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GIE2013-M-2-1) 作品数:20 被引量:109 H指数:7 相关作者: 张清华 隋立芬 王源 孙阳阳 肖国锐 更多>> 相关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利用高精度PPS测量进行GPS-GLONASS时差监测 被引量:1 2014年 首先对三类不同卫星导航系统时间基准偏差监测途径进行简要介绍,并首次把高精度PPS(pulse per second)测量这种方法成功应用到GPS-GLONASS时差监测中。针对PPS测量方案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和说明,包括硬件配置、数据采集和后处理等内容,在试验中利用两台GPS和GLONASS双模接收机分别输出1PPS的GPS和GLONASS秒脉冲信号,使用斯坦福大学的SR620精密时间间隔计数器进行PPS精密测量,从而得到GPS和GLONASS的系统时间偏差测量值,并通过带有汉宁窗的FIR滤波器得到GPS和GLONASS的系统时间偏差估计结果,其平均值为317.1ns,标准差为5.01ns。 张清华 隋立芬 贾小林 田亮 朱永兴关键词:GNSS PPS FIR滤波器 BDS与GPS/GLONASS星载原子钟性能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2015年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在轨卫星原子钟的评估问题,从三个性能指标即准确度、漂移率和稳定性出发进行了评估,并利用同一时段的GPS/GLONASS星载原子钟性能评估结果做了比较。算例采用GPS 1751-1758共8周的数据,评估结果发现:BDS在轨卫星的准确度在10-11量级,漂移率在10-15量级,与GPS/GLONASS星载原子钟的水平相当,但钟的稳定性方面由于BDS存在着几颗天稳较大的钟,所以其天稳的平均值在10-13量级,比GPS和GLONASS卫星略差。 张清华 王源 孙阳阳 陈正生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原子钟 稳定性 一种GNSS坐标基准偏差估计的融合方法 2015年 针对不同GNSS的坐标基准的差异问题,分析其产生来源及常用的偏差参数估计方法,提出了综合地面点法和星历法两者优点的融合算法。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融合算法的适用性和精度,算例采用NGA和IGS提供的2013年1月1日~1月14日共两周的数据,其中,包含分布在全球的34个IGS测站,结果表明,融合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稳定性。 张清华 王源 孙阳阳 陈正生关键词:GNSS 大规模GNSS数据的分布式处理与实现 被引量:16 2015年 利用分布式计算的高性能计算、传输和存储能力,解决常规集中式大规模GNSS数据处理中观测站规模受限和时效性差的问题。讨论了GNSS数据的分布式处理方法、算法设计、处理策略和对已有软件的利用,并对GNSS数据进行了分布式计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线解算中,8个节点的加速比达到了6.39;网平差计算中,4个节点的平均加速比达到了3.04。 陈正生 吕志平 崔阳 王宇谱关键词:分布式计算 基线解算 网平差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载原子钟性能评估 被引量:1 2013年 时间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卫星原子钟是构成时间系统的重要部分,因此星载原子钟性能对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原子钟的性能通常从频率准确度、漂移率、稳定度三个方面反映。本文针对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精密定轨方法得到的卫星钟差数据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铷(Rb)原子钟准确度达到6×10^12,漂移率均小于6×10^13/d,天稳水平达到10^14量级。 王天 焦文海 贾小林 张清华 元宝莹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稳定度 BDS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精度评估 被引量:8 2015年 针对BDS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信号精度评估问题,分析利用精密星历进行空间信号评估的算法以及SISURE的投影原理,讨论BDS不同星座的参数选择。估计BDS各个卫星的空间信号精度,估算出SISURE综合误差的平均值为1.54m,与GPS的空间信号精度还存在一定差距。针对个别导航卫星某些分量误差偏大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GEO卫星SISURE个别时段较差和轨道机动有一定关系,并明确了BDS实际的空间信号精度,可为BDS用户提供一定参考。 张清华 王源 孙阳阳 高磊 陈正生关键词:空间信号 精密星历 一种适用于精密单点定位的抗差自适应滤波 被引量:6 2016年 分析了卫星星座PDOP值与卫星数的关系以及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残差量级的大小,结合精密单点定位各参数的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精密单点定位的分类因子抗差自适应滤波法。该方法在等价权函数的选取上兼顾PDOP值的检验,并对不同观测量分别进行抗差等价权替换。根据不同参数的特性,建立分类自适应因子,利用预测残差求取各类参数的自适应因子。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检测和控制异常观测量对定位解算的影响,而且能提高PPP定位的精度及可靠性。 陈泉余 隋立芬 刘乾坤 王凌轩 曾添关键词:精密单点定位 自适应滤波 利用SISMA-DOP对多GNSS条件下星座状态进行监测评估 被引量:1 2015年 DOP值通常作为衡量导航卫星定位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定位所用空间星座几何构型的强度,本文考虑到不同GNSS系统空间信号精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提出一种新的顾及卫星星历实时精度的SISMA-DOP,并论述其算法原理及实现流程。通过多GNSS系统数据计算了全球分布的SISMA-DOP,发现其能较好地反映导航星座性能,也为监测评估中心星座状态监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张清华 王源 孙阳阳关键词:DOP GNSS 北斗系统广播电离层参数精度的评估 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北斗系统广播电离层参数精度的评估问题,采用国内陆态网观测数据对CODE格网模型进行精化,并利用精化后的CODE格网模型进行评估。算例采用2013年1月到10月中国陆态网的观测数据,对北斗系统的电离层参数精度进行了日间和夜间的分别评估,结果显示,改正参数在日间的精度平均值为80.5%,在夜间为76.7%,全天平均精度为78.6%,这可为iGMAS监测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清华 王源 曾京 孙阳阳 高磊 袁祖应关键词:北斗系统 陆态网 WGS84与ITRS基准转换参数估计及长期演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在轨运行的GPS卫星,利用由NGA提供的WGS84框架下精密星历以及IGS提供的ITRS框架下的精密星历,采用7参数布尔沙模型,并结合不同卫星的星载原子钟的稳定性,在最小二乘准则下求取WGS84和ITRS之间的转换参数。在此基础上,为了得到较长时间尺度上转换参数的演化特性,首先采用EMD算法进行去噪,以使得数据更能反映参数变化的本质特性,然后在消除趋势项的基础上,对转换参数的时间序列进行谱分析,以探索其周期特性。利用NGA和IGS提供的2009-01-01~2012-06-30共1 306d的精密星历,求取每天一组的坐标转换参数,分析其长期演化特性后发现:3个平移参数分别具有345d,690d和345d的周期项,3个旋转参数分别具有459d,172d和459d的周期项,尺度参数则不具有明显的周期项。 张清华 隋立芬 隋立芬 甘雨 肖国锐关键词:GPS卫星 WGS84 EMD 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