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724)
- 作品数:9 被引量:81H指数:7
- 相关作者:陈发棣张飞房伟民陈素梅李风童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菊花营养生长期观赏性状的RAPD和ISSR标记被引量:7
- 2010年
- 以菊花‘雨花落英’和‘奥运含笑’及其142株F1群体为材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检测了与F1群体营养生长期6个观赏性状关联的RAPD和ISSR遗传标记。结果表明,6个性状的观测值在F1群体中显著分离(变异系数大于20%),且均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出与株高、株幅、株高/株幅比、节间长度、叶长和叶宽相关联遗传标记分别为15、9、9、11、7和8个,这些标记的累积贡献率均在30%以上,单个标记对目标性状的贡献率却较低(2.77%~8.50%),说明这些标记位点可能为微效多基因。与目标性状显著关联的标记位点的正确利用将进一步加速菊花选择育种的效率。
- 张飞陈发棣房伟民陈素梅
- 关键词:菊花营养生长期数量性状ISSR
- 菊花营养性状杂种优势表现与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以匍匐性地被菊‘雨花落英’为母本,直立型盆栽菊‘奥运含笑’为父本杂交获得F1杂种,调查该F1群体的株高、冠幅和叶片等8个营养性状在2008—2009年2个年度的表型资料,运用单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方法,对这8个营养性状分别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8个营养性状在F1群体广泛分离,变异系数为11.54%~41.89%;杂种优势和超亲分离现象普遍存在,除叶宽外,其他7个性状的中亲优势值均达极显著水平。混合遗传分析表明:菊花株高、叶长和叶宽3个性状符合A-0模型,无主基因控制;冠幅符合A-2模型,主基因表现为加性,主基因遗传率为78.61%;株高/冠幅比、叶长/宽比和花颈长度3个性状表现为有2对主基因控制的B-2模型,主基因表现为加性-显性,其遗传率分别为40.33%,45.19%和99.56%;节间长度符合A-4模型,主基因表现为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遗传率为51.46%。这些主基因的存在将为菊花优良营养性状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 张飞陈发棣房伟民陈素梅李风童
- 关键词:菊花杂种优势主基因+多基因
- 菊花花器性状在F_1代变异及相关联的SRAP分子标记被引量:6
- 2010年
- 花器是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观赏特性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菊花品种改良的主要目标性状之一。花器性状比较复杂,主要由花序直径、舌状花数、瓣性和花色等组成。由于栽培菊花的遗传背景复杂,存在高度杂合、自交不亲和、近交衰退等现象,给菊花目标性状改良带来了很大困难。张飞等(2008)研究了花器性状在切花菊品种间的遗传变异情况;菊花部分性状在杂种一代的变异情况也有相关报道(徐文辉等,2000;陈发棣等,2003;蒋甲福等,2003),但是研究的样本群体都比较小。
- 张飞陈发棣房伟民陈素梅
- 关键词:菊花花器性状SRAP单因素方差分析
- 菊花观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21
- 2010年
- 选用3个切花菊品种为母本,4个盆栽小菊为父本,以3×4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衍生的12个家系实生苗为材料,估算了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um)7个观赏性状的配合力和群体遗传参数。结果表明:(1)花径、舌状花数和舌状花长主要由加性基因效应控制,株高和叶长主要由非加性基因效应控制,叶宽和舌状花宽可能由加性和非加性两种基因效应共同控制。(2)‘早意红’在7个观赏性状上均具有正向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综合表现较好;在培育重瓣性高的品种时,‘Herby’可以作为重要亲本;‘Herby’ב玉满堂’,‘青心红’ב早意红’和‘红雀舌’ב03-11-2’杂交组合在大部分性状上具有正向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杂种后代综合表现较好。(3)群体配合力方差及其对杂种贡献率表明,除舌状花宽外,其他6个观赏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的母本效应;7个观赏性状广义遗传力(h2B)差异较大,其中舌状花宽最小,为59.56%,舌状花数最大,达80.40%;除舌状花数的狭义遗传力(h2N)达到80.40%外,其他6个性状的低于50%,说明舌状花数的遗传稳定性高,早期世代时应增加选择压。
- 张飞房伟民陈发棣陈素梅
- 关键词:菊花配合力遗传力不完全双列杂交观赏性状
- 托桂花型菊花花发育的组织结构观察被引量:9
- 2010年
-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托桂型菊花和非托桂型菊花的花发育过程以及花瓣的组织机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菊花的花芽分化可分为花序分化和小花分化两个阶段,托桂和非托桂型菊花的花芽分化过程在小花花冠伸长期开始出现差异,桂瓣的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变化更类似于舌状花;成熟的桂瓣和舌状花一样,其花瓣结构均由上下表皮细胞和内部多层叶肉细胞构成,而非托桂花型菊花管状花花瓣仅有上下表皮细胞。桂瓣内层细胞旺盛的分裂能力以及发达的维管束组织可能是菊花形成托桂花型的重要原因。
- 李风童陈素梅陈发棣房伟民刘兆磊张飞
- 关键词:菊花花发育
- 菊花开花持续期的QTL定位被引量:8
- 2011年
