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6027)

作品数:25 被引量:130H指数:8
相关作者:龚金科余明果龙罡吴钢伏军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邵阳学院厦门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微粒捕集器
  • 18篇捕集器
  • 18篇柴油机
  • 17篇柴油
  • 6篇过滤体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径向
  • 4篇柴油机微粒
  • 4篇柴油机微粒捕...
  • 4篇值模拟
  • 3篇压降
  • 3篇喷油
  • 3篇微粒排放
  • 3篇壁流式过滤体
  • 3篇DPF
  • 3篇捕集
  • 3篇催化
  • 2篇选择性
  • 2篇选择性催化还...
  • 2篇压降特性

机构

  • 26篇湖南大学
  • 4篇邵阳学院
  • 2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吉利汽车研究...
  • 1篇济南柴油机股...
  • 1篇安徽华菱汽车...

作者

  • 26篇龚金科
  • 12篇余明果
  • 12篇龙罡
  • 10篇吴钢
  • 10篇伏军
  • 8篇刘云卿
  • 7篇王曙辉
  • 5篇蔡皓
  • 4篇吁璇
  • 3篇左青松
  • 3篇鄂加强
  • 3篇张文强
  • 2篇谭理刚
  • 2篇贾国海
  • 2篇黄迎
  • 2篇刘金武
  • 2篇陈韬
  • 2篇袁文华
  • 2篇刘湘玲
  • 2篇鲍军

