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264)

作品数:10 被引量:71H指数:5
相关作者:于生元王蓉飞姜磊刘若卓董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头痛
  • 5篇偏头痛
  • 4篇导水管周围灰...
  • 4篇硬脑膜
  • 4篇上矢状
  • 4篇上矢状窦
  • 4篇矢状
  • 4篇矢状窦
  • 4篇中脑导水管周...
  • 4篇周围灰质
  • 4篇脑导水管
  • 4篇脑膜
  • 3篇导水管
  • 3篇电刺激
  • 3篇水管周灰质
  • 3篇痛模型
  • 3篇偏头痛模型
  • 3篇中脑
  • 3篇中脑导水管
  • 3篇灰质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9篇于生元
  • 6篇姜磊
  • 6篇王蓉飞
  • 5篇刘若卓
  • 3篇李凤鹏
  • 3篇邱恩超
  • 3篇董钊
  • 2篇赵秀梅
  • 1篇刘秀华
  • 1篇田玉科
  • 1篇石宏
  • 1篇曹菲
  • 1篇管维平
  • 1篇吴士文
  • 1篇韩岳
  • 1篇刘洁晓
  • 1篇许爱军
  • 1篇陈淑莉

传媒

  • 5篇中国疼痛医学...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微循环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舒马曲坦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舒马曲坦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制作偏头痛动物模型,观察给予舒马曲坦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空白组、假手术组、电刺激组、舒马曲坦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张切片的NF-κB阳性神经元计数分别为111.7±15.7、112.9±10.7、508.7±30.8、179.5±14.9、497.8±20.6.刺激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及舒马曲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4.78,P〈0.05).结论 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后,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出现了NF-κB细胞的激活,舒马曲坦可使其表达降低.
王蓉飞于生元
关键词:偏头痛水管周灰质舒马普坦
化学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的偏头痛模型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采用辣椒辣素(capsaicin)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superior sagittal sinus,SSS)硬脑膜,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c-fos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化学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的偏头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在手术暴露其上矢状窦后,capsaicin刺激SSS区硬脑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蛋白(Fos)表达的变化。结果:空白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apsaicin 1μM组,capsaicin 10μM组每张切片的F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35.2±9.4、44.1±11、116.7±13.5和304.2±18.9。结论:辣椒辣素作为有效的化学伤害刺激激活了PAG的神经元,可以模拟偏头痛的发作过程。
王蓉飞于生元刘若卓姜磊
关键词:偏头痛上矢状窦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化学刺激FOS
氟桂利嗪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大鼠电刺激偏头痛模型,观察给予氟桂利嗪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空白组、假手术组、电刺激组,氟桂利嗪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张切片的NF-κB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111.7±15.7、112.9±10.7、508.7±30.8、209.2±18.5、502.7±33.1。结论: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后,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出现了NF-κB细胞的激活,氟桂利嗪使其表达降低。
王蓉飞于生元
关键词:偏头痛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NF-ΚB蛋白氟桂利嗪
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核因子-κB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NF)-B 蛋白在偏头痛痛觉信息的传递中的作用。方法雄性 SD大鼠,手术暴露其上矢状窦区(superior sagittal sinus,SSS)后电刺激该区硬脑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中脑导水管(PAG)周围灰质 NF-B 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空白组、假手术组、刺激组每张切片 PAG 区的 NF-B 蛋白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111.7±15.7、112.9±10.7、508.7±30.8,刺激-组较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2,t=-36.21,均 P<0.05)。结论在 PAG 区出现 NF-B细胞的激活,表明 NF-B 蛋白在偏头痛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王蓉飞于生元刘若卓姜磊
关键词:硬膜水管周灰质电刺激
