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教育厅基金(2010A150008)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3
相关作者:徐三魁李利民李蕊王晓栋苏运来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超临界
  • 5篇催化
  • 5篇催化剂
  • 4篇钌基催化剂
  • 3篇活性碳
  • 2篇葡萄糖
  • 2篇活性炭
  • 2篇甲醇
  • 2篇
  • 2篇超临界甲醇
  • 2篇催化活性
  • 1篇钌催化剂
  • 1篇加氢
  • 1篇D-葡萄糖
  • 1篇表面性质
  • 1篇超临界CO
  • 1篇超临界流体
  • 1篇催化剂结构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
  • 5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李利民
  • 5篇徐三魁
  • 4篇李蕊
  • 2篇苏运来
  • 2篇王晓栋
  • 1篇许群
  • 1篇邹文俊
  • 1篇崔巍
  • 1篇张允峰

传媒

  • 2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分子催化
  • 1篇应用化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临界甲醇处理对Ru/C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超临界甲醇处理活性炭,传统水浸渍制备负载钌炭催化剂,用N2物理吸附、Boehm滴定、X光电子能谱仪(XPS)、程序升温还原(TP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超临界甲醇处理活性炭对活性炭表面结构、表面基团含量,及Ru/C催化剂的还原性能、钌的分布的影响.并以葡萄糖加氢生产山梨醇为模型反应对负载钌基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甲醇处理活性炭,活性碳的孔结构性能变化不大,但可有效降低活性炭表面含氧酸性基团的含量,有效提高钌的分散度,使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升高,增强了载体和活性组分钌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钌的电子结合能,从而有效的提高所负载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在实验范围内,当超临界甲醇的温度为300℃,处理时间为12 h以上时,在4.0 MPa,120℃,葡萄糖浓度为50%(w/w)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的反应速率达到了118.65 mmol.min-1g-1Ru,是未处理活性碳的1.96倍.
徐三魁王晓栋李利民李蕊苏运来
关键词:超临界活性碳钌基催化剂
超临界CO_2流体浸渍制备D-葡萄糖加氢钌碳催化剂的研究
2015年
以氯化钌为活性前驱体,椰壳活性碳为载体,SCCO2流体为浸渍介质制备了负载Ru/AC催化剂,采用正交试验对SCCO2流体浸渍的主要工艺参数对制备Ru/AC D-葡萄糖加氢催化剂的活性影响规律进行了考察,并用H2-TPR、H2-TPD、ICP、TEM等手段对催化剂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SCCO2流体介质浸渍法是一种有效的制备负载型Ru/AC催化剂的新方法,SCCO2各参数对制备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温度>压力>助溶剂量>浸渍时间;超临界优化条件下制备催化剂的活性为62.03 mmol·min-1·g-1,是传统水浸渍法制得催化剂的1.55倍.结构表征表明:超临界浸渍有利于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均匀分布,提高了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增强了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吸附牢固度,有利于催化剂寿命的提高.
徐三魁崔巍李利民李蕊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钌基催化剂活性炭
超临界沉积制备葡萄糖加氢钌碳催化剂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以氯化钌为活性前驱体、活性碳为载体,采用CO2超临界沉积技术制备了负载钌/碳催化剂,以葡萄糖催化加氢反应表征了催化剂的活性,研究了助溶剂种类、助溶剂用量、超临界压力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用SEM对催化剂表面的形貌及负载钌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2超临界沉积技术可有效提高负载钌碳催化剂的活性,在试验范围内,当助溶剂为甲醇、用量为2 mL、超临界CO2压力为12.0 MPa时制得催化剂的活性最佳,其活性是水浸渍方法制得样品的1.48倍.SEM结果表明钌在活性碳表面均匀分布.
徐三魁张允峰李利民邹文俊
关键词:超临界活性碳钌基催化剂葡萄糖催化活性
超临界CO_2沉积技术制备负载钌炭催化剂被引量:1
2011年
以氯化钌为活性前驱体,活性炭为载体,采用超临界CO2沉积技术制备了负载钌/炭催化剂,以葡萄糖催化加氢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研究了助溶剂种类,助溶剂用量,超临界压力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用SEM、XRD、XPS对催化剂表面的形貌、晶形及钌分布情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沉积技术可有效提高负载钌炭催化剂的活性,在实验范围内,当助溶剂为甲醇,用量为2ml,超临界CO2压力为12.0MPa时制得催化剂的活性最佳,其催化活性是传统水浸渍方法制得样品的1.48倍;钌在催化剂中以无定型的非晶形式存在,钌在活性炭表面均匀分布,超临界沉积技术进一步增强了活性组分钌和载体间的相互作用。
徐三魁李利民李蕊苏运来
关键词:超临界活性碳钌催化剂催化活性
超临界甲醇处理对活性炭表面性质及钌炭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超临界甲醇处理活性炭,水浸渍制备负载钌炭催化剂,用N2物理吸附、Boehm滴定、X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测试技术研究了超临界甲醇处理对活性炭表面结构及表面基团相对含量的影响,并以葡萄糖加氢生产山梨醇为模型反应对钌基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甲醇处理活性炭,活性炭的孔结构性能变化不大,但可有效降低活性炭表面含氧酸性基团的含量,使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升高,增强了载体和活性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有效的提高了钌的分散度,从而提高所负载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在实验范围内,当超临界甲醇的温度为300℃,处理时间为12 h时,在4.0 MPa、120℃、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50%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按Ru单位质量计)达到了118.65 mmol/(m in.g),是未处理活性炭的1.96倍。
徐三魁王晓栋李利民许群李蕊
关键词:超临界活性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