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0JJD820008)

作品数:43 被引量:575H指数:16
相关作者:陈金钊宋保振王瑞君吕玉赞贾文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3篇法律
  • 25篇法治
  • 23篇法律方法
  • 14篇法治思维
  • 11篇法律修辞
  • 10篇法治方式
  • 9篇法律解释
  • 8篇修辞
  • 4篇修辞方法
  • 4篇实质法治
  • 4篇法律思维
  • 4篇法治时代
  • 4篇法治中国
  • 3篇形式法治
  • 3篇社会效果
  • 3篇思维
  • 3篇司法
  • 3篇逻辑
  • 3篇法理
  • 3篇法理学

机构

  • 25篇山东大学
  • 18篇华东政法大学

作者

  • 32篇陈金钊
  • 6篇宋保振
  • 4篇王瑞君
  • 1篇吕玉赞
  • 1篇贾文超

传媒

  • 4篇法学论坛
  • 4篇河南财经政法...
  • 3篇政法论丛
  • 3篇法律方法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东方法学
  • 2篇山东青年政治...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河北法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法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现代法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 4篇2015
  • 10篇2014
  • 11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律解释规则及其运用研究(中)——法律解释规则及其分类被引量:50
2013年
对多种法律解释规则进行分类研究是法律解释的重要任务。目前法学界关于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区分,可以作为区隔法律解释规则的依据。与形式法治相适应,有合法性解释规则、文义解释规则和体系解释规则;与实质法治相适应,有合理性解释规则、目的解释规则等。法律解释规则是在思维领域中捍卫法治,因而要求法律人在解释法律的时候,首先要使用与形式法治相适应的解释规则,只有经过严格的论证才使用与实质法治相适应的除弊规则。
陈金钊
关键词:法律方法文义解释
法治信念的危机与法治论者的姿态——法治进入方法论时代的背景考察被引量:8
2011年
中国的法治建设,在起步阶段就遇到一系列理论冲突与现实矛盾,这属于法治进程中正常现象。面对冲突的理论和复杂的社会现实,法律人对法治的信念不能丢失。信念的丢失而引发法治的危机说法多少有点危言耸听,但是,从面死而生的角度看,这会使人们更加理性和正确地看待法治的进程。也许只有在法治论者的苦苦挣扎中,我们才能够深入理解法治的真谛。坚守法治信念是法律人的基本意识形态,是法治理论和法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陈金钊
关键词:法治时代法治信念法律方法
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及其意义——兼论法律方法的功能被引量:9
2014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在《决定》中关于两个"推进"非常鼓舞人心: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二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与法治中国建设在很多方面都是重合的,单独推进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可能的。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是法治化,包括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两个方面的法治化。治理体制的完善主要是改变现有的制度建构,治理能力的提升就是对法治方式娴熟运用。国家治理体系的法治化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內容。本文试图说明,仅仅重视体制等制度建设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制度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制度能力与人们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相关。因而我们需要重视法律方法在法治中国建设中作用。法律方法就像国家治理体系的"骨髓",具有自我矫正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陈金钊
关键词:法律方法法治法治方式法治思维
论“把法律作为修辞”理论的合理性被引量:2
2015年
陈金钊教授最近提出了一种与西方法律修辞学不同的"把法律作为修辞"理论,该理论因其独特的涵义界定、价值立场和修辞方法而受到不少学者的质疑和批判。"把法律作为修辞"理论并非作者自由的学术创造,该理论几乎所有的构成元素都可以根据法治理论、法教义学、法律话语、分析修辞学、最新的法律修辞学理论等获得相应的理论证成。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把法律作为修辞"更是对西方法律修辞学的一种学术改造和重构。
吕玉赞
关键词:法律话语合法性修辞方法
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身份”焦虑被引量:14
2014年
