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025)
- 作品数:31 被引量:910H指数:19
- 相关作者:董树亭高荣岐王空军张吉旺刘鹏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外源四环素对菜田土壤微生物活性及数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四环素溶液的方法研究了油菜种植条件下,不同浓度(0.3,0.6,0.9mg/kg)的外源四环素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数量的影响,以评价其环境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土壤中加入四环素后,不同浓度的四环素药物对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表现为抑制作用,在27d达到最低,为空白的6.25%~11.97%;而对土壤代谢商qCO2却表现出明显的激活作用,7d达到最高,为空白的550%~622%,且微生物活性的受抑制—激活程度及持续时间与处理浓度成负相关,50d后施药土壤和对照组土壤的代谢商qCO2基本趋于一致。土壤中加入四环素后,各浓度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 崔丽娜董树亭高荣岐刘吉强
- 关键词:四环素微生物量碳微生物数量
- 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田土壤养分淋溶规律的原位研究被引量:59
- 2008年
- 利用排水采集器法结合田间原位试验,研究了夏玉米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土养分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玉米生长期内,影响玉米田土壤水分淋溶的主要因素是大量降雨和灌溉,夏玉米生长前期的土壤淋溶水量较大,但随夏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递减,各处理差异也逐渐减小;与施氮肥处理相比,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处理可加剧土壤水淋溶.在夏玉米生长期内,施肥处理的土壤淋溶水硝态氮浓度均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而铵态氮浓度则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玉米田土壤氮素淋失以硝态氮形式为主,其累计淋失量为12.90~46.53kg.hm-2,铵态氮的累计淋仅为1.66~5.11kg.hm-2,两种形态氮的淋失量都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处理的氮素淋失率比单施氮肥处理高6.53%~13.07%,低氮处理的氮素淋失率比高氮处理高3.66%~10.10%;玉米田土壤速效磷的累计淋失量较小,仅为0.148~0.235kg.hm-2,而速效钾的累计淋失量较大,为7.08~13.00kg.hm-2.在夏玉米生长后期,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处理使土壤速效磷淋失量升高,并可加剧土壤速效钾的淋失,而单施氮肥处理作用不明显.
- 李宗新董树亭王空军刘鹏张吉旺王庆成刘春晓
- 关键词:玉米土壤养分淋溶
- 不同类型玉米胚乳细胞增殖动态及其与粒重的关系被引量:28
- 2006年
- 以4种不同类型的玉米(Zea mays L.)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类型和同一类型不同粒位子粒胚乳细胞增殖动态与粒重的关系。胚乳增殖动态可用Richards方程拟合。不同类型玉米胚乳细胞数有明显差异,表现为普通玉米(豫玉 22号)>甜玉米(甜玉6号)>爆裂玉米(爆裂1号)>糯玉米(黄糯1号);不同粒位胚乳细胞数表现为中部>下部>上部。同一类型玉米粒重与胚乳细胞数呈极显性正相关,不同类型玉米间则胚乳细胞数与其他因素一起决定粒重。
- 王晓燕董树亭高荣岐张海艳
- 关键词:玉米胚乳细胞增殖粒重
- 6-BA对玉米子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在授粉前喷施60mg/L的6-BA,对玉米胚乳发育过程中主要内源激素(Z+ZR、IPA、IAA、ABA)含量的差异及其动态变化差异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外源6-BA对胚乳细胞增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加快了胚乳细胞增殖速率,提前胚乳细胞最大增殖速率出现的时间。在玉米灌浆初期,6-BA使胚乳内Z+ZR、IPA、IA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ABA含量低于对照,可能是胚乳细胞数目增加的主要原因。
- 刘西美董树亭高荣岐
- 关键词:玉米6-BA胚乳细胞增殖激素
