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20)
- 作品数:21 被引量:197H指数:8
- 相关作者:陈小兵徐兴永张立华于洪军颜坤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烟台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滨海棉田土壤盐分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1
- 2013年
- 在黄河三角洲滨海一农田试验田共采集3期(春、夏、秋三季)EM38表观电导率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试验区盐分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如下:垂直方向电导率相关系数均大于0.8,具有强相关性,水平方向相关系数在-0.2至0.2之间,相关性很弱。土壤盐分分布呈底聚型。变异系数比较显示,同期数据中,表层变异强度最强,底层变异强度最弱。半方差分析中各层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大多在25%-75%,盐分空间上偏向于中等空间相关性。棉花长势赋值后生成空间插值图,对比同期电导率插值图,将盐渍化程度划分成4个等级。分析按等级重分类后的栅格插值图中各盐渍土等级所占比例值,表层中非盐化土所占面积比已由初期的5.54%增加至11.93%,轻度盐化土所占面积比增加了42个百分点。
- 孙运朋陈小兵张振华吴从稳颜坤张立华
- 关键词:盐分盐渍化
- 海岸带陆源水污染负荷模型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综合采用GM(1,1)模型和曲线拟合法,建立了适合海岸带的陆源水污染负荷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烟台市,对2009—2013年的主要污染负荷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点源污染负荷中,生活废水所占比例最大,政府应当加强生活用水管理;工业废水污染负荷总体呈增大趋势,但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下降;旅游废水污染负荷所占比例最小,但近年来增长迅速;生活废水排放的氮磷占点源氮磷污染总负荷的66%,是氮磷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农业非点源中的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氮磷占总氮磷污染负荷的一半以上,具有最大的氮磷污染潜在隐患。
- 毕延凤温小虎赵平萍王勇刁美娜
- 关键词:水污染污染负荷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海岸带
- 黄河三角洲农田灌溉前后土壤盐分时空变异特征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分别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了灌溉前、后黄河三角洲田块尺度下不同深度土层含盐量的空间变异性并分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灌溉前0~1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呈强变异性外,其余各土层含盐量均表现为中等变异强度;灌溉前土壤盐分主要积聚在0~10 cm和40~60 cm土层,灌溉后主要积聚在40~60 cm土层;灌溉使得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降低,脱盐效果较好;除灌溉后0~10 cm土层的土壤盐分含量呈现弱空间相关性之外,其它土层均呈现强空间相关性;灌溉后与灌溉前相比,除40~60 cm层土壤含盐量外,其余各土层土壤含盐量明显降低、土壤含盐量的等值线密集程度减弱、空间分布趋势明显变平缓;灌溉前各土层土壤含盐量高值区均分布在试验区中部偏北,而低值区则分布在试验区西北角,灌溉后除0~1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高值中心分布在试验区中北部外,其余各土层均分布在试验田块的中南部或中部,而低值中心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似,主要分布在试验田的北部。
- 吴向东陈小兵吕真真郭建青于君宝
- 关键词:土壤含盐量灌溉时空变异特征半方差函数
-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莱州湾南岸地下水化学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针对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地下水质连续、渐变和边界模糊的特征,利用规格化变换对莱州湾南岸地下水化学组分数据进行标准化,采用夹角余弦法作为相似系数,用平方法计算传递闭包构造模糊等价矩阵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将莱州湾南岸地下水划分为3类并绘制其平面分区图。在此基础上,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技术的箱线图分别识别各类地下水各组分的分位数、中位数、极值等数据分布情况,并结合Radial图绘制各类地下水各组分均值;利用基于CA舒卡列夫分类方法的Piper三线图识别了各类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最后在相关分析基础上选取代表性指标绘制等值线图,结合模糊聚类分区探讨了分区各指标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内在机理。综合上述分析,定义Ⅰ区为海水入侵重点治理区,Ⅱ区为海水入侵综合防范与整治区,Ⅲ区为卤水区。
- 毕延凤于洪军徐兴永苏乔
- 关键词:莱州湾南岸等值线图
- 盐胁迫对甜高粱光合作用和光合机构的影响
- 以甜高粱为实验材料,研究中度(150mmol·L-1NaCl)和重度(300mmol·L-1NaCl)盐胁迫对天高粱光合作用和光系统II的影响,为甜高粱在盐渍地的生产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中度盐胁迫显著降低了甜高粱光合...
