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505232)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路来金宣昭鹏刘志刚于家傲张晓杰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臂丛神经根吻合后脊髓病理改变和轴突再生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臂丛神经根椎孔外断裂后神经根直接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取4~6月龄SD大鼠48只,雌雄不限,体重250~300g。手术分离左侧C5~7神经根至臂丛神经干部,于椎孔外根干交界部位切断C5~7神经根,切断后即刻吻合(实验侧);右侧不作处理(对照侧)。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术后3周,3、6个月取材,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BDA神经示踪技术,观察肱二头肌湿重变化,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和神经元内尼氏体数目及形态的改变,周围神经纤维再生数目、距离,轴索和髓鞘发育情况。结果大鼠术后存活良好。实验侧术后呈跛行步态,出现展爪反射;3个月后展爪反射消失;对照侧正常。大体观察,实验侧术后6个月内神经粘连加重,吻合口两侧神经干干瘪,无光泽;对照侧正常。术后3周和3个月实验侧及对照侧肱二头肌湿重分别为(0.28±0.12)、(1.37±0.33)g和(0.58±0.10)、(1.36±0.3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分别为(1.39±0.31)、(1.37±0.38)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脊髓和上干改良Marsland与LFB双重染色后观察脊髓内神经元数目减少,胞体由肿大到皱缩,细胞核和尼氏体减少;上干内染色完整的神经纤维逐渐增多,神经轴索较细,髓鞘淡染。术后3周、3个月、6个月实验侧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数目分别为对照侧的84.5%±3.2%、74.4%±4.5%、73.7%±3.8%。实验侧肱二头肌HE染色观察术后3个月内变性明显,之后逐渐恢复;对照侧无明显变性。术后6个月神经纤维BDA染色观察:神经越靠近近端,髓鞘着色越明显,轴突越粗大;越靠近远端时情况相反,并可见到轴突中断。肌皮神经入肌点处偶见阳性标记的神经髓鞘和轴突。结论臂丛神经根椎孔外断裂即刻吻合后,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坏死比率为20%~30%,残存神经元多为受损神经元,再生神经纤维表现为动力不足和发育不全,对终末器官功能恢复无意义。�
- 宣昭鹏张晓杰路来金刘志刚
-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神经示踪
- 神经根修复时间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评价神经根修复时间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颈_(5-7)神经根性撕脱伤和椎孔外切断实验动物模型,根据动物神经根损伤类型和损伤后修复时间分为A、B、C、D四组,每组16只。A、C组分别将撕脱与切断的神经根即刻回植入脊髓和于椎孔外直接吻合,B、D组将撕脱和椎孔外切断的神经根旷置3周后再重复上述手术。分别于神经根撕脱和椎孔外切断术后3周、3个月、6个月取材。应用组织病理活检、免疫组化技术及神经示踪技术,对神经中枢及吻合口下段神经干检查,观察脊髓病理改变和轴突再生情况,进行A、B组和C、D组间对比。结果臂丛神经根性损伤即刻修复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尼氏体数目、形态、减少程度及周围再生神经纤维数目、发育程度均优于损伤后3周修复组。结论神经根早期修复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对外周神经再生有促进作用。
- 宣昭鹏路来金刘志刚于家傲
- 关键词:臂丛根性撕脱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