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506)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任春梅杨柳缪倩程兆榜周益军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水稻
  • 2篇玉米
  • 2篇玉米粗缩病
  • 2篇水稻黑条矮缩...
  • 2篇灰飞虱
  • 2篇黑条矮缩病
  • 2篇飞虱
  • 2篇矮缩病
  • 2篇粗缩病
  • 1篇稻条纹叶枯病
  • 1篇叶枯病
  • 1篇水稻黑条矮缩...
  • 1篇水稻条纹病毒
  • 1篇水稻条纹叶枯...
  • 1篇饲养
  • 1篇饲养方法
  • 1篇条纹病
  • 1篇条纹病毒
  • 1篇条纹叶枯病
  • 1篇人工接种

机构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程兆榜
  • 3篇缪倩
  • 3篇杨柳
  • 3篇任春梅
  • 2篇周益军
  • 1篇袁建华
  • 1篇刘保申
  • 1篇陆芳

传媒

  • 1篇玉米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高通量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以独创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室内活体保存技术为基础,研究玉米接种苗龄、接种时间、接种强度对人工接种鉴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苗龄芽鞘期,以0.1-0.9头/株接种强度、接种49-72 h的鉴定效果最佳,此条件下,感病品种苏951的病情指数为83.33-95.83,与田间鉴定效果无显著差异,表明鉴定结果可靠,以此建立一种高通量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应用该方法鉴定种衣剂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效、评价新育品种对玉米粗缩病的抗性,均得到较为准确结果。该方法克服了自然接种的不稳定性,在接种规模上实现突破,大大节约试验成本。
任春梅杨柳刘保申袁建华缪倩陆芳程兆榜
关键词:玉米玉米粗缩病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人工接种鉴定
灰飞虱携带的水稻条纹病毒NS2和NS3基因的分子变异被引量:2
2016年
为揭示灰飞虱携带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的NS2和NS3基因分子变异特征,采用单雌产卵法从江苏、云南、山东、河北等地获得20个灰飞虱携带的RSV分离物,RT-PCR扩增出NS2和NS3基因特异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再结合Genbank中已报道的其他分离物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不同寄主、地区分离物的分子变异特点及系统发育关系。序列测定表明,20个分离物NS2和NS32个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5%~100%(NS2)和95.4%~100%(NS3),推导编码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0%-100%(NS2)和96.2%-100%(NS3)。基于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2个基因均可以明显分为2组,其中一组均为中国云南水稻上的分离物,2组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5711(NS2)和0.06081(NS3),2基因的Z—test的检测结果表明都处于强烈的负选择压下。从2基因氨基酸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变异热点上分析,其氨基酸序列的分子变异首先与地缘相关,2基因均可以分成中国云南及云南以外的2个地理亚群;其次与寄主相关,可以划分为灰飞虱和水稻2个寄主群。
任春梅程兆榜杨柳缪倩周益军
关键词:水稻条纹病毒分子变异
一种室内大量饲养灰飞虱的方法被引量:1
2015年
灰飞虱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和病毒传播介体,为给相关研究提供足够的活体材料,建立了一种室内灰飞虱规模化饲养的方法,笔者经一系列生物学试验,对温度、光强、饲养密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产卵和换苗时间进行了规定。试验表明饲养温度24-28℃,光照强度5000-7000 lx,不同龄期虫的饲养密度分别为300-400头/杯(若虫)、200-300头/杯(3-4龄虫)、100-200头/杯(成虫)适合各自饲养时水稻苗的生长、灰飞虱的发育繁殖、卵的孵化等。为保证同批次虫龄的一致性,规定产卵时间和换苗时间分别为48 h和8-10天。此方法条件因素明确,可操作性强,不受场地、时间、环境等自然条件限制;可随时提供足量试验用龄次标准试虫。
任春梅程兆榜杨柳缪倩周益军
关键词:灰飞虱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玉米粗缩病饲养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