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JJ-2008-020)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文强王宁群黄小波李宗信陈玉静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青年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睡眠障碍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睡眠障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共选取首发脑梗死患者216例,根据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其划分为焦虑抑郁组、单纯焦虑组、单纯抑郁组及无焦虑抑郁组。对各组患者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生活工作压力、日常锻炼频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状况,并分析影响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各组患者吸烟、饮酒、文化程度、工作生活压力、日常锻炼频度等情况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HAMA及HAMD评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焦虑抑郁组患者HAMD总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HAMA总分则明显高于单纯抑郁组和无焦虑抑郁组(P〈0.001);睡眠质量各维度评分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焦虑抑郁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无焦虑抑郁组(P〈0.05);焦虑抑郁组主观睡眠、睡眠潜伏、睡眠持续性、睡眠效率、白天功能紊乱及PSQI总分显著高于单纯焦虑组(P〈0.05);焦虑抑郁组睡眠潜伏、睡眠持续性、白天功能紊乱及PSQI总分显著高于单纯抑郁组(P〈0.05)。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生活工作压力、吸烟、饮酒等是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主要体现在主观睡眠、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睡眠效率、白天功能紊乱等方面;年龄、生活工作压力、吸烟、饮酒是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王宁群黄小波陈文强陈玉静
- 关键词:脑梗死焦虑抑郁共病睡眠质量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及生存质量的关系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卒中特异性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首发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情况分为轻中度CAS组和重度CAS组。运用简易智力状态试验(MMSE)、脑卒中影响量表(SIS)3.0版进行评定。结果重度CAS患者MMSE注意力/计算力、语言理解和总分,SIS行动能力和手功能维度评分均低于轻中度CAS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和生存质量均有负面影响。
- 黄小波李宗信王宁群陈文强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 脑梗死后焦虑与认知功能及ADL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焦虑与认知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关系。方法:1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分为焦虑组78例和无焦虑组98例。运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及Barthel指数(BI)检测2组患者的认知状况及ADL,分析HAMA评分与MMSE、B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焦虑组患者MMSE、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低于无焦虑组(P<0.05)。HAMA总分及其精神焦虑、躯体焦虑因子分与MMSE中的注意力/计算力、短程记忆、语言理解等因子分和BI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焦虑状态与认知功能和ADL能力密切相关,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 黄小波李宗信王宁群陈文强
- 关键词:脑梗死焦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认知障碍及情绪障碍特征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认知障碍及情绪障碍特征。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例267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136例)和非老年组(131例),运用简易智力状态试验(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状况,运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进行焦虑状态评估。结果:老年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试验总分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其中短程记忆、物体命名、言语复述、言语理解、言语表达、图形描画评分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躯体焦虑评分高于非老年组(P<0.05),其中胃肠道症状和泌尿生殖系统症状老年组评分高于非老年组(P<0.05,0.01)。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明显,焦虑状况以躯体焦虑为主。
- 黄小波王宁群陈文强
-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情绪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