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70B00)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弛杨虎孙群向文良孙烨琨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多样性
  • 1篇培养基
  • 1篇细菌
  • 1篇细菌多样性
  • 1篇冷藏
  • 1篇鸡肉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 2篇西华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省原子能...

作者

  • 2篇孙烨琨
  • 2篇向文良
  • 2篇孙群
  • 2篇杨虎
  • 2篇张弛
  • 1篇杨志荣
  • 1篇王璐
  • 1篇黄敏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改良PCA培养基检测鸡肉胴体中的污染细菌
2010年
通过添加鸡肉浸液改良经典PCA培养基获得模拟鸡肉营养条件的近自然的CEA培养基,用于检测鸡肉中对营养要求苛刻的污染细菌。根据添加不同浓度的新鲜鸡肉浸液所获得菌落总数的变化获得最佳添加浓度,并利用生化特性及16SrRNA序列对仅生长于CEA培养基的细菌进行了鉴定。在CEA培养基上获得的细菌数量和多样性都显著高于PCA培养基(P<0.05),且分离到3株无法在PCA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经鉴定其与Enterococcus faecalis、Rothia mucllaginosa,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 subsp.saprophyticus的相似性分别为99%、96%、99%。E.faecalis因产生生物胺而被认为是肉品中的腐败菌,后两者则均是条件致病菌株,他们的存在对鸡肉产品的安全可能造成隐患。该方法中的近自然培养法能提高对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检测灵敏度,特别适于对营养要求苛刻的污染细菌的检出。
张弛向文良孙烨琨杨虎杨志荣孙群
关键词:鸡肉
培养和非培养法分析冷藏鸡肉胴体中的细菌多样性被引量:9
2010年
运用纯培养和非培养法对冷藏鸡肉胴体上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培养法从鸡肉胴体中初步分离到45株细菌菌株,16S rDNA-ARDRA分析得到9株代表性细菌,其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菌株隶属于Bacillus sp.、Shigella sp.、Pseudomonas sp.、Citrobacter sp.、Klebsiella sp.和Escherichia sp.6个属。16S rDNA-ARDRA联合PAGE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的非培养法结果表明,冷藏鸡肉中细菌主要属于Acinetobacter sp.、Bacillus sp.、Acidovorax sp.、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Lactococcus garvieae和Leuconostoc lactis等16个属。非培养法揭示的细菌多样性比培养法丰富,但二者结合使用能让肉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全面的展示。
杨虎向文良张弛孙烨琨王璐黄敏孙群
关键词:细菌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