- 生态因素与玉米酶活性代谢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不同生态区、不同播期及不同海拔高度处理,子粒的各种生化指标存在差异。不同生态区的绿叶持续期差异较大,新疆的绿叶面积较山东长8~12d,且成熟期绿叶数也比山东多出5~6片。叶绿体色素总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不同播期处理,果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较早播期处理高于较晚播期,不同品种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不同品种间,YD22>HO115>Sc704。子粒中各种与活性氧代谢有关物质含量也存在差异,随播期推迟和海拔高度增加,SOD、MDA活性逐渐增加,CAT活性逐渐降低,而POD活性随着播期推迟而降低,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
- 刘淑云董树亭胡昌浩
- 关键词:子粒玉米酶活性同品种
- 热胁迫诱导玉米幼苗γ-氨基丁酸积累的生理作用被引量:10
- 2011年
- 采用高温与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处理玉米幼苗,研究GABA对玉米幼苗抗热性的作用,结果表明,高温胁迫能够诱导玉米幼苗中GABA的表达,GABA对玉米抵抗高温环境起着一定作用;同时施加外源GABA,能够提高玉米幼苗中SOD、POD活性及MDA、GABA含量。
- 张华永崔丽娜董树亭高荣岐孙爱清
- 关键词:玉米高温胁迫GABA生理作用
- 不同施肥模式下夏玉米田间土壤氨挥发规律被引量:39
- 2009年
- 利用通气法田间原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田间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化肥与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的田间氨挥发速率日变化与白天田间土壤表层温度(简称地温)变化表现基本一致,呈现由低到高的"单峰"趋势。夏玉米田间氨挥发损失的高峰期主要发生在白天11:00-13:00。但持续时间较短,单施化肥与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均在氮肥施入当天田间氨挥发速率达最高值,此后迅速降低,氨挥发损失主要集中于前7d,累计氨挥发量占总量的88.57%-96.72%。与单施化肥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可显著减少氨挥发损失4.06-8.25 k.ghm^-2,氨挥发损失率降低0.37%-1.17%。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后对氮素需求较多,较高的田间土壤持水量均可以削弱氨挥发损失。确定适宜的秸秆与氮肥配比量,适量增加大喇叭口期的氮肥追施量配合及时浇水,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 李宗新王庆成刘开昌董树亭王空军张吉旺刘春晓
- 关键词:夏玉米氮肥氨挥发施肥模式
- 高产优质饲用玉米生产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系统研究了不同栽培措施对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鲁单50、高油115和科多4号的饲用营养价值有显著差异;适宜的种植密度,特别是适宜的高种植密度条件下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合理施肥、适时抑制玉米的生殖生长、在乳熟末蜡熟初期适时收获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饲用营养价值。
- 张吉旺胡昌浩王空军董树亭刘鹏
- 关键词:玉米饲用营养价值
- 长期施肥对夏玉米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0
- 2007年
- 以“国家褐潮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的大田肥料长期试验为平台,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夏玉米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N、P、K化肥配合(NPK处理)以及N、P、K化肥与有机肥或秸秆配合施用(NPKM与NPKS处理),叶片氮代谢酶(NR、GS、GOGAT和GDH)在籽粒灌浆期均具有较高的活性,有利于玉米籽粒产量的形成;长期N、P、K化肥非平衡施肥的处理(NP、N、NK、PK处理)以及不施肥的对照,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变化较大,且活性高峰期和籽粒灌浆关键期不一致,植株整体生产能力较弱,玉米籽粒产量较低。不同的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不同,因而系统研究长期定位配比施肥处理下玉米叶片的氮代谢酶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刘淑云董树亭赵秉强李秀英张振山
- 关键词:长期施肥玉米氮代谢酶活性
- 37个常用玉米自交系抗旱性筛选被引量:8
- 2010年
- 以37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通过PEG-6000处理模拟抗旱条件,研究其抗旱性。结果表明:抗旱的自交系材料为黄早四、原辐黄、黄早四-15、34-2。
- 张华永崔丽娜董树亭高荣岐孙爱清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抗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