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087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0877)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静杨龙李国庆吴明德卢叶青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侵染葱鳞葡萄孢的一种新型dsRNA病毒被引量:2
- 2014年
- 测定了葱鳞葡萄孢(Botrytissquamosa)菌株LeekBc-10和GarlicBc-2的菌丝生长速度、致病力和菌株LeekBc-10中一种dsRNA病毒的eDNA序列及其推定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并对该病毒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菌株OarlicBc-2菌丝生长较快、致病力较强,菌株LeekBc-10菌丝生长较慢、致病力较弱。菌株Leek-Bc-10菌丝中有2条dsRNA片段(dsRNA-1和dsRNAu2),序列测定表明:dsRNA-1和dsRNA-2核苷酸序列与相对应BotrytisporriRNAvirus1(BpRV1)中2条dsRNA片段的相似性分别为91.7%和97.7%,故可判断菌株LeekBc-10中的dsRNA是一种真菌病毒,暂时命名为BotrytissquareosaRNAvirus1(BsRV1)。BsRV1中dsRNA-1和dsRNA-2分别含有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RF),即ORFⅠ和ORFⅡ,各自编码长度为1901和1788个氨基酸的假定蛋白,且分别与BpRV1中的对应假定蛋白的相似度为97.1%和98.7%。对BsRVlORFl编码的假定蛋白的分析表明:该蛋白含有RdRp-4(RNAdependemRNApolymerase)超家族蛋白的保守结构域。BsRVl的RdRp与Totiviridae、Chrysoviridae和Megabirnaviridae等科病毒的RdRp同源性为19%~23%,且具有上述病毒RdRp的8个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BsRVl与BpRVl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分支,属于同一种病毒,且不能归到任何已有的病毒科中,因而可能代表一个新的病毒科。
- 吴明德汪青军张静杨龙李国庆
- 关键词:灰霉病真菌病毒
- 盾壳霉与硼肥的相容性及其混用对核盘菌菌核萌发的控制
- 重寄生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是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一种重要生防菌。这种生防菌可以在土壤中寄生致腐核盘菌菌核,从而达到阻断核盘菌侵染循环及防治核盘菌...
- 杨龙罗倩李国庆张静姜道宏
- 核盘菌菌核围微生物群落分析及其对盾壳霉重寄生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重寄生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是核盘菌的一种生防菌,它通过寄生核盘菌菌核,减少初侵染来源,从而达到防病效果。但在田间自然土壤中,核盘菌菌核围微生物对盾壳霉寄生菌核的影响还不清楚。本研究对核盘菌菌核围微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并评估了菌核围细菌对盾壳霉重寄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取样时间和不同深度的核盘菌菌核围土壤中,均存在可培养微生物富集的"菌核围效应",即菌核围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量和真菌数量均高于非菌核围土壤。从菌核围土壤中共分离获得了253株细菌和180株真菌,并对其中的代表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发现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芽胞杆菌属(Bacillus)是菌核围细菌的优势种群,青霉属(Penicillium)是菌核围真菌的优势种群。通过平板对峙,从菌核围细菌中筛选到25个菌株对核盘菌有拮抗活性,22个菌株对盾壳霉具有拮抗活性。砂皿寄生菌核试验证实,7株菌核围细菌对盾壳霉寄生菌核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核盘菌菌核围细菌对盾壳霉重寄生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导致盾壳霉田间生防效果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 李晓辉卢叶青吴明德张静李国庆杨龙
- 关键词:核盘菌盾壳霉微生物多样性生物防治
- CmpacC基因调控盾壳霉生长发育及拮抗作用研究
- 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是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及其近缘种真菌的重寄生真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在菌核病的生物防治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
- 楼轶张静杨龙姜道宏李国庆
- 黑曲霉Y-1对盾壳霉寄生核盘菌菌核的影响
- 重寄生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是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一种重要生防菌。盾壳霉通过寄生核盘菌菌核,减少初侵染来源,从而达到防治核盘菌的目的。在田间自然土...
- 杨丹徐珲张静杨龙姜道宏李国庆
- 内标校准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食用油中苯并(a)芘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内标苯并(b)屈校正,建立了正相固相净化-反相液相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方法。正相Plus Silica固相萃取柱作为净化柱,反相C18柱作为分离柱。以苯并(b)屈作为内标,测定了苯并(a)芘的校正因子。使用本方法,苯并(a)芘在液态食用油和固态食用油中的检出限分别为0.01和0.03μg/kg。苯并(a)芘在不同食用油回收率在83%~108%之间,方法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7.7%和13.2%。
- 王秀嫔李培武王琳张文张奇甘冬生
- 关键词:苯并(A)芘内标HPLC-FLD
- 油菜内生真菌CanR-46挥发性有机物质防治储藏期病害初探
- 所有的微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产生易挥发的有机物质(volatile organic corn-pounds,VOCs).这些有机物大多是小分子物质,包含有醛类、醇类、酯类、内酯和萜烯类等物质.利用微生物产生的挥发性有...
- 张清华王翠秦晶张静杨龙李国庆
- 关键词:内生真菌FUSARIUMOXYSPORUMVOCS灰霉病
- 核盘菌菌核围微生物的分离及其对盾壳霉重寄生的影响评估
- <正>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菌核病是世界性分布的重要病害。核盘菌的生活史中有90%的时间是以菌核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因此土壤环境对核盘菌有着重要的影响。土壤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群落,...
- 杨龙卢叶青李晓辉李国庆张静姜道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