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2551001)

作品数:18 被引量:87H指数:6
相关作者:薛罡刘亚男周宁娟程起跃卜聃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降解
  • 4篇给水
  • 3篇生物降解
  • 3篇水系统
  • 3篇磺胺
  • 3篇降解菌
  • 3篇给水系统
  • 3篇臭氧
  • 2篇单胞菌
  • 2篇氧化降解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藻毒素
  • 2篇色谱
  • 2篇生物反应
  • 2篇生物反应器
  • 2篇双酚
  • 2篇双酚A
  • 2篇水处理
  • 2篇水处理系统

机构

  • 18篇东华大学

作者

  • 16篇薛罡
  • 13篇刘亚男
  • 4篇周宁娟
  • 4篇程起跃
  • 3篇卜聃
  • 3篇刘振鸿
  • 3篇刘凯英
  • 2篇闵浩
  • 2篇钭晨
  • 2篇龚清杰
  • 2篇叶文婷
  • 2篇邱恒
  • 2篇史锦
  • 2篇汪永辉
  • 2篇赵俊斌
  • 2篇石为民
  • 1篇和金
  • 1篇董娟
  • 1篇赵晓祥
  • 1篇徐冰洁

传媒

  • 4篇环境工程学报
  • 3篇水处理技术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年份

  • 4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PE-HPLC测定水环境中碘普罗胺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测定了水环境中的碘普罗胺。考察了LC-C18小柱的最佳洗脱条件,并且根据出峰情况选出最佳的色谱条件:流动相为5mM乙酸铵溶液(用乙酸调节pH至5.7):乙腈=93:7(V/V),温度25℃,流速为0.4ml/min,检测波长为242nm。碘普罗胺在1-1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311 5x-0.220 7,线性相关系数r=0.999 8,回收率平均值为100.10%,RSD为3.4%(n=10)。用该方法测定实际水环境中水样中的碘普罗胺,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赵俊斌刘亚男梅述芳田晓晓
关键词:碘普罗胺SPE-HPLC
N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H_2O_2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物,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了N掺杂TiO_2光催化剂和H_2O_2改性的N掺杂TiO_2光催化剂。实验表明,H_2O_2改性的N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氨水(质量分数28%)加入量20 mL,焙烧温度500℃,H_2O_2(质量分数30%)加入量2.0 mL。日光下,N掺杂TiO_2光催化剂及H_2O_2改性的N掺杂TiO_2光催化剂在反应90 min时的活性红紫去除率达99%,它们对活性红紫的去除率远高于P_(25)TiO_2光催化剂。H_2O_2改性的N掺杂TiO_2光催化剂中N质量分数比改性前明显提高,制备的两种催化剂中不仅含有N元素,同时还含有C和H元素。
闵浩李春燕刘振鸿
关键词:光催化剂掺杂过氧化氢改性催化活性
臭氧氧化降解给水系统中诺氟沙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处理给水系统中难降解的诺氟沙星(NOR),考察了NOR臭氧氧化的影响因素,得出最佳的处理条件:初始pH为8,臭氧投加量为5 mg/L,反应90 min后去除效率达31.02%,较常规处理大大提高,同时还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表明,NOR经臭氧氧化后生成多种小分子物质。
薛罡周宁娟刘亚男钭晨
关键词:臭氧诺氟沙星
常规工艺强化去除给水系统中的卡马西平被引量:6
2011年
卡马西平作为抗癫痫类药物被广泛使用,在环境中频繁被检出,且浓度较高,不易去除,通常作为环境中药品和个人护理品污染状况的指示化合物,由于它的潜在危害,日益成为新兴污染物研究的重点。模拟城市给水厂工艺流程,研究卡马西平在城市给水处理工艺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并对常规工艺进行强化,找出去除卡马西平的最优条件。在预氧化阶段,氧化剂高锰酸钾最佳投加量为1.5 mg/L,预氧化时间为50 min,卡马西平的最高去除率达到19.8%;在混凝阶段,聚合氯化铝最佳投加量为2 mg/L,在弱酸性条件下对卡马西平的去除率最佳,达到28.7%左右;砂滤阶段的最佳条件为滤柱高度800 mm,过滤速度不超过5 m/h,最高去除率达到11.7%。结果表明:通过高锰酸钾的预氧化作用,城市给水厂常规工艺对水源水中卡马西平的去除率得以较大提高,总去除率达到60.2%。
程起跃薛罡张良亮
关键词:给水处理系统卡马西平
曝气充氧条件下受污染河道的水质模型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1
2010年
曝气充氧技术是修复受污染河道的主要方法之一.以曝气充氧方法治理修复受污染的上海市新港河道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受污染河道的水质模型,确定了模型中参数的识别求解方法,并以实测值与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溶解氧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38%,其中相对误差低于20%的占83.3%;生化需氧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9.16%,其中相对误差低于20%的占91.7%;氨氮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15%,其中相对误差低于20%的占91.7%,除个别点的相对误差较大以外,其余均在20%以内.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在曝气充氧条件下新港河道水质的实际状况;同时,应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了曝气量、流速和底泥悬浮、温度对河道水质的影响,为曝气充氧修复受污染河道的工程设计及运行提供了理论计算方法及依据.
薛罡刘亚男汪永辉李伟杰
关键词:曝气水质模型河道
微囊藻毒素-RR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被引量:6
