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537)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1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宗华胡彦民汤继华谭晓军张战辉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低氮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氮素吸收与分配动态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在施氮(N+)和不施氮(N-)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对6种基因型玉米材料在不同发育时期植株地上部(整株不含根)与地下部(根)的生物产量、氮素含量、氮积累量等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植株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物产量和氮积累量随生育期变化而不断增加,但积累速率地上部﹥地下部,从拔节-成熟,地上部生物产量和氮积累量分别是地下部的2~5和4~8倍;不同时期氮素含量地上部﹥地下部,且地下部保持基本稳定,而地上部稳中有降;拔节后N+条件下的生物产量、氮素含量和氮积累量高于或显著高于N-,但不同基因型材料对低氮胁迫反应不同,除农大108表现明显杂种优势外,其他5个系中,许178表现最突出,开花-乳熟期的生物产量、氮积累量均居前列,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自交系;拔节后,材料间生物产量、氮积累量虽呈递增态势,但增幅不一,开花后的变异系数为拔节期的2~3倍,且N-处理的变异系数﹥N+的,地下部的变异系数﹥地上部的,地下部的最大变异系数在开花期,早于地上部(乳熟期-成熟期),因此促根管理措施宜早;在N-条件下,农大108、许178和L2各期仍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证明其对低氮胁迫不敏感,具有氮高效利用特性.
- 卫晓轶李浩川谭晓军胡彦民汤继华刘宗华
- 关键词:玉米基因型低氮胁迫氮素吸收氮素分配
- 氮对玉米杂交种F_(2:4)家系秸秆品质性状及分离特性的影响
- 2010年
- 在施氮和不施氮两种条件下,对农大108 F2∶4家系秸秆主要品质性状中的粗蛋白(CP)、粗脂肪(C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氮肥处理之间以及不同家系之间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秸秆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两种氮水平条件下,不同家系之间秸秆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异性分离均符合正态分布,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双向超亲分离;不同基因型的玉米对氮素的敏感性各异。相关分析表明,无论在施氮或不施氮条件下,CP与CF以及ADF与NDF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r=0.42和0.95),而CP与ADF、NDF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r=-0.58和-0.62)。
- 刘宗华王艳朋王长成牛付安胡彦民汤继华
- 关键词:玉米品质性状
- 玉米不同遗传背景子粒和秸秆粗蛋白含量及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利用5大杂种优势群的10个优良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设计配成正反交90个杂交组合,分别在河南省的南阳、郑州和浚县3个地点随机区组试验,用MARX-I型近红外品质分析仪测定子粒和秸秆蛋白质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合子粒、秸秆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遗传背景,同时受环境条件的显著影响。子粒蛋白存在基因型与环境的显著互作效应,地点间子粒蛋白含量表现北高南低趋势(浚县>郑州>南阳),秸秆蛋白与其相反(南阳>郑州>浚县)。子粒、秸秆蛋白质含量分别排在前5位的组合中,80%来源于不同优势类群自交系间杂交,自交系E28和8085是可利用的高蛋白质种质资源。子粒、秸秆的蛋白质含量分别表现负向和正向杂种优势,平均优势率分别为-1.76%和27.03%,但两者变异性均较大,组合间变幅分别为-18.56%~21.24%和-12.78%~95.30%。相关分析表明,子粒与秸秆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r=0.0224)。因此,通过基因重组,在广泛遗传变异中选择子粒和秸秆蛋白含量较高的组合是可能的。
- 刘宗华李浩川刘义宝程荣霞胡彦民汤继华
- 关键词:玉米子粒秸秆杂种优势
- 玉米抗倒伏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及通径分析被引量:57
- 2011年
- 以不同杂优类群的4个玉米自交系为父本,5个含热带血缘的自交系为母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20个杂交组合,采用裂区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对株高、穗位高、茎秆强度、入土次生根条数、倒伏率等8个性状进行配合力效应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8个性状方面,父母本各自之间配合力效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型差异,父本×母本互作效应除节间长、茎粗和入土次生根条数不显著外,其余性状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性状父母本的GCA方差是SCA方差的3~34倍,表明在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基因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本研究材料中,郑58的抗倒性配合力最强,其次是87-1,可选择使用;抗倒伏性与株高、穗位高、茎秆强度、茎粗、入土次生根条数均极显著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入土次生根条数、茎秆强度和穗位高对抗倒性的直接效应最大,加强对这些性状的选择是提高抗倒伏性的关键.
- 王永学张战辉刘宗华
- 关键词:玉米抗倒伏性配合力通径分析
- 5个含热带血缘玉米骨干自交系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效应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以不同杂优类群的4个玉米自交系为父本,5个含热带血缘的自交系为母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20个杂交组合,2008—2009连续2 a采用裂区设计田间试验,对穗长、穗粗等8个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组合间除穗行数超亲优势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个性状的中亲优势与超亲优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除粒深外,双亲平均值与F1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以中亲值预测F1的杂种优势是有效的;3)控制穗部各性状基因以加性效应为主,2δGCA是2SδCA的1.14~26.50倍;热带选系×旅大红骨或唐四平头群是2个较好的杂优模式;4)穗行数、出子率、穗长等狭义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宜在早代选择.
