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项目(LWR2007191)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蒋海亮沈禹颖张清平田莉华刘渊博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分
  • 2篇水分利用
  • 2篇水分利用效率
  • 2篇饲草
  • 2篇利用效率
  • 2篇黄土高原
  • 1篇栽培
  • 1篇栽培草地
  • 1篇饲草生产
  • 1篇饲草作物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呼吸
  • 1篇作物
  • 1篇作物产量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数量
  • 1篇免耕
  • 1篇秸秆
  • 1篇秸秆覆盖
  • 1篇黄土旱塬

机构

  • 3篇兰州大学

作者

  • 3篇张清平
  • 3篇沈禹颖
  • 3篇蒋海亮
  • 2篇刘渊博
  • 2篇田莉华
  • 1篇王先之
  • 1篇杨德雄
  • 1篇杨倩

传媒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旱塬玉米土壤呼吸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研究了实施保护性耕作10年后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CO2释放的影响,采用LI-COR-6400-09土壤气室连接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测定了玉米(Zea mays cv.Zhongdan No.2)土壤呼吸速率,采用平板涂抹计数法测定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结果表明,免耕和秸秆还田处理玉米花期土壤呼吸速率降低了8.3%和7.8%,玉米收获期土壤呼吸速率降低了15.5%和13.6%;土壤10cm处地温与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趋势一致,且在传统耕作处理下最高;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和秸秆还田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但各类微生物数量之间的比例恒定;土壤呼吸速率与3类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可利用免耕和秸秆还田提高黄土旱塬土壤碳库贮量。
杨倩张清平蒋海亮杨德雄王先之沈禹颖
关键词:免耕秸秆覆盖
甘肃陇东黄土高原一年生饲草生产性能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干物质产量、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可消化干物质、干物质采食量、相对饲喂价值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对陇东黄土高原九种春播一年生饲草作物的生产性能进行了量化评估。九种春播一年生饲草作物生产性能的加权关联度排序与等权关联度排序基本一致,加权关联度综合评价后排序为玉米>春小麦>苏丹草>糜子>谷子>大豆>燕麦>箭筈豌豆>豌豆,等权关联度综合评价后排序为玉米>苏丹草>春小麦>糜子>谷子>大豆>燕麦>箭筈豌豆>豌豆。
张清平田莉华蒋海亮刘渊博沈禹颖
关键词:灰色系统水分利用效率
黄土高原一年生饲草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3
2015年
一年生饲草作物是补充黄土高原地区冬春季家畜饲草供应的重要来源,而水分利用效率是评价饲草作物适应区域气候环境的重要表征。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甘肃陇东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9种春播一年生饲草作物〔玉米(Zea mays)、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大豆(Glycine max)、谷子(Setaria italica)、糜子(Panicum miliaceum)、箭筈豌豆(Vicia sativa)、豌豆(Pisum sativum)、燕麦(Avena sativa)和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饲草干物质产量土壤水分亏缺值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除苏丹草外,其余8种饲草作物的土壤水分亏缺值均呈现"V"型。出苗后6周,春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出苗后15周,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其他饲草作物,而谷子和糜子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幅比其他饲草作物小。在春播条件下,9种一年生饲草作物中,可优先选择玉米、春小麦、谷子和糜子。
张清平田莉华刘渊博蒋海亮沈禹颖
关键词:春播利用效率黄土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