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K48B05)
- 作品数:23 被引量:261H指数:11
- 相关作者:白国良刘超吴淑海张锋剑肖慧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河南城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通过对5片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高宽比、竖向压应力以及普通混凝土构造柱与再生混凝土构造柱墙体对比试验,分析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的破坏形态、滞回耗能性能、变形性能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可知,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同时对比试验结果与现行国家规范相关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
- 张锋剑白国良冯向东刘超李坚权宗刚杨郑梁
-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抗震性能
- 再生混凝土砌块砌体抗压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抗压性能是再生混凝土砌块砌体最主要的力学性能。通过抗压砌体构件的试验,研究再生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规律及泊松比,并与GB 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普通混凝土砌块砌体计算公式相比较,给出了再生混凝土砌块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的建议取值。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再生混凝土砌块砌体具有很好的强度和变形能力,可作为承重墙体材料。
- 张锋剑白国良安昱峄肖慧权宗刚
- 关键词:抗压强度再生骨料
- 青海玉树地震村镇建筑震害分析及减灾措施被引量:25
- 2011年
-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造成大量建筑物损坏和倒塌.对玉树地震灾区各类建筑结构的震害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此次地震的经验教训.针对地震灾区村镇建筑提出了建议:(1)从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着手,合理的选择场地、结构类型和抗力构件布置;(2)"就地取材,结合传统,提高性能",研究适合当地的适宜性建筑结构抗震体系;(3)针对当地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材料来源、建筑的传统性与民族性等特点,整体规划,编制适宜当地的建筑抗震设计标准图集;(4)培训施工人员,规范村镇建筑施工;(5)加强村镇学校和医院等重要性建筑的抗震性能.
- 白国良薛冯徐亚洲
- 关键词:玉树地震震害分析村镇建筑
- 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1
- 2011年
- 进行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50%、100%的3个再生混凝土框架柱低周反复荷载的对比试验,在相同轴压比、不同取代率的情况下,对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框架柱、再生混凝土框架柱之间不同取代率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性能、耗能特性等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框架柱的破坏过程相似,前者的滞回特性、延性和耗能均满足抗震要求,因此在有抗震设防要求地区的框架中采用再生混凝土是可行的,但再生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框架柱构件延性减小,耗能能力降低,不建议直接采用原有设计方法,需进行合理的构造加强措施。
- 白国良刘超赵洪金姚菲朱丽华
-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框架柱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延性性能耗能特性
- 新型节能再生砌块砌体结构受力行为与抗震性能研究
- 我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达20多亿平方米,但是节能建筑不足5%。另一方面固体废弃物逐年增多,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2亿吨,这些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和资源的浪费。当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多排密孔的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建筑垃圾资...
- 权宗刚
-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热工性能
- 文献传递
- 再生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滑移性能的试验研究及力学分析被引量:45
- 2013年
- 良好的粘结性能是确保再生混凝土与钢筋能够共同工作的前提条件。通过120个试件的拉拔试验,并结合非平衡态热力学与损伤力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再生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滑移性能。提出三段式的粘结滑移本构模型,对比表明该模型对实测粘结滑移曲线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分析了粘结破坏过程中的能量守恒与能量耗散特性,给出了耗散能与弹性变形能代表值的计算公式,探讨了初始弹性变形能与极限弹性变形能的关系,并基于本构破坏能,对影响粘结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对损伤变量的概念,定义了界面相对损伤变量,推导出相对损伤滑移方程,分析了界面初始损伤、界面损伤发展阶段以及界面损伤的发展速度。研究结果可为推广应用钢筋再生混凝土结构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 王博白国良代慧娟吴淑海
-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本构模型拉拔试验
- 再生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通过试验比较了4根再生混凝土梁和1根天然混凝土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抗弯性能,分析了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梁承载力、抗裂度、变形以及裂缝宽度等方面的影响,并对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公式对再生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计算的适用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级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梁较天然混凝土梁裂缝开展快、裂缝最大宽度大,抗弯刚度降低快;在逐级加载过程中无论再生骨料取代率大小,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应变变化仍满足平截面假定要求;按现行规范公式计算再生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安全可行但安全储备有所减小。
- 程元虎刘超李晓文班明霞肖慧白国良
-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抗弯极限承载力
- 再生骨料混凝土等高变宽梁抗剪强度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比较普通混凝土与再生骨料混凝土,两者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再生混凝土的抗剪性能还末见研究成果发表,两者的抗剪性能可能存在不同而需要研究。试验采用等高变宽梁,考虑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再生骨料取代率,研究了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和变形及其发展规律,获得了以下成果:①再生骨料混凝土可以达到或接近试配强度,抗压强度随取代率增加而降低;②再生混凝土梁抗剪极限承载力与取代率没有直接的关系;③极限切应力与fcu的回归关系呈开口向上的凹曲线;④再生混凝土梁切应力-主应变曲线接近直线,试验所得抗剪强度相对普通混凝土较低。
- 刘丰白国良柴园园吴淑海
-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取代率剪切主应变
- C30再生混凝土变形性能及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基于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下C30强度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以3个水灰比和5个取代率为变化参数,测试了C30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并回归得出力学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分析了棱柱体受压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力比-泊松比曲线的变化规律;最后给出适用于C30再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的回归公式。
- 吴淑海李晓文肖慧柴圆圆
-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泊松比
- 再生混凝土砌块热工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生产砌块用再生混凝土的热工性能,利用极差分析影响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因素,找出了再生混凝土热工性能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再生混凝土砌块强度要求,优化了组合各因素水平取值,给出了再生混凝土砌块具有较好热工性能及较高抗压强度的配合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的传热系数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与普通墙体相比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
- 张锋剑白国良杨政梁
-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