传媒

  • 5篇湖南大学学报...
  • 5篇内燃机学报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汽车工程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11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铈基添加剂的微粒捕集器催化再生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基于微粒捕集器(DPF)NO2辅助再生计算模型,建立了添加铈基添加剂时DPF的催化再生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采用铈基添加剂提高DPF的再生性能,在4种典型工况下对有添加剂和无添加剂的DPF进行了催化再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有添加剂的DPF在低排气温度下再生性能明显优于无添加剂的DPF再生性能,但仍然难以达到微粒平衡状态;在中高排气温度下再生性能也得到了提高,达到微粒平衡状态的时间缩短,微粒平衡质量减小.这对于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减少动力性损失,延长DPF的寿命十分必要.
龚金科龙罡蔡皓吴钢余明果
关键词:微粒捕集器氧化速率
微粒捕集器捕集效率影响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柴油机微粒捕集器捕集机理各项影响因子对捕集机理的相互影响,将相互关联的复杂评价系统分解成若干独立分层的系统,建立了柴油机微粒捕集器捕集机理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壁厚、孔隙率和微孔孔径对主要捕集机理影响最显著,而孔密度、直径和长度对主要捕集机理的影响属于次要因素.孔隙率对扩散机理的影响占绝对主导地位,约占60%的影响权重;微孔孔径是影响惯性碰撞机理的首要因素,约占39%的影响权重;而孔隙率和微孔孔径是拦截机理两大同等重要的影响因素,二者占60%的影响权重.
龚金科陈韬鄂加强左青松
关键词:模糊层次分析法柴油机微粒捕集器
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喷油与补气的优化控制被引量:7
2012年
为实现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的优化控制,该文基于原喷油量优化控制模型,在考虑补气的前提下,结合过滤体再生入口临界温度模型对其边界终止温度条件的强化,对微粒捕集器再生过程烟气最优升温速度曲线予以了改进,并获得了喷油量/补气量的最优控制目标函数。从其在线优化控制结果来看,喷油量最优值随再生时间变化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相应补气量变化趋势与最佳喷油量的变化一致,受排气氧含量富余程度影响,对应的补气量在越过最低点后增长的速度不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对喷油量/补气量予以最优控制后,整个再生过程油耗可降低34.6%~40.2%。为提高整个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过程的操作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了参考。
伏军龚金科左青松袁文华唐维新唐宁
关键词:柴油机燃油优化控制微粒捕集器补气
柴油机壁流式过滤体灰烬深床沉积数学模型被引量:8
2011年
壁流式过滤体再生后残留的灰烬累积会导致微粒捕集器流动阻力性能恶化。通过分析灰烬的沉积特点,建立了壁流式过滤体灰烬深床沉积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研究了灰烬沉积对过滤体流动阻力的影响,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灰烬的深床沉积会使过滤体流动阻力陡增,滤饼沉积阶段初期流动阻力呈平稳线性上升,当灰烬沉积量超过约15g/L时,流动阻力上升速率加快;灰烬堵塞段对过滤体流动阻力的影响相比灰烬层较小。模型揭示了壁流式过滤体中灰烬深床沉积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和规律,为微粒捕集器耐久性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依据。
龚金科黄迎蔡皓刘云卿吴钢龙罡余明果
关键词:柴油机数学模型微粒捕集器
柴油机喷油助燃再生系统微粒捕集器油气匹配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基于自行设计的微粒捕集器(DPF)喷油助燃再生系统,对燃烧器内以不同油气比混合燃烧后气体与柴油机排气混合形成的高温废气温度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过滤体孔道内的热再生模型,对DPF喷油助燃再生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DPF再生试验数据吻合良好。根据再生过程的仿真结果,以怠速工况下DPF再生时过滤体壁面峰值温度、温度梯度及再生时间等为条件,研究喷油助燃再生方式下燃烧器的油气配比问题,怠速工况下再生时油气比取0.025~0.016时能够实现合理匹配。
龚金科吁璇伏军刘云卿余明果
关键词:柴油机微粒捕集器
柴油机径向式微粒捕集器过滤效率和压降特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根据泡沫陶瓷过滤体过滤孔道的特征,假设泡沫陶瓷过滤体由若干圆柱状纤维捕集单元组成,建立了捕集效率和压降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径向式微粒捕集器过滤体上微粒粒径分布、过滤效率和压降特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较好吻合。
龚金科吴钢王曙辉寇传富刘云卿黄迎
关键词:微粒捕集器泡沫陶瓷压降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通流式过滤体非线性流动研究
2009年
为研究柴油机微粒捕集通流式过滤体多孔介质中的非线性流动特性,通过将多孔过滤材料复杂结构简化成规则布置的球形通道,直接以过滤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直径等为基本参数,从流体的动量方程出发,经过推证,提出了一种计算通流式过滤体非线性流动特征的理论模型。模型既考虑了流体流过过滤介质时骨架表面的摩擦阻力作用,也考虑了过滤介质骨架的形状阻力,得到了适用于通流式过滤体非线性流动关系式及式中有关系数的确定方法。另外,针对4种不同结构的陶瓷泡沫过滤体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从而证实了F-W公式对通流式PDF过滤体的适用性,可以作为通流式DPF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龚金科王曙辉伏军鄂加强余剑武刘云卿李林科
关键词: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微粒排放
FSAE赛车悬架安装座三维定位尺寸算法与CAE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该文旨在探索一种专门汽车悬架安装座定位尺寸的确定方法.首先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和几何原理,建立定位尺寸计算的工程模型;然后利用Auto CAD软件建立悬架安装座处三维结构几何模型,模拟各种安装位置,标注定位尺寸,最后对工程模型计算结果和软件标注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研究表明:随着旋转角度增加,定位点A与球关节中心O点高度差也增加,而定位点A与球关节中心O点Y向差则减少.文中提出的工程模型可以作为汽车悬架安装时的理论指导.
刘金武黄红武于国飞洪汉池陈火炎
关键词:汽车制造尺寸链CAE
径向微粒捕集器微粒分布均匀性数值模拟
本文建立了径向式微粒捕集器内气固两相流的三维数学模型,采用流体计算软件对该微粒捕集器内部气体和微粒气固两相湍流运动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入口排气流速、扩张角以及微粒直径对微粒捕集器内微粒浓度均匀性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验证,...
龚金科田婵吴钢
关键词:微粒捕集器气固两相流三维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改进型汽油机三效催化转化器反应模型及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基于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在一种详细三效催化转化器化学表面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加入了助催化剂基元反应,建立了新的催化反应模型。利用气相化学动力学软件对反应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原机理与新机理下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随发动机冷起动瞬态工况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发动机冷起动台架试验,将模拟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发现新反应机理相对于原反应机理具有更好的冷起动瞬态响应性。对预测三效催化转化器活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对三效催化转化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
龚金科蔡皓耿玉鹤龙罡吴钢余明果
关键词:三效催化转化器反应机理数值模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