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无)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朱全国肖艳丽曹弋更多>>
相关机构:九江学院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隐喻
  • 1篇隐喻意义
  • 1篇隐喻义
  • 1篇语词
  • 1篇喻意
  • 1篇喻义
  • 1篇主义
  • 1篇字面
  • 1篇字面义
  • 1篇文学
  • 1篇话语

机构

  • 2篇九江学院
  • 1篇郧阳师范高等...

作者

  • 2篇朱全国
  • 1篇曹弋
  • 1篇肖艳丽

传媒

  • 2篇理论界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隐喻与象征主义
2009年
从隐喻的发展来看,20世纪以来隐喻成为文学理论中心问题之一,在各种文论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在当代文论中,隐喻更是具有特殊的地位。隐喻在20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论中被广泛关注,前期浪漫主义关注隐喻在于隐喻是达到诗歌超验世界的途径,后期浪漫主义关注隐喻的重心在于隐喻与象征的关系。
朱全国曹弋
关键词:隐喻
文学隐喻意义的理解
2009年
在西方,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争议的中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除字面义外是否有隐喻义的存在;二是隐喻的表现义与认知义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如同一般的文学话语理论一样,意义总是在话语中呈现出来,对话语意义的理解总是从语词方面入手,进而达到对整个话语意义的理解。隐喻义在字面义基础上产生且不同于字面义,隐喻义分为认知义与表现义,文学作品中隐喻的认知义主要通过其表现义来实现。
朱全国肖艳丽
关键词:字面义隐喻义语词话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