NO与偏头痛中枢敏化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索NO与偏头痛中枢敏化的关系。方法:体重为2~4kg的短毛猫12只,随机分为反复刺激组(n=4)、急性刺激组(n=4)、假手术对照组(n=4)三个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行延髓和上颈髓冰冻切片nNOS染色。结果:n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延髓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部浅层和C1、C2后角的I、Ⅱ层。假手术对照组动物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较少;急性刺激组和反复刺激组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较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增多;急性刺激组和反复刺激组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无显著差异。结论:NO在偏头痛的痛觉传递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偏头痛中枢敏化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
姜磊于生元刘若卓王蓉飞刘洁晓
关键词:偏头痛中枢敏化一氧化氮合酶
舒马普坦对电刺激上矢状窦后大鼠硬脑膜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电刺激上矢状窦区后大鼠硬脑膜血流量的变化以及舒马普坦对其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和舒马普坦组,暴露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电刺激组和舒马普坦组以30Hz、6V和0.25ms的刺激参数建立偏头痛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量图像仪测定硬脑膜血流量,比较各组大鼠相对血流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电刺激组以及舒马普坦组的相对血流量分别为2.61±4.43%、15.49±5.65%和-0.35±5.08%,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电刺激组分别与对照组及舒马普坦组行两两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与舒马普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电刺激上矢状窦区能增加大鼠硬脑膜血流量,舒马普坦对其有抑制作用。
董钊于生元赵秀梅姜磊李凤鹏刘若卓邱恩超
关键词:舒马普坦上矢状窦电刺激原发性头痛
偏头痛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偏头痛是原发性头痛的一种常见类型,其是否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影响,国内外研究结论不一。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以其敏感性高、操作性强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偏头痛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在偏头痛认知功能方面进行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做一综述介绍。
王蓉飞于生元
关键词:偏头痛
不同参数电刺激上矢状窦对大鼠硬脑膜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比较不同参数电刺激上矢状窦对大鼠硬脑膜血流量的影响。方法:使用L9(34)正交表,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立电刺激参数为频率、脉宽、电压,每个因素各分为3个实验水平,分别是1Hz、5Hz、30Hz,250μs、500μs、1000μs和3V、6V、9V。暴露SD大鼠上矢状窦旁硬脑膜,按照正交表的刺激参数组合顺序刺激硬脑膜建立偏头痛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量图像仪测定硬脑膜血流量,比较不同实验组血流量较基线的增加比率。结果:3种水平刺激参数对硬脑膜血流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频率、脉宽、电压,只有频率对硬膜血流量的影响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F=27.728,P<0.05),而脉宽(F=2.855,P>0.05)和电压(F=2.418,P>0.05)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刺激频率是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偏头痛模型的3种参数中影响硬膜血流量的主要因素。
董钊于生元赵秀梅姜磊李凤鹏邱恩超韩岳刘秀华
关键词:电刺激上矢状窦神经源性炎症病理生理过程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对皮质扩布性抑制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苯甲酸利扎曲普坦对大鼠皮质扩布性抑制(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和CSD引起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ey,PAG)内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氯化钾刺激组;B组:氯化钾刺激+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组;C组:氯化钠刺激组。对各组大鼠使用氯化钾(或氯化钠)刺激,以观察CSD出现的个数和波幅;第1次刺激2h后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PAG内不同层面c-Fos阳性神经元。结果C组未记录到CSD。A组CSD个数(10.70±3.23)较B组(6.10±2.56)显著增多(t=-3.528,P〈0.01);A组CSD波幅[17.33(95%CI 11.45-23.11)mV]较B组[11.82(95%CI 9.24-14.70)mV]显著增加(Z=-4.360,P〈0.01)。A组各层面c-Fos阳性细胞数较B、C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苯甲酸利扎曲普坦对CSD有抑制作用,可使CSD引起PAG内神经元兴奋作用减弱。
李凤鹏于生元管维平石宏陈淑莉晋志高吴士文董钊邱恩超刘若卓姜磊
关键词:水管周灰质三唑类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
长春新碱诱发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建立长春新碱诱发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隔日尾静脉注射长春新碱,共注射五次,造成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测定2g和12g力度机械刺激引起的缩爪反应观察机械性痛觉超敏,辐射热测痛仪测量热痛觉过敏,同时行组织切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坐骨神经结构的破坏情况。结果:100μg/kg和150μg/kg组大鼠在第二次注射长春新碱后,开始出现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痛觉过敏,150μg/kg组大鼠有热痛觉过敏表现;组织形态学研究显示坐骨神经退行性变,轴突变性。结论:从疼痛行为学、组织学研究的结果,表明长春新碱诱发外周神经痛大鼠模型建立成功。
许爱军曹菲田玉科
关键词:长春新碱痛觉过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