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IA130064)
- 作品数:36 被引量:348H指数:10
- 相关作者:姚荣胡建华曹叔亮何淑通王建华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盐城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论大学内部协商治理被引量:1
- 2015年
- 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理模式,协商治理已经在公共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协商治理模式可以在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目标、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上为大学内部治理增添新的内涵。协商治理模式对于完善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我国大学内部治理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可以从组织变革、制度保障和大学人的有效参与三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我国大学内部协商治理。
- 何淑通
- 关键词:协商治理协商民主
- 中国高等教育治理中国家角色的演变趋势及其困局被引量:9
- 2018年
- 如何解释高等教育治理中国家与大学关系的演进趋势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经典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大学法律地位、经费配置模式、质量评估模式等三方面的考察,以及审视近年来我国大学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化状况发现,国家对大学的干预方式正逐渐由指令式、审批式的行政管制转向借由经费调节和质量问责实现的隐性行政规制或"监管式治理"。然而,这种演进的新趋势背后却隐藏着强国家无处不在的"权力之眼",文章将这种准市场机制和计划体制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定义为市场促进型国家中心模式。新治理机制的引入并未撬动传统的"计划体制",相反,这些治理机制却被旧体制所束缚乃至产生"异化"的效应,并滋生出一系列负面影响和"意外后果"。将国家界定为高等教育治理中合作伙伴关系的促进者,形塑国家作为元治理主体的地位,是矫正市场促进型国家中心模式潜在风险的必由之路。
- 王思懿姚荣
- 关键词:高等教育治理国家角色
- 公、私立大学界分命题的现实挑战与重新诠释被引量:2
- 2018年
-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之间法理关系的不断调适,公立大学"私营化"与私立大学公共性的凸显成为趋势,公、私立大学界分的经典命题受到挑战。当然,公、私立大学在"大学哲学内涵"包括任务范畴与"事物本质"上的区别,使两大法律体系依旧恪守着公、私立大学在法律规制上的界分。在大陆法系,私法因素作为一种"治理工具"的引入具有相对性,公法依旧是其法律关系调整的主要渊源。在英美法系,公、私立大学在法律规制上的区别日益"精细化"。两大法律体系的私立大学都倾向于适用非营利性法律、契约法或私法的规制。经典命题的重新诠释,有力地回应了公、私立大学之间界限模糊,公私莫辨等所谓的新兴命题对公、私立大学界分传统的质疑。
- 姚荣
- 关键词:财政来源法律规制
- 重思大学的治理被引量:20
- 2015年
- 大学是现代社会治理实践和治理概念的重要发源地,但治理理论的建构主要基于政府和企业的经验。在积极治理主义盛行的时代,大学需要治理也具有可治理性。毕竟好的治理是造就好大学的必要条件。大学的治理必须警惕治理话语的滥用和治理实践的表面化。大学需要的是真正的治理而不是作为管理时尚的"伪治理"。为避免因"伪治理"而导致的可治理性危机或治理失灵,通过"元治理者"加强对大学治理的治理至关重要。
- 王建华
- 关键词:大学治理
- 步入深水区:高等教育改革的两难问题被引量:10
- 2015年
- 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意味着改革面临着许多复杂的关系,其中有不少关系构成了两难问题。在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人们会遇到许多矛盾,经常处于两难境地,这其中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毫无疑问是最受关切的。改变政府对高校的管理行为,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同时,如何调整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也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高校内部治理改革涉及的要素很多,从我国现阶段高校内部治理的实际状况来看,如何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或许是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关键与难点所在。
- 胡建华
- 关键词:深水区高等教育改革
- 大学内部治理的关键自变量及其改革路径被引量:6
- 2014年
- 在大学内部治理的变量关系中,现代大学制度是因变量,影响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各种因素是自变量,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自变量称为关键自变量,大学内部治理是联接因变量与自变量(关键自变量)的运行规则。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在大学内部治理的运行规则下,通过改革大学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关键自变量来实现。大学内部治理体系需要责任划分明确的组织结构、能够衡量管理绩效的制度体系以及科学、合理、高效的运行机制。
- 曹叔亮
-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大学内部治理因变量
- 新加坡高等教育治理如何走向现代化——基于“治理均衡器”的理论框架被引量:12
- 2018年
- 受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新加坡开启以大学自主改革为核心议题的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之路。其具体改革举措包括:确立大学公司法人制度;实施弹性拨款机制;引入绩效协议机制;强化质量保障机制等。基于此,新加坡高等教育治理的"均衡器"开始形塑,国家规制、学术自治、管理自治、利益相关者引导、竞争等治理机制之间开始形成彼此界分和动态制衡的互动关系。其中,传统的国家规制开始转型,学术自治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而管理自治、利益相关者引导以及竞争等治理机制持续强化。新加坡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经验表明,五种治理机制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应被简单地视为冲突对立关系,而应将其视为既动态制衡又合作互补的关系。任何一种治理机制的过度强化、弱化抑或"异化",均可能对高等教育治理构成结构性的危害。
- 王思懿姚荣
-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
- 重温“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被引量:42
- 2015年
- 作为大学理念,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具有永恒的价值和象征意义。随着大众高等教育实践中对于大学的重新定义,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既需要重申也需要重审。一方面坚持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有助于维护理念大学的崇高性和大学自身的整体性,另一方面由于制度化大学和系科专业化的扩张,"教学漂移"和"科研漂移"已不可逆转。现代社会,由于洪堡理念式微,大学教学和科研的教育性逐渐弱化。面对大学本体的教育性危机,重温"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经典大学理念十分必要。
- 王建华
- 关键词:大学理念
- “学生是消费者”与“教育是产品”:美国大学商业化进程中两种观念的嬗变
- 2016年
- 以历史的纵向维度与横向维度为研究脉络,运用内容分析法与常规数据统计分析法,从不同期刊、不同时期、不同作者三个视角对1960—2010年间两种杂志中两种观念("学生是消费者"与"教育是产品")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探析美国大学商业化进程中两种观念的争议历程,结果发现:两种观念长期处于一种不平坦的持续分歧与争议的发展状态;内在需求是两种观念嬗变的决定性因素,外部震荡是两种观念嬗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两种观念对传统高等教育理念产生巨大的冲击,对传统的大学办学造成威胁并提出警示,两种观念的持续争议与分歧衍生出其他问题以及教育悖论。
- 曹叔亮
- 关键词:嬗变
- 学术权力的凝视:日本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演进与运行逻辑——日本大学高层次科学创新能力形成的一个视角被引量:12
- 2016年
- 日本大学治理结构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以学术权力为中心的运行逻辑,成为日本大学高层次科学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机制。本文运用米歇尔·福柯的"权力-知识"理论解读日本大学治理结构,发现日本大学治理结构的本质是全景敞视式的权力设计,权力运行和知识生产两者之间有机统一,学术权力成为大学治理结构改革的逻辑起点。日本大学治理结构改革的经验对中国的重要借鉴价值在于,应当彰显法治主义,使国家权力与大学权力之间保持一定的边界;大学内部应当突出学术权力的支配性地位,建构内聚型的学术权力运行体系。
- 丁建洋
- 关键词:学术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