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07759)
- 作品数:8 被引量:83H指数:6
- 相关作者:张宇燕万海同李金辉沈少华王玉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甘草中甘草苷的测定及与附子配伍前后含量的变化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建立甘草中甘草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并探讨甘草与附子配伍前后甘草苷含量的变化。方法:以甘草苷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中、甘草单煎、及甘草与附子舍煎液中甘草苷的含量。结果:甘草苷在1.4~14μg/mL(r=0.9993)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与附子配伍后舍煎比甘草单煎甘草苷的含量降低。结论:本实验中建立的方法操作方便、准确,为甘草生药及含甘草制荆中甘草苷含量测定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甘草与附子配伍,通过组分和舍降低附子的毒性,甘草苷等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变化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上的依据。
- 张宇燕杨洁红
- 关键词:甘草苷附子配伍
-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纯化甘草有效部位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提取纯化甘草有效部位。方法: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并以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提取率为指标,优化提取纯化工艺。结果:DA20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性能优于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上样7倍树脂柱体积的0.6倍原液浓度的样品液,流速2.5BV.h-1,吸附时间6h;12BV的70%乙醇洗脱。结论:甘草活性部位的得率为4.18%,其中含甘草酸78.40%,甘草苷17.51%。
- 张宇燕杨洁红万海同王玉李金辉
- 关键词:甘草酸甘草苷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 附子生物碱与甘草活性物质组合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观察附子生物碱与甘草活性物质(三萜皂苷和黄酮等)组合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的抗炎效应,研究两者配伍的抗炎作用机制,探讨两者配伍的意义。方法设对照组、模型组、附子组(即附子生物碱组)、附子甘草配伍组(即附子生物碱与甘草活性物质配伍组)、雷公藤组,观察各组大鼠足肿胀程度和关节炎指数(AI)变化;检测大鼠血清和关节浸液内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用RT-PCR检测踝关节组织IL-1β基因表达;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A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严重,AI明显升高,血清和关节浸液内IL-β、TNF-α、PGE2水平显著升高,踝关节组织IL-1基因表达明显增加,并发生明显病理改变;与模型组相比,附子组、附子甘草配伍组大鼠关节肿胀得到改善,AI降低,血清和关节浸液内IL-1β、TNF-α、PGE2水平降低,踝关节组织IL-1β基因表达减弱,病理组织改善,且附子甘草配伍组优于附子组。结论附子生物碱与甘草活性物质配伍组合能有效抗炎,缓解AA症状,改善AA大鼠免疫功能和组织结构,两者配伍作用优于单用附子生物碱,体现了附子生物碱、甘草活性物质是附子甘草两者配伍抗炎效应的重要物质基础。
- 杨洁红张宇燕万海同朱振洪李金辉
- 关键词:佐剂性关节炎抗炎细胞因子
- 正交试验优选大孔树脂吸附纯化乌头碱工艺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纯化附子中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方法:应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因素,以干物质量和乌头碱含量为指标,比较不同工艺条件对乌头类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效果。结果:不同上样液的pH对生物碱的吸附影响非常显著,洗脱液乙醇浓度对生物碱的洗脱效果有显著影响。综合得率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因素,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上样液pH为10,浓度为0.0578mg·ml^(-1)(乌头碱),洗脱液(乙醇)浓度为90%。结论:本法的工艺条件可用于含乌头类生物碱的药材提取或中药制剂的制备。
- 杨洁红张宇燕万海同李金辉
- 关键词:乌头碱生物碱大孔吸附树脂
- 附子甘草配伍与炮制对乌头碱含量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比较附子甘草配伍与附子炮制对乌头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HPLC测定乌头碱含量的方法,比较附子、附子炮制品、附子单煎、附子甘草配伍煎液中乌头碱的含量。结果:乌头碱在0.65-32.5μg/mL(r=0.9996)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附子炮制后乌头碱含量明显降低,附子与甘草配伍后比单用附子其乌头碱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附子与甘草配伍能有效地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体现了中医配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沈少华张宇燕杨洁红万海同王玉郭莹
- 关键词:附子乌头碱炮制品甘草配伍
- 附子甘草配伍对乌头碱、甘草酸、甘草苷的动态影响被引量:23
- 2009年
- 目的建立水煎液中甘草苷、甘草酸、乌头碱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研究附子与甘草配伍前后产生的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现象,探讨附子甘草配伍增效减毒的物质基础。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甘草单煎及附子与甘草配伍合煎液中甘草苷、甘草酸、乌头碱的含量,分别观察在煎煮的0,5,10,20,30,45,60,75,90 min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附子甘草配伍后乌头碱、甘草苷、甘草酸含量均比单煎时低。结论甘草苷、甘草酸、乌头碱等化学成分的变化是附子甘草配伍能增效减毒的重要物质基础。本实验从组分合和的角度,肯定了附子甘草组分配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 张宇燕杨洁红
- 关键词:附子甘草配伍乌头碱甘草酸甘草苷
- 甘草与附子配伍对甘草黄酮溶出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甘草与附子配伍后甘草黄酮含量的变化。方法以甘草苷为对照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及其甘草与附子配伍前后煎煮液中甘草苷的含量。结果甘草苷在4.4—44μ/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甘草与附子配伍后合煎比甘草单煎液甘草苷的含量降低。结论甘草与附子配伍,使甘草苷等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降低,为中医配伍提供了物质基础上的依据。
- 沈少华张宇燕杨洁红孙国金
- 关键词:甘草苷附子配伍
- 细冰合剂滴鼻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细冰合剂滴鼻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细辛组、冰片组、细冰合剂及尼莫地平阳性对照组。术前各治疗组连续滴鼻3d,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尼莫地平,均于末次给药30min后行手术,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h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测脑组织梗死体积、脑指数及脑含水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学评分、脑组织梗死体积、脑指数及脑含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细冰合剂组脑梗死范围有一定缩小(P<0.05),脑指数、脑含水量及神经功能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细冰合剂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水肿程度,减少脑组织的梗死体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袁平杨洁红张宇燕李金辉沙跃万海同陈晓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脑梗死体积脑指数脑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