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440)

作品数:32 被引量:57H指数:5
相关作者:安子军宜亚丽杨荣刚姜威金贺荣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6篇传动
  • 21篇钢球
  • 16篇啮合
  • 9篇啮合副
  • 9篇钢球传动
  • 8篇活齿
  • 8篇摆线
  • 7篇行星传动
  • 7篇摆线钢球行星...
  • 6篇齿廓
  • 5篇精密传动
  • 5篇活齿传动
  • 5篇刚度
  • 5篇齿形
  • 4篇啮合刚度
  • 4篇激波
  • 4篇齿差
  • 4篇齿廓方程
  • 3篇等速输出机构
  • 3篇双相

机构

  • 32篇燕山大学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30篇安子军
  • 10篇宜亚丽
  • 9篇杨荣刚
  • 5篇姜威
  • 4篇刘朋朋
  • 4篇金贺荣
  • 3篇孙鹏飞
  • 2篇段利英
  • 2篇曲继方
  • 2篇洪诚
  • 2篇刘向辉
  • 1篇张晓美
  • 1篇王海侠
  • 1篇张鹏
  • 1篇曾庆峰
  • 1篇付志强

传媒

  • 9篇机械传动
  • 7篇中国机械工程
  • 4篇机械强度
  • 4篇机械设计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制造技术与机...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年份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隙钢球精密传动啮合副滑动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针对无隙钢球精密传动啮合副中钢球滚滑现象对传动精度的影响,运用啮合原理和转化机构运动学分析方法,提出采用弧长差表征啮合副滑动特性的方法,阐释了无隙钢球精密传动啮合副传动过程中钢球滑动产生的机理。建立了理论分析数学模型,分析了滑滚状态下啮合副在啮合传动过程中相对滑动速度和滑动率的变化规律,并绘制了其变化曲线。建立了无隙钢球精密传动啮合副三维实体,并利用ADAMS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啮合副传动过程存在微量滑动,钢球与中心盘啮合处的滑动速度和滑动率较大,磨损也较严重。
宜亚丽安子军王海侠
关键词:啮合副相对滑动速度滑动率运动学仿真
无隙摆线钢球传动啮合副啮合刚度系数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应用数值算法计算空间点接触赫兹接触系数,计算出无隙摆线钢球传动啮合副啮合刚度系数。利用啮合点刚度系数求解行星盘转角变形;基于行星盘转角变形,以偏心输入轴转角为参变量,对啮合刚度系数进行等效简化,求出等效简化后啮合刚度系数计算公式,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等效简化啮合刚度系数是啮合副结构几何尺寸的函数且具有时变性,并随偏心轴输入轴转角按正弦曲线关系变化。文中研究为精密摆线钢球传动啮合副动力特性分析提供了方法,完善了精密摆线钢球传动的动力学理论。
曾庆峰安子军
关键词:摆线钢球传动啮合副
精密钢球传动耦合热弹性半解析接触模型及其接触特征被引量:1
2019年
在修正精密钢球传动受力模型和相对滑动模型基础上,建立精密钢球传动啮合副耦合热弹性半解析接触模型。采用热源法推导啮合副接触温升的半解析式,并利用影响系数法计算考虑耦合热弹性影响的啮合刚度和啮合副变形。为提高模型的计算效率,给出了对应公式的离散卷积形式。深入分析精密钢球传动的耦合热弹性接触特征,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半解析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中心盘外侧齿面上的接触温升相对最高,行星盘内侧齿面上的接触温升相对最低;啮合副耦合热弹性接触模型计算的啮合副变形和啮合刚度要大于Hertz接触模型的计算结果。研究结果可为考虑热特性的精密钢球传动动力学特性的研究以及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孙鹏飞安子军
关键词:温升啮合刚度
实时无隙钢球精密传动啮合副本体温度场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根据传热学理论,建立实时无隙钢球精密传动啮合副本体温度场的计算模型,结合机构的结构特点,推导出啮合副相对滑动速度、最大接触应力和摩擦因数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啮合副热流密度以及摆线槽啮合面、钢球表面和啮合副端面等区域的对流换热系数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计算出啮合副本体温度场,分析了机构设计参数对本体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中心盘的本体温度高于行星盘,且参数变化对啮合副本体温度场有较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实时无隙钢球精密传动啮合副热弹耦合分析与可靠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洪诚安子军夏婧琪王鸽