2012年
从蓝藻爆发期的上海市淀山湖表层水体中筛选分离降解微囊藻毒素-RR(MC-RR)的细菌,研究其降解特性。根据分离菌株的细胞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降解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菌株降解MC-RR的能力。分离菌株DHU-38(GenBank序列登录号为HM047515)属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微囊藻毒素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在以MC-RR为唯一碳源、氮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6 d内可将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的MC-RR降解为6.23 mg/L,降解效率达到69%。菌株DHU-38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0℃,最适生长pH值为7.0。酵母粉、蛋白胨、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可以明显促进菌株对MC-RR的降解效率,尤其是加入100 mg/L酵母粉后,6 d降解率达到89.6%。
刘凯英薛罡程起跃石为民叶文婷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RR生物降解荧光假单胞菌
微囊藻毒素-LR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从上海市淀山湖表层水体中筛选分离出了1株降解微囊藻毒素-LR(MC-LR)的细菌并研究了其降解特性。根据细胞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菌株DHU-28(GenBank序列登录号为HM047512)属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微囊藻毒素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在以MC-LR为唯一碳源、氮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6 d内可将初始质量浓度为15 mg/L的MC-LR降解为8.12 mg/L,降解效率达到45.9%。菌株DHU-28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0℃,最适生长pH为7.0。酵母粉、蛋白胨、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可以明显促进菌株对MC-LR的降解效率,尤其是加入50 mg/L酵母粉后,6 d降解率达到63.2%。
赵俊斌刘凯英薛罡程起跃刘亚男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LR生物降解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胶团强化超滤处理水中环境激素双酚A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聚砜超滤膜和再生纤维素超滤膜,以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为表面活性剂,进行了胶团强化超滤处理水中双酚A(BPA)的研究,考察了操作压力、不同材质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膜、CPC浓度、溶液pH、电解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APG)复配等因素对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截留相对分子质量(MWCO)为5×103的聚砜UF膜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PC,MEUF处理水中的BPA,在操作压力为0.15 MPa、CPC的浓度为5 mmol.L-1条件下,对BPA的截留率可达90%以上,BPA的截留率及渗透液中CPC浓度随pH的变化而变化,电解质的存在以及CPC与APG的复配可以提高BPA的截留率,降低透渗透液中CPC的浓度。
薛罡史锦刘亚男龚清杰
关键词:胶团强化超滤表面活性剂胶团双酚A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磺胺嘧啶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并优化了给水系统中磺胺嘧啶的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实验条件,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环境中磺胺嘧啶含量的方法。工作曲线线性方程为y=0.0576x+1.3448,线性范围10~250ng/mL内的相关系数为0.9969,检出限为5ng/mL,加标回收率为91.66%~94.45%,相对标准偏差为1.7%~3.5%。
周宁娟薛罡刘亚男卜聃
关键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磺胺嘧啶
羟基化锌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水中痕量磺胺嘧啶被引量:12
2011年
以实验室制备的羟基化锌(ZnOOH)为催化剂,研究了其催化臭氧化去除水中痕量磺胺嘧啶(SD)的效能,通过研究叔丁醇对催化效果的影响,推断了催化反应机理,探讨了臭氧投加量、水质因素、催化剂投加量和使用次数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ZnOOH对臭氧氧化水中的SD有较强的催化活性.催化剂表面结合的羟基基团有利于催化反应.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蒸馏水中反应30min时,催化臭氧化比单独臭氧化对SD的去除率提高了47.7%.催化过程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SD的去除效果随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催化剂在重复使用后催化效果基本不变,水中的氯离子可以明显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偏碱性条件下,催化效果更佳。
周宁娟薛罡卜聃刘亚男
关键词:催化臭氧化磺胺嘧啶羟基自由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