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4040)
-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岭刘亭彦邓意辉张洪亮杨晓临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croRNA与肿瘤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被引量:13
- 2007年
- 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代谢、生长、增殖、应激、发育和凋亡等生命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干扰这些通路将可能影响细胞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肿瘤。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在转录后水平负调节基因表达的一类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其靶基因数目众多,生物学功能广泛。在多种肿瘤中发现了miRNA的异常表达,提示后者与肿瘤发生有关,可能机制为调控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此外亦发现miRNA的靶基因有许多作用于肿瘤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miRNA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功能预示其将成为人类癌症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星。
- 吴易阳李岭
- 关键词:MIRNA肿瘤肿瘤发生信号转导通路
- IL-10-108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胃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荟萃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系统评价白细胞介素10-1082(IL-10-108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等发表的有关IL-10-1082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病风险的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合并的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共纳入IL-10-1082 A/G多态性相关文献15篇,累计病例2 327例,对照3 447例,并得到IL-10基因的多态位点1082等位基因G的OR值(95%CI)为1.66(1.33~2.07)。结论 IL-10-1082 G/A遗传位点与中国人群胃癌发病危险存在关联性。
- 李丹妮张佳骥马建忠
- 关键词:胃癌SNP中国人META分析
- 临床遗传学的又一灰色地带——染色体22q11.2区微重复被引量:1
- 2007年
- 染色体22q11.2区微重复应具有与该区域微缺失相似的频率。对国内外22q11.2区微重复报道不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示在22q11.2区微重复的发现过程中,常规诊断技术对其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另一方面,携带者所具有的极端可变的表型亦造成了临床诊断上的困难。22q11.2区微重复相关的遗传学以及临床问题生动地反映了现阶段在解读基因型一表型相关性上所面临的挑战,提示临床遗传学研究中存在着又一灰色地带。
- 赵艳辉李岭
- 关键词:综合征基因型表型
- 葫芦素B在体内外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体内外观察葫芦素B(cucurbitacin B)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浓度分别为0.001、0.01、0.1、1、10以及100μmol/L的葫芦素B处理MCF-7细胞,24、48和72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0.1和10μmol/L的葫芦素B处理MCF-7细胞24 h,之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并用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建立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葫芦素B的体内抑瘤作用。结果:MTT结果显示葫芦素B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随着葫芦素B浓度增高,处于S期和G2/M期细胞的比例逐渐升高,同时伴随G0/G1期细胞的减少以及细胞凋亡率的逐渐升高。统计学分析提示,各实验组之间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荧光显微镜显示典型的细胞凋亡。此外,体内实验亦提示,葫芦素B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结论:葫芦素B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引起S期和G2/M期阻滞,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效应。
- 张美侠张洪亮孙春艳刘亭彦杨晓临李岭邓意辉
- 关键词:葫芦素B乳腺癌MCF-7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