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F10015)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孙丙堂吴倩赵国柱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含蓄婉约抒胸臆 纵横豪放扬正声——对两首英语政治性抒情诗歌的解读被引量:2
- 2012年
- 文章对拜伦和休斯的两首政治性抒情诗歌进行了比对和分析,从而得出:两首诗歌虽然所揭示的主题意义相近,但阐释主题的艺术手法迥然有别。拜伦的《路德分子之歌》文风豪迈奔放,措辞铺张纵横、汪洋恣肆,韵律强健激昂,中心思想外露直白、一语破的。而休斯的《未能实现的理想》极尽婉曲之法,措辞含蓄隐晦,意蕴隽永婉约,意深境远。对诗歌的诠释和解读,在于从深层次上考证和挖掘诗人是如何借助不同的艺术手法,来渲染和烘托诗歌的主题和意蕴的,同时还能帮助读者从多维度解读诗歌话语的本质,从而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 孙丙堂
- 英语图形诗的篇章象似修辞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文章对英语图形诗的篇章象似修辞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具体的诗歌语境下,图形诗篇章的象似修辞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被诗人着意使用,它不仅有助于诗歌外在形式的构建,而且有助于映衬诗歌的内容、深化和突显诗歌的中心思想、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达到借形表意、以形传情的语用目的,即实现了诗歌的意美效果。
- 孙丙堂吴倩赵国柱
- 关键词:象似性艺术手法
- 英语抒情诗歌中的意象修辞分析——以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两首诗歌为例被引量:3
- 2012年
- 意象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英语抒情诗歌中经常为诗人所使用。意象的使用成为诗人抒发情感、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艺术手法。文章通过对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两首诗歌的分析,揭示了意象所表达的意蕴以及和诗歌内容与主题的密切关系,同时还提示读者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要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深层内涵,需要首先领悟诗歌中的意象。
- 吴倩孙丙堂
- 关键词:意象艺术手法
- 托马斯·格雷与凯尔特文化的复兴被引量:2
- 2012年
- 英国抒情诗人托马斯·格雷是西方凯尔特复兴运动中的标志性人物,他的名诗《巴德》翔实地描述了威尔士最后一个巴德在民族危亡之际所留下的文化印记。该诗不仅凸显了巴德作为文化传承者和先知的重要角色,还利用凯尔特诗歌独有的韵律和特殊的印刷版式最大限度地模仿了古凯尔特口传文化表演的现场感和即时性。
- 赵国柱孙丙堂
- 关键词:托马斯·格雷口传文化
- 英语抒情诗歌中元音模式的象似修辞研究
- 2012年
- 本文对英语抒情诗歌中元音模式的象似修辞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语用功能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具体的诗歌语境下,元音模式的有机组合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被诗人着意使用,它不仅有助于诗歌音美和形美外在形式的构建,而且有助于增补诗歌的内容、深化诗歌的中心思想,达到借音表意、以韵传情的语用目的,即实现了诗歌的意美效果。
- 孙丙堂
- 关键词:象似性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