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880039)
-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春华更多>>
-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无形文化资本”与农村家庭社会地位的获得:基于对农村调查的思考被引量:10
- 2014年
- 家庭拥有文化资本的多寡,与个人教育获得和社会地位获得有密切关系。对于资源缺乏的农村家庭而言,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达到向上流动的目的,采取各种方式弥补文化资本的欠缺。在文化资本的积累过程中,他们用一种非文化的资本换取文化资本,这些行为无意中扩展了家庭文化资本的范畴,本文称此为"无形文化资本"。通过调查发现,"无形文化资本"是农村家庭实现教育目标达成的有效手段。
- 杨春华
- 关键词:教育策略社会地位农村家庭
- 农村家庭教育策略中的性别差异:“保男顾女”的资源分配原则被引量:12
- 2012年
- 在农村家庭中,奉行家庭利益至上的原则,但是家庭利益的天平往往向男孩倾斜。男孩对于家庭的重要性,通过围绕着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地域社会的传统文化活动,被反复强化,男孩在家庭中的地位顺序高于女孩。另外随着家庭内孩子人数的减少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家庭教育意识的改变,与以前相比对女孩的投入也在大幅增加,所以现阶段农村家庭内部的教育资源分配原则呈现"保男顾女"的特点。
- 杨春华
-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策略性别差异教育意识
- 农村家庭的教育期望与策略安排——基于苏北农村调查的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给予很高的期望,这种高期望的背后蕴含着家长为孩子设计的"上大学→好工作→好生活"的家庭教育策略,具有很强的功利目的。研究发现,不同背景的农村家庭,为了实现教育目标的最终达成,依据各自家庭条件,选择不同的升学模式。相对于"普高升学模式","职高升学模式"虽然花费时间长,但是减少了家庭负担,成为农村家庭实现教育达成的有效途径。
- 杨春华
-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策略教育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