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3012)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张云刘秀梵陈素娟彭大新程龙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扬州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病毒
  • 6篇基因
  • 4篇细小病毒
  • 4篇番鸭
  • 4篇番鸭细小病毒
  • 3篇禽流感
  • 3篇流感
  • 3篇VP基因
  • 2篇痘病
  • 2篇痘病毒
  • 2篇荧光
  • 2篇禽流感病
  • 2篇禽流感病毒
  • 2篇重组鸡痘
  • 2篇重组鸡痘病毒
  • 2篇免疫
  • 2篇克隆
  • 2篇基因组
  • 2篇鸡痘
  • 2篇鸡痘病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福建省农业科...
  • 3篇扬州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徐州生物工程...

作者

  • 4篇张云
  • 3篇黄瑜
  • 3篇彭大新
  • 3篇陈素娟
  • 3篇白小飞
  • 3篇万春和
  • 3篇刘秀梵
  • 3篇程龙飞
  • 2篇傅秋玲
  • 2篇傅光华
  • 2篇施少华
  • 2篇陈红梅
  • 2篇柴茂
  • 2篇丁彦红
  • 2篇钱程
  • 1篇侯振中
  • 1篇殷秀辰
  • 1篇胡开辉
  • 1篇刘思国
  • 1篇陈翠腾

