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8B198)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单国平胡炜于长辉王微杨海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台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调强
  • 6篇鼻咽
  • 6篇鼻咽癌
  • 5篇咽肿瘤
  • 5篇肿瘤
  • 5篇鼻咽肿瘤
  • 4篇调强放射
  • 4篇调强放射治疗
  • 4篇放疗
  • 3篇处方剂量
  • 2篇调强放疗
  • 2篇调强计划
  • 2篇鼻咽癌调强放...
  • 2篇鼻咽癌放疗
  • 1篇受照剂量
  • 1篇疗法
  • 1篇剂量学
  • 1篇放射疗法
  • 1篇CT

机构

  • 5篇浙江省台州医...
  • 3篇台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单国平
  • 5篇胡炜
  • 3篇杨海华
  • 3篇王微
  • 3篇于长辉
  • 3篇王勇
  • 2篇丁维军
  • 2篇陈卫军
  • 1篇严英师
  • 1篇王旭峰
  • 1篇王碧云
  • 1篇杨伟芳
  • 1篇邵明海
  • 1篇王建华
  • 1篇刘艳梅
  • 1篇颜凌波
  • 1篇梁晓东
  • 1篇徐玲玲
  • 1篇郑永明
  • 1篇韩建锋

传媒

  • 4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中再次计划实施必要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鼻咽癌的调强放疗已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与整体挡铅放疗相比,照射靶区剂量分布有明显改善,同时很大程度降低了周围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鼻咽癌调强放疗的靶区剂量分布变化较大,势必需要尽可能提高定位精度和减少摆位随机误差,从而保证实际照射治疗剂量。
杨海华胡炜丁维军王建华王碧云邵明海杨伟芳王微于长辉单国平
关键词:调强放疗鼻咽癌受照剂量
鼻咽癌多处方剂量融合正向调强计划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多处方剂量融合正向调强治疗计划在鼻咽癌放疗中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限值能否满足RTOG0615的要求。方法对24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利用Pinnacl6.2适形治疗计划系统,根据剂量分布,调整照射野的方向和处方剂量数,各计划融合后得到优化的正向调强计划。其中前期的6例鼻咽癌患者的正向调强计划分别与各自在CORVUS6.3计划上优化得到的逆向治疗计划比较,后期18例直接根据等剂量曲线和DVH图确定。统计计划肿瘤区(PGTV)和计划临床靶区(PCTV1)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和PCTV1的适形度。结果根据RTOG0615要求,(1)前期的6例鼻咽癌患者,PGTV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符合处方剂量要求,95%PGTV体积的剂量为69.8~70.8Gy,95%PCTV1体积的剂量为54~55.6Gy。正向调强与逆向调强计划适形度(CI)两者差别不大,中位值分别为0.51和0.5。(2)后期的18例鼻咽癌患者,PGTV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符合处方剂量要求,95%PGTV体积的剂量为69.5~70.8Gy,95%PCTV1体积的剂量为59.42~61.06Gy。完成一个正向计划的时间约为2.5h。结论多处方剂量融合正向调强治疗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符合要求,适用与鼻咽癌的治疗,计划优化和治疗实施时间缩短。
王勇徐玲玲陈卫军胡炜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剂量学
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中两次模拟定位CT之间模体移位的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在调强放疗过程中两次模拟定位CT之间的剂量融合中的关键技术:模体移位。[方法]28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在照射25次时再次CT模拟定位,利用CORVUS6.3调强治疗计划系统,比较模体移位前后二次融合方法中剂量分布的变化。[结果]28例患者不同方向上的位移均值分别为:右/左(R/L):X=-2.19±20.91mm(-50.22~43.21mm);前/后(A/P):X=-2.14±8.61mm(-16.76~16.28mm);脚/头(I/S):X=6.85±20.51mm(-30.11~48.98mm)。Plan2中GTVnx处方剂量体积比和CTV处方剂量体积比均较Plan1和Plan3中减少;而所有的周围危及器官剂量均较Plan1和Plan3中增加。Plan2与Plan3配对t检验发现,GTVnx处方剂量体积比的差异、CTV处方剂量体积比的差异、脊髓最大剂量的差异、脊髓V4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在二次模拟定位CT之间,有较大的模体移位,可以通过CORVUS6.3调强治疗计划系统自动纠正模体移位方式,消除严重的模体移位,得到实际的融合靶区剂量分布。
