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209-009-07)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全向春马景赟杨志峰钱殷赵彦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污泥
  • 2篇颗粒污泥
  • 2篇好氧
  • 2篇好氧颗粒
  • 2篇好氧颗粒污泥
  • 2篇2,4-D
  • 1篇演替
  • 1篇厌氧
  • 1篇厌氧污泥
  • 1篇氧乙酸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物接触
  • 1篇生物接触氧化
  • 1篇生物接触氧化...
  • 1篇生物膜
  • 1篇生物膜反应器
  • 1篇生物强化
  • 1篇水生
  • 1篇水生态
  • 1篇水生态系统

机构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篇全向春
  • 3篇马景赟
  • 2篇钱殷
  • 2篇杨志峰
  • 1篇汤茜
  • 1篇汤华
  • 1篇熊维聪
  • 1篇陶锟
  • 1篇王文燕
  • 1篇裴元生
  • 1篇杨薇
  • 1篇王烜
  • 1篇何孟常
  • 1篇赵彦伟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白洋淀水生态综合调控决策支持系统设计被引量:9
2011年
在充分挖掘白洋淀污染源控制、富营养化与沼泽化治理、长效生态节水及流域综合管理协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安全保障为目标,设计了集水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水生态安全预警与应急、水量调控、污染物控制、淀区净化、综合调控、知识库子系统于一体的白洋淀水生态综合调控决策支持系统,为白洋淀流域的水生态安全保障提供分层次、可视化的决策方案。本文论述了系统的目标、框架、总体功能、以及涉及的关键技术,积极探索了将GIS技术、水量-水质-水生态联合监测与模拟技术应用于流域水生态管理的过程与方法,并指出该系统还需从水文过程—水环境效应的耦合模拟方面加以完善。
杨志峰谢涛全向春赵彦伟王烜杨薇姚新
关键词:水生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厌氧污泥对萘和联苯吸附性能实验
2010年
以联苯和萘为研究目标,分别进行了厌氧污泥对这两种有机物单独及混合存在条件下的吸附试验,并考察了双模式模型(分配作用加表面吸附)对厌氧污泥吸附有机物的适用性.研究发现,联苯或萘单独存在时,厌氧污泥对其吸附的实验结果与双模式模型基本吻合;当两种物质同时存在时,实验结果表明在竞争溶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较低浓度联苯和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作用.此外,还考察了高含盐量对厌氧污泥吸附萘及联苯性能的影响,发现含盐量对其影响不显著,双模式模型在高含盐量的情况下仍然适用.
全向春钱殷王文燕汤茜何孟常杨志峰
关键词:厌氧污泥
2种不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性能差异的微生态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了单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和缺氧/好氧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高氨氮河流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并针对二者工艺性能差异,采用PCR-DGGE、FISH/CLSM及FISH/FCM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生物膜进行了微生态分析,以考察不同工艺菌群结构的演替以及主要功能菌的空间分布和丰度变化规律,并探讨不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性能差异的微观影响因素和机制.两级生物接触氧化获得了优于单级生物接触氧化的污染物去除效果,COD平均去除率高约10%,氨氮平均去除率高32%~59%.单级接触氧化工艺的生物膜厚度大于两级工艺好氧区生物膜,硝化细菌分布在距生物膜表层180~200μm的深度,而两级接触氧化工艺硝化细菌分布在距好氧生物膜表层105~125μm的深度.PCR-DGGE结果表明单级接触氧化工艺微生物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两级工艺,FISH/FCM实验结果表明两级系统中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的相对丰度随运行时间显著增加,而单级系统则逐渐下降.结果证明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分区结构有利于硝化细菌等功能菌群的富集,能够有效提高工艺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率.
钱殷全向春裴元生马景赟陶锟
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DGGEFISH硝化细菌群落演替
接合子细胞强化对生物反应器降解2,4-D效应研究
2011年
研究了接合性质粒pJP4在2株纯菌E.coli DH5α、Alcaligenes sp.及好氧颗粒污泥混合菌群中的水平转移情况,并以获得pJP4质粒的接合子Alcaligenes sp.::pJP4为强化菌种,考察了接合子细胞强化对好氧颗粒反应器和生物膜反应器中难降解有机物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pJP4质粒能在E.coli DH5α、Alcaligenes sp.及好氧颗粒污泥中发生水平转移.在2,4-D为唯一碳源及半连续流运行条件下,向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中投加接合子细胞Alcaligenes sp.::pJP4,使系统对2,4-D的平均降解速率提高了12%~1 498%.在混合碳源及序批式运行条件下向生物膜反应器中投加Alcaligenessp.::pJP4,使启动时间从16 d缩短到了5 d.通过基因强化获得高效接合子,并以其作为生物强化菌种,可以提高生物反应器对特定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全向春汤华马景赟
关键词:基因水平转移生物强化好氧颗粒污泥生物膜反应器
碳源变化对降解2,4-D的好氧颗粒污泥性能及形态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在长期运行的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中,考察了以葡萄糖和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混合碳源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在转换为2,4-D唯一碳源废水后,其形态、结构及对目标污染物去除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基质转换为2,4-D单一碳源后,好氧颗粒污泥仍保持了对目标污染物高效的去除能力.当进水2,4-D浓度为361~564mg/L,其去除率为99.2%~100%,COD平均去除率达到85.6%.混合碳源向2,4-D单一碳源转换对原好氧颗粒结构产生一定破坏作用,使其发生部分解体,粒径由513μm下降到302μm.但好氧颗粒污泥良好的耐负荷冲击使其保持了颗粒主体,通过一段时间适应调整后能够重新聚集生长,最终获得能够利用2,4-D为唯一碳源生长并具有良好沉降性(SVI20~40mL/g)的好氧颗粒污泥,粒径为489μ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结果表明,混合碳源转向单一碳源使好氧颗粒生物相丰富度降低.
马景赟全向春熊维聪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混合碳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