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4009327)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刘泳冬林锋谢丹吴惠茜曾穗德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直肠肿瘤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肿瘤
  • 1篇细胞
  • 1篇流式细胞
  • 1篇流式细胞术
  • 1篇结肠
  • 1篇结肠直肠
  • 1篇结肠直肠肿瘤
  • 1篇结直肠
  • 1篇结直肠癌
  • 1篇结直肠癌患者
  • 1篇基因
  • 1篇核酸
  • 1篇核酸杂交
  • 1篇癌患者

机构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篇曾穗德
  • 1篇吴惠茜
  • 1篇谢丹
  • 1篇林锋
  • 1篇刘泳冬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染色体与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的染色体变异特征及其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与微卫星稳定型(MACS 型)结直肠癌(CRC)的染色体变异特征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学、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56例 CRC 患者组织的 DNA 倍性、微卫星不稳定性和 DNA 错配修复蛋白(hMSH_2和 hMLH_1)表达进行了检测,筛选并确证 MACS 型 CRC;进一步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方法,检测 MACS 型 CRC 的染色体变异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156例 CRC 患者中,有41例(26%)既是二倍体/近二倍体 DNA 含量的肿瘤,又呈现稳定的 DNA 微卫星序列,且均呈 hMSH_1和bMSH_2蛋白正常表达,确证为 MACS 型 CRC。CGH 检测结果显示,41例 MACS 型 CRC 患者染色体的总体平均变异(扩增和缺失)数目为9.6;染色体 DNA 扩增频率≥10%的位点依次出现于:20 q(68%)、13 q(56%)、7 q(49%)、13 p(39%)、20 p(37%)、8 q(30%)、1 q(22%)、11 q(15%)、16 q(12%)、2 p,4 q 和10 q(10%);染色体 DNA 缺失频率≥10%的位点依次为:18 q(63%)、8 p(51%)、17 p(37%)、1 p(30%)、3 p(26%)、4 p、13 q 和14(15%)、21 q 和 Xp(10%);在 Dukes’C/D 期的CRC 中,分别有79%和82%的肿瘤出现染色体20 q 扩增和18 q 缺失,变异率明显高于 Dukes'A/B 期的 CRC(46%,P=0.038;21%,P=0.0009)。结论 MACS 型 CRC 的染色体变异频数接近于染色体不稳定(C1)型 CRC,但高于微卫星不稳定(MSI)型 CRC;染色体8 p 的高频缺失可能是 MACS 型CRC 不同于 CI 型和 MSI 型 CRC 相对独特的分子事件;染色体20 q 扩增和18 q 缺失是 MACS 型 CRC中最为频发的染色体变异,并与该型 CRC 的恶性临床表型密切相关,可能在其恶性进展中担当十分重要的作用。
谢丹吴惠茜刘泳冬曾穗德林锋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流式细胞术基因核酸杂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