于长辉杨海华单国平胡炜王微丁维军王旭峰郑永明严英师
关键词:鼻咽肿瘤调强放射治疗
鼻咽癌在调强放射治疗15次和25次时重新计划时机的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在治疗15次和25次时重新计划的最佳时机。[方法]23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放疗第15次和25次时分别行定位CT,并由同一个治疗医师勾画治疗靶区及周围正常器官。比较放疗前、放疗第15次和25次时GTV、CTV、双侧腮腺体积,以及3次定位CT图像中鼻咽部和颈部水平同一层面轮廓横径的变化,并测定靶区和周围敏感器官在3个计划中的剂量变化。[结果]在治疗15次和25次时,靶区体积、横径及腮腺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靶区体积缩小主要在前半程,鼻咽和颈部横径缩小较均匀;腮腺的体积缩小主要在后半程。靶区剂量改变主要在前半程,腮腺剂量改变也在前半程,而脑干剂量改变主要是在后半程,脊髓剂量改变在全程中都较均匀。[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第15次时重新定位CT和重新设计计划较25次时更有益处。
王微杨海华单国平于长辉胡炜
关键词:鼻咽肿瘤调强放射治疗
多处方剂量融合正向调强治疗计划在6例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多处方剂量融合正向调强治疗计划在鼻咽癌放疗中可行性和适用范围。[方法]6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利用Pinnacle6.2适形治疗计划系统,根据剂量分布,调整照射野的方向和处方剂量数,各计划融合后得到优化的正向调强计划。分别与各自在CORVUS6.3计划上优化的逆向治疗计划比较计划肿瘤区(PGTV)和计划临床靶区(PCTV)的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和计划临床靶区的适形度。[结果]根据RTOG0225要求,正向计划肿瘤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符合处方剂量要求,95%PGTV体积的剂量为69.8~70.8Gy,95%PCTV体积的剂量为54.0~55.6Gy,与逆向计划的58.0~60.4Gy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向调强与逆向调强计划的中位Mu值分别为300和3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10min和25min,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处方剂量融合正向调强治疗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符合要求,适用于早期鼻咽癌治疗,计划优化和治疗实施时间缩短。
王勇应申鹏梁晓东陈卫军贡强君刘艳梅倪玲琴韩建锋单国平胡炜
关键词:鼻咽肿瘤调强放射治疗
多处方剂量融合调强计划设计技术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多处方剂量融合调强计划设计技术在鼻咽癌放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范围。[方法]18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PGTVnx和PGTVnd处方剂量均为70Gy,颈部有淋巴结和无淋巴结处方剂量分别为59.4Gy和54.0Gy,共33次。利用Pinnacle 6.2适形治疗计划系统,一个处方对应一个子计划,根据等剂量曲线分布和DVH图,调整子计划照射野的方向和处方剂量,再将各个子计划融合优化后得到调强计划。根据等剂量曲线和DVH图统计计划肿瘤区(PGTV)和计划临床靶区(PCTV)的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和计划临床靶区的适形度(CI)。[结果]根据RTOG0225要求,计划肿瘤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符合处方剂量要求,95%PGTV体积的剂量为69.5~70.8Gy,颈部有淋巴结和无淋巴结转移的95%PCTV体积的剂量分别为59.42~61.06Gy和56.50~59.87Gy。完成一个计划设计的时间为2~3h。[结论]多处方剂量融合调强治疗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符合要求,适用于T2N0M0到T4N2M0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计划优化和治疗实施时间缩短。
王勇单国平倪玲琴颜凌波
关键词:鼻咽肿瘤调强放射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