- 王永学季洪强张战辉常纪苹刘宗华
- 关键词:玉米穗部性状杂种优势配合力
- 低氮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物产量和氮吸收率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0年
- 通过盆栽试验,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6种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材料在拔节、开花、灌浆和成熟等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物产量、体内氮素含量、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率等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施氮条件下,开花期之后的生物产量、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而氮素吸收率仅灌浆期不施氮处理显著高于施氮处理;不同遗传背景材料对低氮胁迫反应不同,除农大108杂种优势表现明显外,许178开花期和灌浆期的生物产量、氮积累量和氮吸收率等均居前列,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自交系,而其他材料波动较大。拔节后随生育时期推进,植株氮素含量稳中有降,而生物产量、氮积累量和氮吸收率呈递增态势,其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98),增幅因材料而异,开花后变异系数约为拔节期3倍,尤其不施氮处理>施氮处理,农大108、许178和L2增幅较大,证明其在低氮胁迫条件下更能显示其氮高效利用特性。
- 刘宗华卫晓轶胡彦民谭晓军汤继华
- 关键词:玉米基因型生物产量低氮胁迫
- 玉米籽粒灌浆速率研究进展被引量:41
- 2010年
- 玉米的产量很大程度上受灌浆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灌浆期长短和灌浆速率决定了粒重和产量水平,而灌浆速率受相关基因或QTL以及栽培条件共同调控,表现出复杂的动态变化特征。从灌浆速率的生理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遗传与环境等方面概述了玉米籽粒灌浆速率的研究进展。探究玉米籽粒灌浆的分子调控机制将为玉米高产育种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 刘宗华张战辉
- 关键词:玉米灌浆速率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QTL分析
- 施氮和不施氮对玉米子粒品质性状的影响及QTL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本研究以玉米杂交种农大108的F2:4、F2:5家系为材料,构建了包含199个SSR标记,覆盖玉米10条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2101.1 cM,平均间距为10.6 cM。在施氮(+N)和不施氮(-N)两种条件下对群体进行了鉴定,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方法测定了群体子粒的蛋白质、淀粉、油分和赖氨酸含量。结果表明,在不施氮条件下子粒的蛋白质、脂肪和赖氨酸含量下降,而淀粉含量上升,但不同材料的变化幅度不同。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24个与玉米子粒品质性状相关的QTLs,其中施氮条件下13个,不施氮条件下11个,涉及21个不同位点的QTLs,分布在1,2,3,4,7,9染色体上,且集中在第3染色体上的QTLs有6个,第9染色体上的QTLs有7个,分别占测到总QTLs的28.57%和33.33%。单个QTL贡献率在8.05%3~4.31%之间,其中,qPro1 a是不施氮条件下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主效QTL,qOil3 b是不施氮条件下与油分含量相关的主效QTL,贡献率分别达34.31%和17.66%。在21个不同的QTLs中,9个表现加性效应,8个表现部分显性。
- 刘宗华王艳朋田国伟王春丽胡彦民汤继华
- 关键词:玉米低氮胁迫QTL分析
- 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的遗传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用5个不同基础群体的15个自选系作母本,5个不同优势群的测验系作父本,采用NCII交配设计配成75个杂交组合,经1年2点田间试验,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了亲本及其杂交种F1和F2籽粒的赖氨酸含量,并用三倍体种子胚乳-细胞质-母体效应模型对赖氨酸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除受种子、母体效应和细胞质3套遗传体系共同控制之外,还不同程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主效应方差VG(VG=VA+VD+VC+VAm+VDm)占总遗传方差(VG+VGE)的76.3%,其中,种子效应方差(VA+VD)、细胞质效应方差(VC)和母体效应方差(VAm+VDm)分别占24.6%、19.7%和55.7%;赖氨酸含量以母体遗传力为主(h2m=40.98%),其次为种子遗传力(h2o=17.86%),而细胞质遗传力较低(h2c=14.29%)。同时发现籽粒赖氨酸含量与产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r=-0.027)。因此,在高赖氨酸育种中,必须重视高值亲本尤其是母本的选择以及不同优势类群间的广泛组配,从变异广泛的基础材料中对赖氨酸含量和籽粒产量同时进行选择和改良是可能的。
- 汤继华季洪强刘义宝张君谭晓军胡彦民刘宗华
- 关键词:玉米赖氨酸
- 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的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以选自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的10个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设计配成正反交90个组合,分别在河南3个地点进行随机区组试验,测定籽粒赖氨酸含量,分析基因型、地点及其互作对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的影响,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地点和基因型各自之间差异以及地点×基因型的互作效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亲本赖氨酸含量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组合的赖氨酸含量以GCA效应为主;自交系E28、8085和Mo17的赖氨酸含量以及GCA效应均较高,是高赖氨酸育种的重要资源,尤其是E28,其赖氨酸含量和GCA效应分别达0.42%、0.502,有更大利用潜力;赖氨酸含量表现负向杂种优势,并与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6052),而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280),表明对产量和品质同时改良的难度远大于对单一性状的改良。
- 刘宗华刘义宝李浩川谭晓军胡彦民汤继华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赖氨酸配合力杂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