引量:134H指数:7
- 相关作者:王素萍彭振辉谭升顺郗彦萍魏俊妮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太原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B-EGF在进行期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 (HB EGF)在银屑病发病早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银屑病未受累皮肤和进行期银屑病皮损中HB EGF的表达。结果 正常皮肤中 ,HB EGF位于基底层 ( 10 0 % ) ,基底上层几乎不表达 ;在银屑病未受累皮肤和银屑病皮损的周围部分中 ,HB EGF表达升高 ,不仅位于基底层 ,且以灶状分布于基底上层 ( 95 .2 4% ,85 .71% ) ;在银屑病皮损的中央部分 ,全层均无HB EGF表达。结论 HB EGF在银屑病发病的早期阶段可能起一定作用 ,纠正其异常表达可能为银屑病治疗开辟新途径 ,提供新药物。
- 郑焱彭振辉谭升顺郗彦萍张磐谏王国荣
- 关键词:HB-EGF银屑病皮损发病机制
- 太原市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HBV感染状况的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了解目前太原市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HBV感染状况。方法 ELISA法检测新生儿外周血HBsAg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检测新生儿外周血HBVDNA ;选择性聚合酶链反应 (s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HBVDNA ,其中任一项阳性即判为发生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结果 15 1例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 ,ELISA法检测 5例HBsAg阳性 ,nPCR检测 2 9例HBVDNA阳性 ,sPCR检测 36例PBMCHBVDNA阳性 ,新生儿任一项阳性者 5 7例 ,合计宫内感染率37.75 % (5 7/15 1)。结论 检测PBMC内HBVDNA是对外周血HBVDNA的一个重要补充 ,太原市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 37.75 % ,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相比 。
- 史晓红王素萍李淑珍魏俊妮
- 关键词: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HBV感染状况ELISA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在d=0.05水平上,孕妇DR3、婴儿DR3、母婴DR3同阳性、孕妇血清HBVDNA阳性、孕妇血清HBeAg阳性和胎盘感染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95%CJ)分别为4.71(1.62~13.66)、3.91(1.18~12.94)、5.96(1.14~31.15)、6.59(2.72~15.97)、4.53(1.93~10.64)和2.51(1.12~5.60);在α入=0.05,α出=0.10水平上,进行HBV宫内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DR3(OR=4.65,1.44~15.05)、孕妇血清HBVDNA(OR=6.56,2.65~16.23)被引入回归方程,为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且两因素间未显示交互作用;其他因素的暴露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别。随着孕妇血清HBVDNA含量的增加,其发生宫内感染的危险性呈现增高趋势(χ^2=16.74,P〈0.05)。结论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孕妇HLA-DR3阳性和孕妇血清HBVDNA阳性,且两因素间未显示交互作用,HBV宫内感染率随孕妇血中HBVDNA含量增高呈增高趋势。
- 冯永亮王素萍魏俊妮史晓红张俊斌郭琼武旭彪樊华王小芳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
-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维甲酸受体α内含子碱基突变
- 2003年
- 目的 分析银屑病患者维甲酸受体外显子附近的内含子碱基序列 ,寻找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基底细胞维甲酸受体低表达的原因。方法 选取对维甲酸有不同反应性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有核细胞 ,提取其DNA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维甲酸受体α(RARα)的外显子序列 ,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与已报告的维甲酸受体碱基序列相比 ,第七内含子第 17位碱基存在差异 ,出现T→G改变 ,而第 18位和第 5 5位出现碱基T的缺失 ,但选取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间未发现彼此间内显子碱基序列存在差异。结论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维甲酸受体α第七内含子碱基序列发生突变 ,由于目前对第七内含子的功能知之甚少 ,还不能确定其在维甲酸受体表达中具体的作用 ,但从目前对内含子的研究结果推测其可能与维甲酸受体的表达有关。
- 楚瑞琦彭振辉谭升顺刘平杨闰平王冬云袁景奕杜岳峰
- 关键词:寻常性银屑病维甲酸受体Α内含子
-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细胞分子机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HBV宫内传播的细胞分子机制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 12 3例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按发生和未发生HBV宫内感染进行分组。用巢式PCR和选择性PCR法分别对 12 3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HBVDNA进行检测。结果HBsAg阳性孕妇血清及外周血PBMC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 3 0 9%和 30 0 8% ,新生儿血清、PBMC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 19 5 1%和 2 6 0 2 %。而且HBsAg阳性孕妇PBMCHBVDNA与血清HBVDNA无关联 (χ2 =1 4 7,P =0 2 3) ;新生儿PBMCHBVDNA与血清HBVDNA无关联 (χ2 =0 83,P =0 36 ) ;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VDNA与新生儿血清HBVDNA有关联 (χ2 =4 5 8,P =0 0 3) ,而与新生儿PBMCHBVDNA无关联 (χ2 =0 2 5 ,P =0 6 2 ) ;HBsAg阳性孕妇PBMCHBVDNA与新生儿PBMCHBVDNA显著相关 (χ2 =2 1 6 1,P =0 0 1) ,也与新生儿HBV宫内感染显著相关 (χ2 =12 86 ,P <0 0 1)。结论 :HBV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宫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可通过血清直接传播 ,也可通过PBMC介导。PBMC介导的HBV宫内传播较隐匿 ,孕妇PBMCHBVDNA阳性也是HBV宫内感染的重要因素。
