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523)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勇强余世袁朱均均徐勇马斌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添加外源物对蒸汽爆破玉米秸秆酶水解性能的影响
- 2011年
- 研究了8种添加物辅助单、双酶水解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的效果和规律。结果表明,在8种外源物中,添加Tween-80对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素酶水解的促进作用最佳,可显著提高酶水解得率和酶活的稳定性。在底物纤维素质量浓度为50 g/L、纤维素酶用量为15.0μmol/(min.g)、β-葡萄糖苷酶用量为30.0μmol/(min.g)的条件下,添加4.0 g/L Tween-80反应48 h,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总还原糖的酶解得率分别达到86.85%和93.45%,较空白对照分别提高了7.34%和9.59%,其中可发酵性葡萄糖占总还原糖的92.94%。进一步考察该酶解条件下的蛋白质和酶活回收率,结果表明:添加Tween-80后可溶性总蛋白质的回收率提高了56.83%,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素酶酶活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6.87%和40.04%。
- 陈牧连之娜徐勇欧阳嘉勇强余世袁
- 关键词:纤维素酶水解
- 4种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5
- 2013年
- 采用4种方法对玉米秸秆预处理,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酶水解性能和可发酵性糖得率的影响,分析了预处理物料主要成分,预水解液中糖组成、碳水化合物降解产物及木质素降解产物含量。100 g玉米秸秆经稀酸、稀酸磨浆、中性蒸汽爆破和稀酸蒸汽爆破预处理、洗涤后,物料中纤维素由37.17 g分别降为33.96、33.54、32.63和32.88 g,木聚糖由22.84 g分别降为2.77、2.47、3.56和2.05 g,木质素由18.76 g分别降为17.63、17.42、16.90和17.25 g。稀酸蒸汽爆破预处理物料在底物质量浓度100 g/L、纤维素酶用量20 FPIU/g(以纤维素计,下同)、β-葡萄糖苷酶用量3 IU/g下酶水解48 h,纤维素水解得率为75.91%。玉米秸秆经稀酸蒸汽爆破预处理、纤维素酶水解后可发酵性糖得率为44.93%(以玉米秸秆为基准)。
- 马斌储秋露朱均均欧阳嘉余世袁勇强
- 关键词:木质纤维素预处理蒸汽爆破生物乙醇
- 洗涤模式对蒸汽爆破玉米秸秆脱毒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3种洗涤模式对蒸汽爆破预处理玉米秸秆进行脱毒,研究了其酶水解液的乙醇发酵性能,比较了不同用水量下逆流洗涤蒸汽爆破玉米秸秆酶水解液的乙醇发酵性能。结果表明,逆流洗涤脱除主要发酵抑制物的效果最好,批式分次洗涤效果次之,批式洗涤效果最差,3种洗涤方式对主要发酵抑制物乙酸的脱除率分别为100%、92.27%和77.66%。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经固液比1:7.5(g:mL)逆流洗涤、酶水解和水解糖液浓缩后被酿酒酵母发酵24 h,糖利用率97.58%,乙醇得率93.74%。
- 张南南赖晨欢李鑫朱均均张管星余世袁勇强
- 关键词:洗涤脱毒乙醇玉米秸秆蒸汽爆破
- 几种纤维素酶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比较了商品纤维素酶和自产纤维素酶在蛋白组分及蛋白组分含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自产酶和商品酶的主要蛋白均为外切酶CBH,但在内切酶EG的分泌上存在差异,以蒸汽爆破和稀酸预处理玉米秸秆为碳源的自产纤维素酶A和B,EGⅠ表达量分别占各自分泌组总蛋白的18%和7%,EGⅡ表达量分别占各自分泌组总蛋白的12%和17%,而商品酶EGⅠ和EGⅡ的表达量为分泌总蛋白的6%和10%。自产酶中均具有较高的木聚糖酶(XYN)活性,在谱图中检测到XYNⅠ、XYNⅡ和XYNⅣ蛋白点,而商品纤维素酶只存在XYNⅣ蛋白点。并且自产酶中β-木糖苷酶(BXL)的表达量是商品酶中的5倍。
