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583)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明永夏快飞叶秀粦梁承邺范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水稻非花粉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发育过程中Ca^2+的分布变化(英文)
- 2011年
- 钙在高等植物中被称为第二信使,与植物的有性生殖有关。为了研究水稻(Oryza sativa L.)花药中钙的定位与花粉败育的关系,利用焦锑酸钾沉淀法研究了非花粉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G37A及其保持系G37B花药的发育过程及其细胞中Ca2+的分布变化。研究发现,在2个材料间花药中钙的分布存在大量差异。G37B的可育花药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及二分体时期,很少看到有Ca2+的沉积;而在单核花粉时期,Ca2+沉积急速地增加,主要定位在绒毡层细胞、花粉外壁外层及乌氏体的表面;随后花药壁上沉积的Ca2+减少而花粉的外壁外层仍然有很多Ca2+沉积物。相反,G37A的不育花药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和二分体时期有大量的Ca2+沉积在小孢子母细胞和花药壁,中间层和绒毡层特别多。在二分体时期之后,不育花药的Ca2+沉积减少,特别是绒毡层内切向质膜附近的Ca2+几乎消失。但是同时期的可育花药中,有大量的Ca2+沉积在绒毡层。不育花药的Ca2+沉积在开花几天后消失。根据研究结果推测在不育花药发育早期中更多的钙离子与花粉败育有一定的关系。
- 欧阳杰张明永夏快飞
- 关键词: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花粉CA^2+
- 温敏雄性不育水稻培矮64S花药发育过程中钙的变化(英文)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焦锑酸钾沉淀法研究了温敏雄性不育水稻(Oryza sativa L.)培矮64S在高温引起雄性不育与正常可育花药发育过种中Ca2+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当培矮64S生长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引起雄性不育,与可育花药相比,不育花粉母细胞中有较多的液泡、较多的Ca2+沉积和较少的线粒体,并且有较多的Ca2+沉积在不育花药的中间层、表皮层和绒毡层中。到四分体与单细胞花粉时期,不育花药的木质部细胞的次生加厚壁上有较多的Ca2+沉淀,连接组织中的Ca2+沉淀也大大增加,所有不育花粉外壁较厚而发育都不正常。在单核细胞早期,不育花粉的四分体细胞中有较明显的大液泡出现。不育花药中的Ca2+在花药发育的各时期均比可育花药要多。这些结果说明在高温生长条件下,花粉母细胞发育的异常、花药中Ca2+沉积的增加、绒毡层与花粉外壁发育的异常可能与培矮64S花粉败育相关。
- 夏快飞梁承邺叶秀粦张明永
- 关键词:雄性不育花药花粉CA2+
- 植物寡肽运输与硝酸根运输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 2011年
-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也是限制植物生物量尤其是经济产量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植物不仅能从外界获取无机氮素(硝酸根、铵根和尿素等),还能以氨基酸、寡肽等形式获取有机氮素。植物已进化出复杂的运输系统来吸收与运输这些含氮化合物。硝酸根运输基因家族分为低亲和力硝酸根运输基因(low-affinitynitrate transporter family,NRT1)与高亲和力硝酸根运输基因(high-affinity nitrate transporter family,NRT2)两类。寡肽运输基因家族分为:运输含2~3个氨基酸残基的寡肽的PTR运输基因家族(peptide transporter family,PTR)和运输4~5个氨基酸残基的寡肽的OPT运输基因家族(oligopeptide transporter family,OPT)。其中NRT1与PTR在序列同源性上归属于同一基因家族,称作NRT1/PTR家族。对寡肽运输基因和硝酸根运输基因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生理、生化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 蔡昭艳刘滔方中明范甜张明永
- 关键词:硝酸根寡肽功能基因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