- 魏俊妮王素萍冯丽萍双杰钰
- 关键词:HBVPBMCHBSAG阳性宫内感染细胞分子
- 胎盘HBV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与TLR3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胎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了解TLR3在胎盘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检测孕妇血清HBsAg和HBeAg;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孕妇血清HBV DNA;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胎盘组织中TLR3和HBsAg;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胎盘HB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02例胎盘中有3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HBV感染,且蜕膜细胞(DC)、滋养层细胞(TC)、绒毛间质细胞(VMC)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阳性率呈逐层下降趋势(趋势χ2=16.67,P<0.001),阳性率分别为32.4%(33/102),20.6%(21/102),18.6%(19/102)和8.8%(9/102);胎盘HB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母亲血清HBV DNA阳性和胎盘TLR3阳性,OR值分别为6.865和0.103。结论HBV可感染胎盘各层细胞,HBV经胎盘及胎儿的主要途径是经血和(或)细胞传递方式实现;母亲血清HBV DNA阳性是胎盘感染的危险因素,胎盘TLR3阳性是胎盘感染的保护因素。
- 原琛利王素萍宋秀霞
- 关键词:肝炎病毒胎盘
- 他扎罗汀对银屑病增殖表皮中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基因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他扎罗汀在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进行期银屑病皮损用药前后的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 EGF)mRNA的表达。结果 在银屑病皮损中,全层几乎无 HB- EGF mRNA的表达(9.1%),他扎罗汀治疗后10 d可见HB -EGF不仅表达于基底层(95.5%),且以灶状表达于基底上层(77.3%)。结论 他扎罗汀通过上调银屑病表皮中HB- EGF的表达抑制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 郑焱谭升顺彭振辉郗彦萍
- 关键词:HB-EGF他扎罗汀银屑病
- HLA-DR抗原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研究被引量:38
- 2003年
- 目的 了解人类白细胞抗原 -DR(HLA -DR)抗原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 ,探索HBV宫内感染的遗传易感性。方法 以 1 997年 2月~ 1 998年 8月在太原市传染病医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发生及未发生HBV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各 2 0例 ,采用序列特异引物PCR(PCR -sequencelspecificprimer,PCR -SSP)技术扩增HLA -DR基因区 1 8对等位基因 ,判定HLA -DR抗原的型别。计算HLA -DR抗原各型别出现频率并分析其在 2组间的差别。结果 DR3、DR51在宫内感染组的频率较高 ,分别为 45 % ,40 % ,在非宫内感染组分别为 2 0 % ,1 5 % ,OR值分别为 3 .2 7(0 .67~ 1 7.0 8)、3 .78(0 .69~ 2 3 .0 2 ) ,P分别为 0 .1 8,0 .1 6。DR53在非宫内感染组的频率较高 ,为 60 % ,在宫内感染组为 35 % ,OR值为 0 .36(0 .0 8~ 1 .54)P为 0 .2 0 ,均未达显著性差异。结论 DR3、DR51有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易感型 ,DR53有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 王素萍孔宪毅薛淑莲魏俊妮冯丽萍白钢钻马建新
- 关键词:宫内感染遗传易感性
- Bowen病和鳞状细胞癌皮损中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的表达
- 2003年
- 郑焱彭振辉谭升顺郗彦萍王一理
- 关键词:HB-EGFBOWEN病皮损表皮生长因子增殖分化
- 维A酸对人类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维A酸(RA)抑制人类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用RA(atRA,13cisRA和9cisRA)、MA(RXR激动剂)及TTNPB(RAR激动剂)处理培养的人类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用MTT法研究这些试剂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研究这些试剂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RA和TTNPB均可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而MA无此作用.在作用24h时的不同浓度(10-5,10-6和10-7mol/L)以及作用48和72h的10-5mol/L浓度时,TTNPB的抑制增殖作用均强于其它试剂处理组(P<0.05).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RA和TTNPB均可诱导A375细胞G0/G1期阻滞,而MA无此作用.在作用24和48h时的10-5mol/L浓度时,TTNPB的诱导G0/G1期阻滞作用均强于其它试剂处理组(P<0.05).结论:RA可抑制人类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并诱导G0/G1期阻滞.RA的这些作用与RXR的激活无关,而可能与RAR的激活有关.
- 牛新武冯捷彭振辉马惠群刘超张宪旗
- 关键词:维生素A酸类黑色素瘤A375细胞细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