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12008)

作品数:8 被引量:140H指数:6
相关作者:宋林生孙修勤相建海崔朝霞洪旭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扇贝
  • 8篇栉孔扇贝
  • 3篇RAPD
  • 3篇AFLP
  • 2篇等位基因酶
  • 2篇遗传多样性研...
  • 2篇中华绒螯
  • 2篇中华绒螯蟹
  • 2篇绒螯蟹
  • 2篇同工酶
  • 2篇片段
  • 2篇自然群体
  • 2篇线粒体
  • 2篇海湾扇贝
  • 2篇16S_RR...
  • 1篇电泳
  • 1篇多倍体
  • 1篇多倍体诱导
  • 1篇养殖
  • 1篇养殖群体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青岛海洋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宁波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5篇宋林生
  • 4篇喻子牛
  • 3篇孔晓瑜
  • 2篇孙修勤
  • 2篇李红蕾
  • 2篇王玲玲
  • 2篇崔朝霞
  • 2篇李俊强
  • 1篇相建海
  • 1篇李太武
  • 1篇陈琳琳
  • 1篇刘亚军
  • 1篇蔡难儿
  • 1篇陈丽梅
  • 1篇周令华
  • 1篇张进兴
  • 1篇常亚青
  • 1篇方敏
  • 1篇胥炜
  • 1篇吴谡琦

传媒

  • 2篇高技术通讯
  • 2篇中国贝类学会...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4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4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魁蚶核糖体DNA基因转录间隔区的序列特征被引量:29
2005年
以相应引物PCR扩增魁蚶(Scapharcabroughtonii)的核糖体转录间隔子ITS 1和ITS 2片段,测序后得到长度分别为461bp和533bp的核苷酸序列(含引物)。其中A、T、G、C4种碱基的含量分别为21 91%、24 73%、28 20%和25 16%(ITS 1),27 02%、25 52%、25 52%和21 95%(ITS 2)。将这2个片段与其他双壳贝类的相应片段进行比较,发现ITS 1和ITS 2引物在贝类中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比较几种贝类的ITS 1片段发现有1~100bp长度不等、弥散状态的插入/缺失;对5种蚶科贝类的ITS 2相应片段进行比较,发现中间有75bp的保守区域,与本研究在魁蚶ITS 2群体序列研究中观察到的情况相同。
陈琳琳孔晓瑜周立石陈丽梅喻子牛
关键词:魁蚶核苷酸序列ITS-1ITS-2
栉孔扇贝野生种群与养殖群体的遗传结构
<正> 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山东省、江苏省等沿海地区,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产资源。近年来,随着栉孔扇贝养殖的高密度、规模化、集约化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病害不断爆发流行,造成大...
李俊强李红蕾宋林生
关键词:栉孔扇贝种群RAPD
AFLP和RAPD标记技术在栉孔扇贝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8
2003年
AFLP和RAPD标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基于PCR基础上的两种DNA标记技术 ,本文比较了两种标记技术在我国栉孔扇贝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共筛选 2 0个RAPD引物和 7个AFLP引物组合 ,检测到AFLP标记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平均多态信息量稍低于RAPD标记 ,但AFLP标记在每单位分析中扩增到的野生和养殖群体的多态性条带数 ( 2 3 8,2 4 8)分别高于RAPD标记 ( 5 6,5 6) ,AFLP多态性检测效率显著高于RAPD标记。AFLP和RAPD两种标记技术所揭示的野生种群与养殖群体间的近交系数、遗传距离两项指标均表明 ,我国栉孔扇贝养殖群体和野生种群之间尚未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 :RAPD和AFLP这两种标记技术均可用于栉孔扇贝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其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王玲玲宋林生李红蕾胥炜李俊强常亚青
关键词:栉孔扇贝AFLPRAPD
AFLP和RAPD标记技术在栉孔扇贝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比较
AFLP 和 RAPD 标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基于 PCR 基础上的两种 DNA 标记技术,本文比较了两种标记技术在我国栉孔扇贝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共筛选20个 RAPD 引物和7个 AFLP 引物组合,检测...
王玲玲宋林生李红蕾胥炜李俊强常亚青
关键词:栉孔扇贝AFLPRAPD
文献传递
栉孔扇贝三个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莱州(LZ)、荣成(RC)、青岛(QD)沿海栉孔扇贝自然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对7种酶进行了分析,在3个群体中均检测出13个基因位点。多态位点比例(P≤0.95和P≤0.99)荣...
陈再忠喻子牛孔晓瑜李赟
关键词:等位基因酶栉孔扇贝自然群体
文献传递
中华绒螯蟹多倍体诱导技术改进被引量:11
2005年
采用抑制第二极体排放的方式对15℃孵育的中华绒螯蟹自然受精卵人工诱导三倍体,通过抑制第一次卵裂对18℃孵育的自然受精卵人工诱导四倍体,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分别使用CB, 6-DMAP和KCl三种试剂对受精卵处理,发育至囊胚期检测,获得的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依次是49 1%, 51 7%和77 5%,获得的最高四倍体诱导率依次是50 3%, 54 9%和79 8%.使用KCl试剂对抱卵蟹诱导处理,孵出状幼体检测,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为85 3%,最高四倍体诱导率为27 3%.克服了以往三倍体诱导中离体培养的困难,首次获得了中华绒螯蟹三倍体状幼体,并极大提高了状幼体阶段四倍体诱导率.
崔朝霞相建海周令华蔡难儿宋林生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三倍体四倍体
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的比较研究
以相应引物对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的线粒体16S rRNA 基因片段进行了 PCR 扩增。PCR 产物经 T 载体连接之后进行了克隆、测序,分别得到634bp 和542 bp 的碱基序列,其 A、T、G、C 含量分别为25....
孔晓瑜刘亚军喻子牛宋林生
关键词:栉孔扇贝海湾扇贝
文献传递
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的比较研究
以相应引物对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PCR产物经T载体连接之后进行了克隆、测序,分别得到634bp和542bp的碱基序列,其A、T、G、C含量分别为25.08%、29.65%、...
孔晓瑜刘亚军喻子牛宋林生
关键词:栉孔扇贝海湾扇贝
文献传递
中日栉孔扇贝杂交子一代群体的遗传变异被引量:17
2002年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研究了中国栉孔扇贝和日本栉孔扇贝的两组杂交子代群体的 1 4个位点 2 4个等位基因。将它们各自的自交子一代作为亲本的参照组 ,对这四组子代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 :四组群体具有相同的基因位点控制同工酶的表达 ,但各位点等位基因的频率有所不同。统计结果表明 :杂交群体的遗传变异明显高于自交群体的遗传变异。四组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 (P 99)分别为 3 6 3 6%(CP中自交组)、3 0 77% (JP日自交组 )、3 0 77% (JFCM日雌中雄杂交组 )、3 0 77% (JM CF日雄中雌杂交组 ) ,平均杂合度观测值 (Ho)分别为 0 1 2 73 (CP)、0 1 0 5 5 (JP)、0 1 5 3 6(JFCM)、0 1 72 7(JMCF) ,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 (Ae)分别为 0 73 1 8(CP)、1 671 8(JP)、1 695 5 (JFCM)、1 692 7(JMCF)。杂交优势已初步显示出来。
李太武孙修勤刘艳李春茂郭皓
关键词:栉孔扇贝杂交子代同工酶杂交育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5年
方敏宋林生崔朝霞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症状病因病原致病机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