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YD01)
- 作品数:7 被引量:64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安平彭国华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收入差距、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面板协整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运用最近发展起来的面板协整技术,本文分析了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978-2004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城乡收入比、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实际GDP是包含单位根的非平稳变量,它们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从长期看,收入差距的拉大对经济增长有害,但投资并非是收入差距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桥梁。因此,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着力解决日益恶化的收入差距问题。
- 陈安平
- 关键词:收入差距经济增长
- 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基于区域互动视角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的关系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建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东部的经济增长能带动中西部,有利于全国总体经济增长,但会拉大地区差距。中部的崛起对西部的带动作用不如东部强,但有助于区域差距的缩小。西部的经济增长对东中部的影响甚微。尽管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但只要制定适宜的区域政策,仍可通过区域互动,在保持总体经济较高增速的同时,抑制乃至缩小地区差距,形成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陈安平
- 关键词:区域互动
- 论我国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被引量:3
- 2009年
- 以省际人均GDP的基尼系数、投资和全国GDP的增长率为变量,本文建立了一个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来探究我国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投资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在短期有助于投资,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但从长期看,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有害;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经济增长对收入差距的反馈作用都不明显。
- 陈安平
- 关键词:收入差距经济增长
- 两种增长核算方法的比较——兼论中国地区差距的决定性因素被引量:7
- 2008年
- 运用增长核算来分析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决定性因素时,存在资本产出比和资本劳动比两种分解方法,不同的分解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研究表明,资本产出比分解方法相对于资本劳动比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1)核算的无偏性;(2)更具直观性的经济含义和政策启示。而且,它不仅适用于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同样还适用于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实证分析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地区差距起着决定性作用。
- 彭国华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 我国投资政策的省际差异效应:基于SVAR模型的估计被引量:3
- 2008年
- 以各地的人均实际GDP、实际投资、消费者价格指数等为变量,本文建立了一个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脉冲响应模拟结果显示,我国的投资政策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效应,投资对东部省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大,其次是中部,对西部的影响甚微。各地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别是造成投资政策省际差异效应的主要原因。为了加快中西部落后省份的发展,充分发挥投资政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加大对中西部物质资本投资力度的同时,要着力提高其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的水平。
- 陈安平
- 关键词:SVAR模型
- 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4
- 2009年
- 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话题。本文运用1980-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一阶差分广义矩(first difference GMM)方法估计了一个新古典增长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只是短期效应,从长期看,若收入差距拉大的势头得不到抑制,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 陈安平
-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面板数据
- 内生增长理论发展综述被引量:10
- 2009年
- 本文对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放弃技术外生假定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突破,拉开了内生增长理论的序幕;从完全竞争到不完全竞争的转变,是人们认识到仅仅用外部性来处理知识积累的回报是不够的,知识积累必须获得直接和明确的回报;"Jones批判"推动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并产生了两类政策含义完全不同的理论模型。近来对技术进步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微观化,这将会对内生增长理论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
- 彭国华
- 关键词:内生增长理论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