- 以菊花‘雨花落英’ב奥运含笑’F1群体为材料,调查了2008—2009两个年度开花持续期的分离表现,并基于菊花SRAP遗传图对其进行QTL定位分析。基于单年数据,运用Win QTL Cartographerv2.5软件及复合区间作图法在2008年共检测到3个控制开花持续期的加性QTL,主要分布在秋菊‘雨花落英’遗传图的Y20和Y42连锁群以及夏菊‘奥运含笑’遗传图的A14连锁群上,LOD值介于2.65~3.44之间,单个QTL对开花持续期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6.54%~11.58%,而在2009年未检测到QTL的存在。运用QTL Networkv2.2软件对2008和2009两年的表型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共检测到两对上位性QTL,在贡献率和效应值上与加性QTL相当,同时上位性QTL与环境之间具有互作效应。
- 张飞陈发棣房伟民陈素梅张鲜艳尹冬梅
- 关键词:菊花QTL定位
- 菊花花期性状的杂种优势与混合遗传分析被引量:17
- 2011年
- 以秋菊品种‘雨花落英’为母本和夏菊品种‘奥运含笑’为父本配制F1杂种,调查F1世代4个花期相关性状在2008至2009两个年度的表型资料,运用单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4个花期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花期性状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现蕾期、显色期、盛花期和衰败期4个花期性状的中亲优势值均达极显著水平,中亲优势率分别为22.23%、17.60%、12.45%和11.11%,且超亲分离现象普遍存在。混合遗传分析表明菊花盛花期符合B-6模型,由表现为加性-显性的2对主基因控制;现蕾期、显色期和衰败期符合B-1模型,由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的2对主基因控制。控制现蕾期、显色期、盛花期和衰败期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9.92%、49.30%、28.56%和75.46%。
- 张飞陈发棣房伟民陈素梅刘浦生尹冬梅
- 关键词:菊花花期性状杂种优势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 菊花花器性状杂种优势与混合遗传分析被引量:30
- 2010年
- 【目的】花器是菊花观赏价值的最直观表现,了解花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基础以指导菊花育种实践。【方法】以单瓣型秋菊品种‘雨花落英’为母本和重瓣性高的夏菊品种‘奥运含笑’为父本配制F1杂种,调查F1世代6个花器性状在2008-2009两个年度的表型资料,运用单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6个花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6个花器性状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除管状花数外,花径、舌状花数、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和心花直径5个花器性状的中亲优势值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亲优势率分别为-3.19%,-25.17%,-4.46%,-12.81%和5.06%。舌状花长和舌状花宽2个性状无主基因控制;花径符合A-1模型,主基因加性效应(0.618)大于显性效应(0.168);舌状花数符合B-2模型,第一对主基因加性效应(24.575)大于第二对(13.120),显性效应均为0;管状花数符合A-4模型,主基因表现为负向完全显性;心花直径符合表现为加性效应的两对主基因控制的B-3模型。花径、舌状花数、管状花数和心花直径4个花器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6.69%,80.99%,58.24%和56.49%,属于高度遗传力。【结论】杂种优势和超亲分离现象普遍存在,其中花径、舌状花数、舌状花长和舌状花宽4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存在显性效应;在花径、舌状花数、管状花数和心花直径4个性状上存在主基因控制且多表现为加性遗传效应,这些主基因存在的发现为菊花花器性状的QTL定位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张飞陈发棣房伟民陈素梅李风童
- 关键词:菊花花器性状杂种优势主基因+多基因
- 菊花管状花数量和花心直径的QTL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发掘控制菊花管状花数量和花心直径的主效QTL,为菊花花器性状的分子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42株菊花‘雨花落英’ב奥运含笑’F1代群体为材料,调查管状花数量和花心直径两个性状在2008—2009两个年度的分离情况,并基于菊花SRAP遗传图对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管状花数量和花心直径在两年间均表现为连续分布,具有数量性状的典型特征,且两者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37,P<0.01)。基于菊花SRAP遗传图谱的QTL定位研究共检测到2个QTL与菊花管状花数量显著相关,7个QTL与花心直径显著相关。这9个QTL主要分布在亲本‘雨花落英’遗传图的Y1、Y2和Y21以及‘奥运含笑’遗传图的A5、A13和A19共计6个连锁群上,各个QTL的LOD值介于2.50—4.18,可以解释6.17%—13.72%的表型变异。其中在两年中检测到控制管状花数量的TfnE1Y21和TfnE2Y21以及控制花心直径的FcdE1Y1和FcdE2Y1在连锁群上所处的标记区间相同,应分别属于同一个QTL,受环境的影响较小,其余在单个环境中检测到的QTL受环境影响较大。【结论】共获得9个QTL与菊花管状花数量和花心直径显著相关,其中受环境影响较小的主效QTL可用于菊花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张飞陈发棣房伟民陈素梅张鲜艳尹冬梅
- 关键词:菊花QTL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