- 颜坤陈小兵张立华
- 关键词:盐胁迫
- 文献传递
- 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Cl~–和SO_4^(2–)被引量:8
- 2014年
-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的Cl–和SO42–。选择2.0 mmol/L Na2CO3–1.3 mmol/L NaHCO3混合液为淋洗液,流速为2 mL/min,在此条件下,Cl–保留时间为1.96 min,SO42–保留时间约为12.26 min,Cl–,SO42–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8,10~30 mg/L范围内与色谱参数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4和0.999 7,Cl–,SO42–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8%,105.4%,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n=6)。该法适用于土壤中Cl–和SO42–的测定。
- 徐秀丽刘文全徐兴永马恭博
-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土壤
- 黄河三角洲柽柳植株周围土壤盐分离子的分布被引量:30
- 2016年
- 为探讨柽柳的盐分富集效应及其对不同盐分离子分布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柽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植株不同距离不同土层中的盐分离子组成、含量、离子比及不同离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层阳离子中Na^+含量最高,其次是Ca^(2+)和Mg^(2+),K^(+)最低,Cl^(-)在阴离子中的含量最高,SO_4^(2-)次之,HCO_3^-最低,而未检测到CO_3^(2-)。在柽柳植株周围,尤其是表层土壤中,离植株越近盐分含量越高,显示出柽柳对盐分的富集效应,其中对不同阳离子的富集程度表现为K^+>Na^+>Mg^(2+)>Ca^(2+),而对阴离子的富集程度表现为HCO_3^->Cl^->SO_4^(2-)。冠层下凋落物中盐分的释放和树干径流可能是导致盐分在柽柳植株周围水平方向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土壤总可溶性盐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升高。阳离子和阴离子向下迁移程度分别表现为Na^+>Mg^(2+)>Ca^(2+)>K+和Cl^->SO_4^(2-)≈HCO_3^-,因而随土层加深而升高的Na^+、Ca^(2+)、Mg^(2+)和Cl^-,显示出底聚特征,而K+、SO_4^(2-)和HCO_3^-含量则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具有表聚特征。降水淋溶、盐分离子迁移速率的差别和各土层中不同生物量根系对盐分吸收的差异可能是造成盐分在垂直方向上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 张立华陈沛海李健陈小兵冯亚
-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柽柳盐分离子
- 辽宁营口滨海地区海水入侵特征研究
- 2013年
- 本文通过18个观测井内主要9种离子浓度,对辽东湾东部营口沿岸海水入侵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海水入侵区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浓度与地下水的相关关系,总结了随着海水入侵的发展地下水化学类型的变化,地下水化学类型分为3大类型。①Na+—Cl-型:沿海岸呈条带状分布;②Cl-·HCO3-或HCO3-·Cl-型:分布于前者之上的陆域,从北至南连续带状分布,北部较宽,中部较窄;③HCO3-型(阳离子为Na+·Ca2+):分布于远离海岸的陆域松散沉积层中,北部为大面积成片分布,南部缺失。该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呈带状分布,类型变化规律明显,反映了海水入侵分布特征,当淡水开采时,水位降深越大,微咸水入侵强度越大,控制淡水开采是防止微咸水入侵的主要措施。
- 王玉广张玢张永华于淼
- 关键词:海水入侵地下水化学特征
- 基于高密度电法的潮汐作用对潍坊滨海地下水影响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本文利用高密度电法连续监测数据,基于统计学方法对潍坊滨海典型海水入侵区地层电阻率随潮汐作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层沉积均匀的滨海地区,无论单次测量还是重复测量,地层电阻率值只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显著差异性。潜水面附近地层电阻率受潮汐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利用高密度电法连续测量的方法分析滨海地区地下水随潮汐作用时空变化的方法是可行的。
- 苏乔彭昌盛徐兴永付腾飞姚菁
- 关键词:海水入侵高密度电法潮汐作用
- 黄河三角洲边际性土地资源开发与生物质能源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黄河三角洲具有丰富的后备土地资源,将边际性土地开发与生物质能源发展相结合,有利于该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物质能原料的高效、可持续供应。在深入分析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和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生物能源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探讨了甜高粱、菊芋、柳枝稷和蓖麻等能源植物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化土地规模化种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技术、政策和市场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黄河三角洲生物质能发展和边际性土地开发的几点关键建议,对当前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科学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
- 吴从稳陈小兵位才波徐化凌张立宾刘守军张培农毕玉波
-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生物质能源能源作物盐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