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2KJA170003)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朱彬沈利娟张泽锋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地面臭氧
  • 1篇东亚季风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年际变化特征
  • 1篇近地面
  • 1篇近地面臭氧
  • 1篇季风
  • 1篇黑碳
  • 1篇反应机理
  • 1篇非均相
  • 1篇非均相反应
  • 1篇臭氧

机构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1篇张泽锋
  • 1篇沈利娟
  • 1篇朱彬

传媒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NO2在黑碳表面的非均相反应被引量:4
2013年
HONO是大气中OH自由基的重要来源,NO2在黑碳表面可反应生成HONO,因此NO2在黑碳表面的非均相反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不同研究小组测量的摄取系数可相差7个数量级,选择不同的摄取系数去评估非均相反应的重要性将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本文在深入分析NO2在黑碳表面反应机理的基础上,从反应体系、黑碳表面性质、反应条件等角度对不同小组测量的摄取系数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模式中摄取系数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沈利娟张泽锋
关键词:反应机理黑碳
东亚太平洋地区近地面臭氧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季风的关系被引量:15
2012年
利用东亚清洁背景站近地面臭氧观测资料,结合风场和降水资料,分析东亚各地区臭氧的多年季节变化特征,并探讨东亚太平洋地区臭氧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与季风的关系以及影响近地层臭氧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东亚大部分地区与北半球背景站观测一致,近地层臭氧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季最高、夏季最低的特征;但在东亚中纬度33~43°N,臭氧表现为夏季最高,而在东亚20°N以南地区臭氧则表现为冬末、春初最高。东亚太平洋沿岸近地面臭氧的季节变化主要受东亚冬、夏季风环流的季节变化控制。该地区不同纬度上春季峰值出现时间的差异与亚洲大陆春季不同时期污染物输送路径的差异有关。对东亚太平洋沿岸对流层顶附近位势涡度、高空急流和垂直环流季节变化的分析表明,冬春季可能是平流层向对流层输送的最强期,对近地面臭氧贡献最大。初夏至秋季(5—11月),平流层向对流层输送较弱,对近地面臭氧贡献较小。东亚太平洋地区夏季风爆发的时间和强度以及季风环流型的年际差异是导致该地区春、夏季臭氧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季风降水和云带位置以及平流层—对流层交换是造成臭氧年际变化的其他原因。
朱彬
关键词:近地面臭氧东亚季风年际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