- 杨静张晓萍勇强余世袁
- 关键词:纤维素酶双向电泳酶水解木质纤维原料
- 里氏木霉液体发酵选择性合成果胶酶被引量:4
- 2012年
- 在摇瓶液体发酵的条件下研究了碳源、氮源、酵母汁和营养盐等因素对里氏木霉选择性合成果胶酶的影响规律,并测定了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从经济角度考虑宜选用脱汁橘皮粉制备果胶酶;在Mandels营养盐中添加1.0 g/L蛋白胨适合于里氏木霉产果胶酶;以25 g/L脱汁橘皮粉液体发酵48 h,果胶酶活力最高值达到32.6μmol/(min.mL),其中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活力被分别控制在0.18、0.63μmol/(min.mL)。该果胶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0℃,以16μmol/(min.g)的果胶酶振荡水解10 g/L商品果胶粉50 h,酶解得率达80.3%。高效液相离子色谱的分析结果显示果胶酶的主要水解产物为单体半乳糖醛酸,含量达总水解产物的82.5%以上。
- 徐勇华凤飞朱均均勇强余世袁
- 关键词:果胶酶里氏木霉酶学性质
- 玉米秸秆制备燃料乙醇的集成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175g蒸汽爆破玉米秸秆在底物质量浓度100 g/L,纤维素酶用量20 FPIU/g(以纤维素计)、β-葡萄糖苷酶用量3 IU/g(以纤维素计)下酶解48 h,酶解得率为74.89%;酶解液经固液分离,上清液浓缩用于高糖浓清液发酵,葡萄糖利用率为99.56%,乙醇得率为理论得率的94.50%;474.3 g酶解渣经酿酒酵母于酵母用量为每克酶解渣2.0×106个/克、30℃下固态发酵24 h再变温至36℃发酵42 h,反应体系中乙醇质量为11.59 g。175 g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经低底物浓度水解、高浓清液发酵、酶解渣固态变温发酵过程获得36.49 g乙醇,乙醇转化率为0.209 g/g(以蒸汽爆破玉米秸秆计)。
- 储秋露杨德良马斌勇强
- 关键词:玉米秸秆集成技术
- 驯化树干毕赤酵母发酵产乙醇的研究
- 2013年
- 以玉米秸秆蒸汽爆破液为底物培养基,通过逐步提浓的方式对树干毕赤酵母菌株(Pichia stipitis)NLP23进行耐抑制物驯化,驯化后的菌株对汽爆液中甲酸和乙酸等抑制物的耐受能力可分别达到2.70 g/L和3.54 g/L,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253.40%和277.80%。在含有57.34 g/L木糖和13.84 g/L葡萄糖的汽爆液中发酵42 h,糖利用率和乙醇得率可达到97.89%和65.83%,乙醇质量浓度为21.56 g/L,同时生成4.16 g/L木糖醇。玉米秸秆蒸汽爆破液中含有多种抑制酵母生长和发酵的有毒物质,主要是甲酸、乙酸、乙酰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其中甲酸和乙酸含量较高,是影响树干毕赤酵母NLP23发酵汽爆液的主要抑制物。
- 陆青山韦策徐勇勇强余世袁
- 关键词:乙醇发酵抑制物树干毕赤酵母驯化
- 响应面法优化β-葡萄糖苷酶均相水解的工艺条件
- 2011年
- 以蒸汽爆破玉米秸秆酶水解液为底物,选取温度、pH和酶用量为自变量,水解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RSM)分析法对β-葡萄糖苷酶均相水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水解温度和酶用量对葡萄糖含量影响显著;β-葡萄糖苷酶均相水解纤维二糖的最佳工艺为:温度52℃,pH4.0,酶用量1 IU/mL。在此条件下,3次验证实验的平均葡萄糖浓度为52.81 mg/mL。
- 杨静张晓萍勇强余世袁
- 关键词:Β-葡萄糖苷酶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