传媒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抗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制备抗鸭坦布苏病毒(DTMUV)囊膜(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将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进行原核表达,目的蛋白被纯化后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按常规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间接ELISA方法筛选及3次连续克隆化共获得6株能稳定分泌抗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它们分别被命名为1F3、1G2、1B11、2A5、3B6和4F9。Dot-ELISA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这6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原核表达的E蛋白特异性结合。经间接免疫荧光(IFA)试验验证,这6株单克隆抗体均能识别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细胞,且荧光主要位于细胞质中。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6株抗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今后鸭坦布苏病毒快速的病原学诊断以及E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白小飞刘红玉陈玉环殷秀辰刘明张云
关键词:E蛋白原核表达单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斑点杂交间接免疫荧光
5株水禽细小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PCR技术扩增鹅细小病毒(GPV)ZJ、G3和LJY毒株与番鸭细小病毒(MDPV)DK和DYL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除LJY毒株非结构基因(NS)编码626个氨基酸外,其余4株NS全长1 884bp,编码627个氨基酸;5株的结构基因(VP)全长均为2 199bp,编码732个氨基酸。GPV、MDPV NS蛋白不同毒株之间相似性分别为95.9%~99.8%和96.8%~99.0%;而GPV与MDPV NS蛋白之间相似性为88.9%~90.4%。GPV、MDPV VP蛋白不同毒株之间的相似性分别为90.2%~100.0%和96.9%~99.3%,而GPV与MDPV VP蛋白之间的相似性为79.5%~81.6%,表明GPV抗原性不同于MDPV。MDPV与GPV NS蛋白均含有4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在结构蛋白区域,MDPV VP含有8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而GPV为6个糖基化位点,G3与LJY毒株分别缺失582—584NTT和703—705NRT潜在的糖基化位点。5株水禽细小病毒的进化分析表明,GPV、MDPV在进化上形成两个独立的分支,各个基因片段之间未发生重组。
贺亦龙邵周伍林白小飞张云
关键词:鹅细小病毒番鸭细小病毒NS基因VP基因
基因重组型番鸭细小病毒FJM3的全基因组特征被引量:6
2016年
从1例未免疫雏番鸭细小病毒活疫苗与鹅细小病毒活疫苗的临床病死雏番鸭脏器中成功分离到1株番鸭细小病毒(FJM3株)。为明确其基因组特征,运用PCR方法,扩增出番鸭细小病毒FJM3株全基因组。结果表明,FJM3株基因组全长为5017nt,其基因组结构和经典番鸭细小病毒参考毒株一致。序列比对结果表明,FJM3株全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经典MDPV参考株(FM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0%,与番鸭源GPV参考株(Y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5.6%。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FJM3株处于MDPV遗传进化分支;VP1基因遗传分析表明,FJM3株处于经典MDPV遗传进化分支;VP3遗传进化表明,FJM3株处于GPV遗传进化分支。对FJM3株和参考株(FM株、Y株和SYG61v)进行遗传重组分析表明,该毒株于存在2处MDPV与GPV的基因重组现象。
万春和傅秋玲陈翠腾傅光华陈红梅程龙飞施少华黄瑜
关键词:番鸭细小病毒基因组
水禽细小病毒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2014年
为了了解水禽细小病毒分子进化规律,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5株水禽细小病毒的结构基因。结果表明:结构基因长度为2199bp,编码732个氨基酸。鹅细小病毒VP1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1%~100%,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6.9%~99.3%,鹅细小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85.1%-88.3%;鹅细小病毒VP2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2%~100%,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6.6%~99.3%,鹅细小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85.5%~88.1%;鹅细小病毒VP3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0%~100%,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6.8%~99.4%,鹅细小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88.4%~91.0%。说明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均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没有发生重组现象。番鸭细小病毒的2个毒株均存在8个糖基化位点,而鹅细小病毒ZJ毒株为6个糖基化位点,G3与UY毒株分别缺失582-584NTT和703~705NRT。
贺亦龙邵周伍林白小飞赵健侯振中张云
关键词:水禽细小病毒番鸭细小病毒结构基因VP基因
鸭疫里默氏杆菌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4年
为建立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A)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RA的铁依赖抑制子基因(RaDtxR)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检测RA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检测RA RaDtxR在4.27×102拷贝/μL^4.27×106拷贝/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扩增相关系数为0.998,扩增效率为99%,最低检测下限为4.27×102拷贝/μL。对常见RA血清型(1型、2型、3型和10型)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对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Ⅰ型鸭肝炎病毒、禽坦布苏病毒和鸭圆环病毒等常见鸭群病原检测均为阴性。该方法重复性好,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23%~0.77%和0.93%~1.32%。该方法的建立为RA感染宿主靶器官的感染程度和定量分析奠定基础。
万春和程龙飞邵周伍林刘思国黄瑜张云
关键词:鸭疫里默氏杆菌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
番鸭细小病毒浙江分离株VP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为明确番鸭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的特征,本研究运用PCR从已分离鉴定的番鸭细小病毒浙江分离株(MDPV-ZJ)中分段扩增出VP基因,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番鸭细小病毒浙江分离株VP基因全长为2 199bp,编码732个氨基酸。所编码的包膜蛋白大小为81.32ku、理论等电点为6.59、不稳定系数为37.49、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667,属于亲水性稳定类蛋白,该编码的结构蛋白没有信号肽,为非分泌蛋白。根据VP基因特征从遗传进化上可将MDPV分为2个大的基因型:经典型和基因重组型,经典型MDPV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台湾亚群、大陆亚群和欧洲群,MDPV各分离株在遗传进化上存在明显的地域性。本试验中MDPV浙江分离株株处于MDPV大陆亚群。
万春和陈红梅傅秋玲施少华傅光华程龙飞黄瑜胡开辉
关键词:番鸭细小病毒VP基因克隆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的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2009~2011年从江苏省、湖北省和安徽省等地来源于鸡、鸭、鹌鹑和鸽子的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6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分离株的全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序列分析显示,16株病毒HA基因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P-S-R/K-S-S-R,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分子特征;226位均为L,具有与哺乳动物唾液酸α,2-6受体结合的特性。M2基因均出现了对金刚烷胺产生耐药性的N31S突变。不同宿主来源的H9亚型AIV的主要分子特征一致。全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16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全基因发生了3配体重组,即以F98亚系AIV为骨架,HA来源于Y280亚系,PB2和M基因来源于G1亚系,形成了2种新的基因型。因此,要加强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密切关注它的重组趋势。
李树纯李心海仲书官孙化露潘金金陈素娟彭大新刘秀梵
关键词:H9N2禽流感病毒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
共表达鸡IL-6和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的遗传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评价共表达鸡IL-6和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鸡痘病毒(rFPV-AIH5AIL6)的遗传稳定性,本研究将其接种CEF,绘制生长曲线。结果显示,该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的生长速度及蚀斑大小一致;在CEF连续培养20代,取第0代、5代、10代、20代重组病毒PCR扩增HA和IL-6基因进行鉴定,显示HA基因无核苷酸突变,IL-6基因在第20代时有1个氨基酸发生突变,但不影响该蛋白的功能区;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所选代次病毒均能够表达HA蛋白,RT-PCR试验表明各代次病毒均可以表达鸡IL-6基因;通过蓝斑鉴定重组病毒纯度,结果显示所有蚀斑均为蓝斑。因此,该重组鸡痘病毒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符合兽医生物制品的生产要求。
陈素娟丁彦红钱程柴茂彭大新刘秀梵
关键词:HA基因重组鸡痘病毒
共表达鸡IL-6和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鸡痘病毒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及免疫效力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为评价共表达鸡IL-6和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鸡痘病毒(rFPV-AIH5AIL6)的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及免疫效力,将重组病毒通过颈部皮下注射和翅部皮下注射2种不同的免疫途径来免疫鸡群,结果发现,2种免疫途径中,重组鸡痘病毒对鸡体质量增加均无影响,而野生型鸡痘病毒均可抑制鸡体质量增加。翅部皮下注射疫苗组能够产生较高的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免疫21d后抗体水平达到高峰,28d后开始下降,49d时仍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免疫SPF鸡21d后攻毒,表明该重组病毒能使经滴鼻攻毒的SPF鸡抵抗H5亚型AIV的致死性攻击,保护率为95%,与油苗组相同,与单表达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组(40%)差异显著;攻毒后3、5、7d采集喉头、泄殖腔棉拭子检测排毒情况,结果发现第3天排毒率最高,其中rFPV-AIH5AIL6免疫组排毒率为最低,显示IL-6在rFPV-AIH5IL6免疫过程中起到了免疫佐剂的作用,这为研制新型的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陈素娟丁彦红钱程柴茂彭大新刘秀梵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鸡痘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