现代法治理论反对基于身份而衍生的特权,并不完全反对对"身份"的追求。由于当代中国法理学对身份问题研究误解了梅因关于法治是"从身份到契约"运动的思想,因而对基于"身份"的法理学意义有不正确的认识,在"身份"问题上出现了焦虑症状以后,仍不能正视"身份"问题的重要性。中国法理学还没有自身的独立性,没有做出独特的理论贡献,以至于出现了这种"身份"的焦虑。要想提升法理学的学科地位,需要认真研究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以法律方法论塑造法理学的实用性,使法律话语成为主流。
陈金钊
关键词:法理学法律方法法治中国法治思维
后劳动教养时代完善我国人身自由法律制裁体系的难题及解决方案被引量:2
2017年
我国劳动教养废止后,有必要沿着劳动教养制度废止所形成的新理念,对我国人身自由法律制裁体系进行一次整体性的反思、改革与完善。一国或地区选择怎样的人身自由法律制裁体系,核心问题是如何动用公权力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管控。在现代社会,集中表现为通过立法权设置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工,来解决公正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我国人身自由法律制裁体系的完善,应在不断提升司法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设定过渡期,构建剥夺公民人身自由最终纳入司法审查的制度。
王瑞君
关键词:权力配置人身自由法律制裁
对形式法治的辩解与坚守被引量:25
2013年
认清实质法治的意义、功能,抑制其作用的过度发挥,坚守形式法治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特殊意义。这是因为中国固有的整体性文化,突出了辩证思维方式,使得根据法律思考的法治思维很难贯彻下去,法律的权威、明确性、稳定性、意义的固定性常在矛盾的思维中受到贬抑。同时来自西方的批判法学、现实主义法学、后现代法学在中国的传播及流行,更加剧了法治思维方式的瓦解。对实质思维方式的坚持,导致了形式法治的思维方式的衰落,法治理论似乎有被瓦解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重述与论证:形式法治是法治的脊梁,没有对形式法治的坚守,或者说在中国如果不补上形式法治这一课,根本就无法实现向法治社会的转型。形式法治需要法律方法的协助来完成各种使命,因而不能轻易否认形式法治对实现正义的功能。只有在坚守形式法治的前提下,实质法治才能发挥对社会调整的积极意义。
陈金钊
关键词:中国法治建设形式法治实质法治法治思维法律方法
法治与改革思维的冲突及消解被引量:12
2014年
对于法治与改革的关系,不能仅仅在两者对立统一中思辨,还需要在更宽泛的范围内认识。一是把改革、法治与革命放到一起观察,会发现无论是法治还是改革都是为了避免"革命"的爆发;二是把法治、改革与社会放到一起研究,可以看到法治与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公平正义的手段;三是把法治、改革与国家权力放到一些分析,可以发现实现法治是政治目标,通过改革逐步限制、规范国家权力是核心。法治与改革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会出现一些矛盾,在社会转型期需要认真对待,把其冲突控制在最低的烈度。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是今后改革的基本思维方式,中国需要在法治框架内进行改革。
陈金钊
关键词:社会转型法治建设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改革思维
“法治方式”对中国的冲撞及其反思被引量:8
2014年
关于正能量与负能量的谈论涉及很多领域,法治方式在功能上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由于法律、法治的工具属性,各种主体都可以运用法治达到自己的目的。因而基于对法治的不同理解,在行为上就表现为各自追求的"法治方式"。经过法治论者的多年呼吁以及法治本身所显现的魅力,人们对法治达成了宽泛意义上的共识,在中国初步形成法治思潮。但是,人们所认同的只是高度抽象的法治内涵,在法治概念的外延方面还存在着太多的选项,以至于法治像法律一样,也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其中对"法治方式"的不同理解,在官民思想和行为中造成了很多的冲撞,甚至出现了以"法治"的名义挫败法治的负能量。如何树立正确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减少法治实施过程中的负能量,需要对中国正在发生的法治现象开展深入研究。
陈金钊
关键词:法治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律方法法治中国
法治时代的法律位置--认真看待法律逻辑与正义修辞被引量:17
2011年
按照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在不久的未来中国应该进入法治时代,在这个时代政治与法治并驾齐驱,在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重新塑造法律的权威。实现法治需要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法律方法论。然而,法治的实质合法性是以追求正义公平为前提的。为达到和谐社会思维决策中的正义修辞不可缺少,没有正义等法律价值的修饰,法治会失去终极目标而不具有合法性。要想使法治具有可接受性,逻辑推演的解释方法和修辞论证的方法不能缺位。认真对待法律逻辑与修辞可以支撑起一个被称为法治的时代。
陈金钊
关键词:法治法治时代法律逻辑法律修辞法律方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