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300677)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4
相关作者:黄建荣刘尚礼李卫平沈慧勇李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胰岛素样
  • 4篇胰岛素样生长...
  • 4篇软骨
  • 4篇软骨细胞
  • 4篇骨细胞
  • 2篇体外
  • 2篇体外诱导
  • 2篇人骨髓
  • 2篇人骨髓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关节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性关节炎
  • 1篇髓细胞
  • 1篇透明质酸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5篇沈慧勇
  • 5篇李卫平
  • 5篇刘尚礼
  • 5篇黄建荣
  • 4篇宋卫东
  • 4篇李建华
  • 3篇王志勇
  • 2篇韩运
  • 1篇唐勇
  • 1篇马文谱
  • 1篇程志安
  • 1篇林道贤
  • 1篇许继德
  • 1篇杨睿

传媒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透明质酸对人关节软骨细胞的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透明质酸(HA)联合培养对人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分4组,分别为对照组、IGF-Ⅰ组、HA组和IGF-Ⅰ+HA组。加入不同浓度的IGF-Ⅰ、HA、IGF-Ⅰ和HA,用四氮甲基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软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从第4代开始,用IGF-Ⅰ和HA联合培养,通过电镜观察、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和软骨蛋白聚糖(aggrecan)免疫组化及RT—PCR判断联合培养第8代软骨细胞表型的变化。自然传代的第6代细胞为对照组。结果IGF-Ⅰ在10μg/L浓度时即可明显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当IGF-Ⅰ浓度为50μg/L时,其促增殖作用达最大值。单独应用不同浓度的HA对人关节软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不明显。联合应用IGF-Ⅰ与HA对软骨细胞的增殖具有协同效应并使促增殖作用时间后延。IGF-Ⅰ和HA联合培养的第8代细胞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分泌小泡;RT-PCR显示Ⅱ型胶原mRNA表达阳性而Ⅰ型胶原mRNA表达阴性;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细胞质内有大量的紫色异染颗粒;Ⅱ型胶原和aggrecan免疫组化见92%的细胞染色呈阳性或强阳性,平均灰度分别为85.92±9.71和116.23±16.69。而对照组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05.12±12.20和135.68±10.65,二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IGF-Ⅰ明显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HA对软骨细胞的增殖无影响;二者联合培养促增殖能力更强,并且能有效地保持软骨细胞表型的稳定。
黄建荣李卫平沈慧勇李建华宋卫东刘尚礼
关键词:软骨细胞透明质酸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软骨细胞培养液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采用Percoll分离液分离培养人胚MSCs,体外扩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MSCs的CD44、CD71、CD34、CD45表达;在第4代MSCs中加入的条件培养基进行诱导,根据条件培养基的不同分为4组:①IGF-I组:培养基中加入100ng/mLIGF-I;②软骨细胞培养液组:加入软骨细胞培养液;③联合诱导组:培养液中加入100ng/mLIGF-I和软骨细胞培养液;④对照组:培养基中不加入IGF-I和软骨细胞培养液。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II型胶原免疫组化、细胞内蛋白多糖(PG)含量测定等方法判断诱导细胞的形态变化和表达软骨基质的能力。结果:体外培养的MSCs呈现成纤维细胞样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MSCs阳性表达CD44,阴性表达CD34,CD45;IGF-I和软骨细胞培养液联合诱导15d后,MSCs开始呈现软骨细胞的形态特点,II型胶原免疫组化呈阳性,而未诱导的MSCs组呈阴性;联合诱导组细胞内PG含量为8.92μg/ml,显著高于IGF-I组、软骨细胞培养液组和对照组,但低于正常软骨细胞(P<0.01)。结论:IGF-I和软骨细胞培养液能诱导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
黄建荣李建华李卫平沈慧勇王志勇宋卫东刘尚礼韩运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软骨细胞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英文)被引量:2
2006年
背景:自体软骨细胞来源困难是束缚软骨细胞移植和软骨工程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诱导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分化形成多种组织细胞,如软骨细胞、成骨细胞、成肌细胞及神经细胞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是一种对肢体和软骨的形成及发育起重要调控作用的生长因子。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软骨细胞培养液是否能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和医学研究中心。材料:实验于2003-03/11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完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自因健康原因需终止妊娠的4~6月龄水囊引产的胚胎。方法:采用Percoll分离液分离培养人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CD44,CD71,CD34,CD45表达;在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100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软骨细胞培养液,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内蛋白多糖含量测定等方法判断诱导细胞的形态变化和表达软骨基质的能力。主要观察指标:通过检测细胞CD34,CD44,CD45的表达,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型鉴定。通过观测诱导后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及细胞分泌蛋白多糖能力的变化判断其是否向软骨细胞分化。结果:①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现成纤维细胞形态。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鉴定: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细胞均一性较好,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阳性表达CD44,阴性表达CD34,CD45,说明分离获得的细胞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点。③光镜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软骨细胞的形态变化:加入软骨细胞条件培养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共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见骨髓间�
黄建荣李建华李卫平沈慧勇刘尚礼王志勇许继德宋卫东
关键词:骨髓细胞干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分化
老年人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的关节镜下治疗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评价老年人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关节镜治疗效果。方法18例63~83岁的老年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通过关节液检查、皮温及体温变化、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 d,18例体温均恢复正常;17 d皮温恢复正常。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1.7±9.5)分,术后12周为(84.6±6.3)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并发骨髓炎,无死亡病例。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结合关节持续灌洗治疗老年人化脓性关节炎疗效满意,该方案具有清创彻底、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
黄建荣李卫平沈慧勇林道贤宋卫东刘尚礼王志勇马文谱程志安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关节炎感染性
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软骨细胞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 lin 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基因软骨细胞与交联透明质酸复合后在裸鼠体内形成组织工程软骨的能力。方法分离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将IGF-Ⅰ基因转染人关节软骨细胞,转基因细胞(转染组)、未转基因的软骨细胞(对照组)分别与交联透明质酸材料在体外孵育2 d后,移植裸鼠皮下。移植后6周,取出裸鼠皮下新生组织进行大体形态学观察(HE染色、阿尔新蓝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新生组织中Ⅰ型、Ⅱ型前胶原和IGF-Ⅰ基因mRNA的表达,判断裸鼠体内新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结果转染组裸鼠体内新生组织6周仍能表达IGF-ⅠmRNA,而对照组不能;转染组和对照组在6周后均能形成软骨组织陷窝,但对照组的陷窝数量明显低于转染组;转染组的Ⅱ型前胶原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1.204±0.139,高于对照组(P<0.05);Ⅰ型前胶原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069±0.019,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转IGF-Ⅰ基因软骨细胞与交联透明质酸在体内能构建出软骨样组织,其结构更接近于自然软骨。
黄建荣李卫平刘尚礼沈慧勇李建华韩运杨睿唐勇
关键词:软骨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