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50-G02)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滨雷霁霖刘新富刘奕刘海金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全基因组混合模型关联分析的极速回归扫描法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在全基因组混合模型关联分析(GWMMAS)中,利用剩余多基因遗传力代替方差比值(剩余多基因方差/误差方差),将多基因遗传力求解限制在(0,1)区间内。引入R语言Rcpp Armadillo程序包中的极速线性模型拟合函数(fast Lm Pure函数)快速估计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效应和完整LMM最大似然值。从由GBLUP估计的性状基因组遗传力出发,逐个高通量SNP的GWMMAS约需4次全基因组回归扫描。当仅关注EMMAX法估计的大效应或高显著水准标记时,GWMMAS运行时间缩短在两次扫描之内。与采用lm函数优化剩余多基因方差比的Fa ST-LMM法相比,极速回归扫描法可成倍提高GWMMAS计算效率。计算机模拟试验证实新方法统计和计算效率,运用极速回归扫描法可高效定位与牙鲆生长性状相关基因位点。
- 赵敬丽李淑玲高进杨润清
- 关键词:最大似然估计
- 牙鲆雌核发育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7年
-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一种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其雌性生长速度显著快于雄性。因此,生产全雌牙鲆对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雌核发育是一种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在这种生殖方式中,灭活的精子进入卵子,激活胚胎发育,但精核不与卵核融合形成合子,所以雌核发育的个体只具有母本的遗传信息。目前,牙鲆已成为雌核发育技术应用于产业的代表性鱼类。本文对牙鲆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牙鲆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的诱导方法,以及雌核发育技术在性别控制、克隆制备等育种研究中的应用。最后,作者提出"雌核发育育种体系"构想,并对其在鱼类育种和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刘海金侯吉伦刘奕
- 关键词:牙鲆雌核发育双单倍体克隆单交种
- 大菱鲆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真鲷冷冻精子诱导及其生长评价被引量:3
- 2013年
- 根据Hertwig效应,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对真鲷(Pagrus major)冷冻精子诱导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减数分裂雌核发育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未经紫外线照射处理的真鲷精子与大菱鲆卵子受精后形成的胚胎,无论是否经过冷休克处理都不能孵化出膜;经剂量为64.8~72.0mJ.cm-2紫外线照射处理后的真鲷精子与大菱鲆卵子受精后形成的胚胎,初孵仔鱼表现出典型的单倍体综合征;受精和孵化水温为(14.5±0.5)℃时,大菱鲆雌核发育单倍体的冷休克二倍体化的最佳处理起始时间、处理水温和持续时间分别为受精后6.5min,-2℃和45min.至孵化后60日龄,雌核发育苗种的成活率为0.61%,仅相当于其半同胞对照的10%左右,60~180日龄两者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均达90%以上;14月龄前,雌核发育苗种的全长和体重均比半同胞对照要低,此后雌核发育苗种由于雌性比例较高而生长速度加快,至17月龄时其全长和体重与半同胞对照基本相当.
- 孟振刘新富雷霁霖刘滨张和森王国栋
- 关键词:大菱鲆真鲷冷冻精子雌核发育
- 红鳍东方鲀性腺的组织学分化被引量:2
- 2015年
- 对中国土著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种群人工培育苗种的性腺分化进行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生殖细胞在孵化后2日龄(全长2.73mm)时迁移至中肾管和肠管之间;孵化后12日龄(全长3.59mm)原始性腺形成;孵化后40日龄(全长18.06mm)卵巢腔原基形成,标志着原始性腺开始向卵巢方向分化;至82日龄(全长55.42mm)卵原细胞进入第一次减数分裂时期,初级卵母细胞形成。原始性腺开始向精巢分化的时间较卵巢晚,孵化后61日龄(全长33.62mm)输精小管形成,标志着精巢分化的开始;孵化后103日龄(全长76.45mm)精原细胞进入减数分裂时期,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研究结果为红鳍东方鲀性别控制和全雄苗种制种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胡鹏刘新富刘滨温海深杨志雷霁霖
- 关键词:红鳍东方鲀性腺分化组织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