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101100050010011)
作品数:
1
被引量:19
H指数:1
相关作者:
王志军
王燕
王茂强
刘凤永
段峰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导管溶栓
1篇
导管溶栓治疗
1篇
动脉
1篇
血栓
1篇
溶栓
1篇
溶栓治疗
1篇
桡动脉
1篇
系膜
1篇
门静脉
1篇
经桡动脉
1篇
静脉
1篇
静脉血
1篇
静脉血栓
1篇
肠系膜
1篇
肠系膜静脉
1篇
肠系膜上动脉
1篇
肠系膜上静脉
1篇
肠系膜上静脉...
机构
1篇
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1篇
宋鹏
1篇
段峰
1篇
刘凤永
1篇
王茂强
1篇
王燕
1篇
王志军
传媒
1篇
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1篇
2012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经桡动脉留置肠系膜上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 评估经桡动脉途径留置肠系膜上动脉(SMA)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2002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用经桡动脉途径留置SMA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47例,男34例、女13例,年龄19~65(44±13)岁,均有腹痛、腹胀、恶心、厌食等症状,无肠管坏死及腹膜炎证据,均经CT增强扫描确诊。采用经桡动脉途径留置导管至SMA灌注尿激酶(UK)(25万Iu~50万Iu/次,2次/d,总量1.5万Iu·kg^-1·24h^-1)5~11(7.1±2.5)d,同时给予肝素治疗(10Iu·kg^-1·h^-1),监测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间隔3d及撤出留置SMA导管前均常规行腹部CT增强检查。终止溶栓术的指征: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或消失,复查CT显示血栓消失或血管再通。出院后口服华法林≥12个月。结果 经桡动脉途径留置选择性SMA插管的成功率为100%。2例于开始溶栓后24h内腹痛腹胀加重、新出现腹膜刺激征,最终转外科探察证实存在小肠坏死。临床有效率占95.7%(45/47):治疗开始后24h腹痛腹胀减轻占80.9%(38/47)、未加重占17.0%(8/47);治疗开始后48h所有45例患者症状均有明确改善,结束溶栓前患者腹痛、腹胀消失并有食欲。拔出留置SMA导管前复查CT显示,29例(64.4%)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PV-SMV)血栓几乎完全消失,16例(35.6%)的血栓有所吸收、部分血管再通,介入治疗前肠壁水肿、肠系膜水肿等均完全消失。与局部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4.9%(7/47),均为轻度,包括穿刺侧桡动脉搏动消失2例、桡动脉穿刺处微小血肿5例,未影响留置SMA导管治疗。随访时间12~86(48±20)个月,43例(95.6%)腹部症状未再复发。2例(4.4%)分别于出院后6个月、5年复发PV-SMV血栓形成,经再�
王燕
王茂强
刘凤永
王志军
段峰
宋鹏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静脉
门静脉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