关键词:啮合副本体温度场热流密度
任意齿差推杆活齿高次多项式曲线齿廓齿形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实现任意齿差推杆活齿传动,提出了基于五次多项式类曲线的新齿形数学模型。基于转速变换和包络原理推导了激波器和中心轮的齿廓方程,提出了中心轮不发生齿形干涉的设计条件,分析了中心轮理论齿廓最小曲率半径的影响因素以及活齿半径对齿形的影响。根据传动原理和相对运动转化推导了激波器稳速转动时推杆相对于活齿架的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公式,并分析了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的变化曲线以及对传动性能的影响。
宜亚丽刘朋朋安子军曲继方
关键词:齿廓方程齿形分析
双相正弦激波推杆活齿传动齿形综合与啮合力特性
2020年
针对新型双相正弦激波推杆活齿传动,进行了齿形综合和啮合力特性分析。首先,根据其结构和传动原理设计了双相正弦激波器廓线,推导出该传动机构中心轮齿廓方程及其变曲率计算公式,根据中心轮齿廓曲率变化曲线得到齿廓不发生干涉的条件,分析了中心轮实际齿廓干涉的影响因素;然后,基于变形协调条件分析了推杆活齿啮合副的啮合力及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分别得到推杆活齿与中心轮和激波器啮合的最大啮合力;最后,研究推导出传动机构的压力角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压力角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传动比是影响中心轮实际廓线干涉的主要因素,波幅值次之;波幅值是影响啮合力的主要因素,形成双正弦激波凸轮理论廓线的基础圆半径ρ0次之;而波幅值是影响压力角α1的主要因素,ρ0是影响压力角α2的主要因素。研究为该传动机构设计和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利闯安子军
关键词:齿形综合
多项式曲线类二齿差活齿传动齿形设计及活齿动态响应分析
2016年
提出了五次多项式曲线类齿形设计方法,实现了二齿差纯滚动活齿等速共轭传动。建立复直角坐标系,依据凸轮廓线设计基本原理,建立五次多项式类齿形曲线方程,设计激波器廓线。基于转速变换和包络原理,推导出中心轮齿廓方程,并确立中心轮避免齿形干涉的设计条件,对中心轮齿顶凸齿形段最小曲率半径的影响参数进行分析,得到中心轮齿形曲率半径的变化规律。对所设计的活齿传动进行动态响应分析,建立动态响应分析方程,求解出活齿位移、速度、加速度响应,并给出活齿加速度响应谱。研究表明,高次多项式类二齿差纯滚动活齿传动齿形设计方法简单,动态响应快速、平稳。
宜亚丽刘朋朋安子军
关键词:二齿差齿形方程齿形分析动态响应分析
双激波套筒活齿传动齿形综合及非线性力学性能研究
2020年
根据双激波套筒活齿结构和传动原理,推导出中心轮工作齿廓。以中心轮工作齿廓不发生干涉为前提,建立结构参数的取值联系。考虑啮合副载荷与变形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和活齿空心度对变形的影响,建立啮合副非线性力学模型,分析啮合力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啮合副为有限长线接触啮合,建立非Hertz接触分析模型,应用数值法求解啮合副的有效接触区和接触应力,分析啮合副的接触疲劳强度和柱销的弯曲疲劳强度。结果表明,结构参数取值联系和啮合力影响因素可为双激波套筒活齿传动设计提供参考;采用计入空心度的非线性力学模型和非Hertz接触模型,可减少线弹性和Hertz理论简化处理产生的误差,使强度计算更加符合实际。
刘俊安子军
关键词:齿形综合强度计算
任意齿差滚动活齿传动压力角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任意齿差滚动活齿传动机构不同几何形状和运动方式,综合凸轮机构学,运用活齿啮合基本理论,建立表征各类活齿运动规律特点的解析式,推导出统一的齿廓方程,最终建立压力角解析表达式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不同齿形滚动活齿传动机构压力角的变化规律,获取齿形参数对机构压力角的影响关系,确定齿形参数区域,使活齿传动机构的压力角达到理想值,获得最大传动效率。计算方法与分析结果可用以指导任意齿差滚动活齿传动的齿形参数优选和结构设计。
宜亚丽刘朋朋金贺荣
关键词:滚动活齿传动齿廓方程压力角
双级摆线钢球行星传动应力和强度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建立双级摆线钢球行星传动啮合副的力学模型,对两级啮合副和转臂轴承进行了受力分析。利用赫兹理论推导出了内、外摆线齿面的接触应力,并绘制了不同齿数时摆线齿面的应力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摆线齿面的接触应力随齿数的增多而减小,最大接触应力发生在内摆线槽内侧齿面上。最后,通过实例,利用Matlab计算出了该最大接触应力。对摆线钢球行星传动的设计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张晓美安子军薛进
关键词:双级摆线钢球行星传动应力啮合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