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326)

作品数:13 被引量:64H指数:5
相关作者:赵开弘周明董金荣武栋汪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体外
  • 5篇体外重组
  • 3篇鱼腥藻
  • 3篇鱼腥藻PCC...
  • 2篇叶绿素A
  • 2篇藻胆蛋白
  • 2篇藻红蓝蛋白
  • 2篇藻蓝蛋白
  • 2篇水华
  • 2篇突变体
  • 2篇缺失突变体
  • 2篇细菌光敏色素
  • 2篇浸没式
  • 2篇基因
  • 2篇光敏色素
  • 1篇点突变
  • 1篇丁酯
  • 1篇定点突变
  • 1篇藻蓝胆素
  • 1篇藻蓝蛋白裂合...

机构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生物工程...

作者

  • 13篇赵开弘
  • 12篇周明
  • 3篇董金荣
  • 3篇武栋
  • 2篇朱菁萍
  • 2篇汪星
  • 2篇冉勇
  • 1篇包广旬
  • 1篇周宜开
  • 1篇廖兴盛
  • 1篇宋波
  • 1篇张玲
  • 1篇景江
  • 1篇甘春晖
  • 1篇董依然
  • 1篇马聪
  • 1篇叶斌
  • 1篇孙亚楠
  • 1篇曾志雄

传媒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浸没式UV-C技术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应被引量:14
2003年
以"水华"蓝藻中常见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为受试藻种,探索一种用于蓝藻"水华"控制的方法,即浸没式UV-C技术.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分别从群体、细胞、分子水平,对此技术控制蓝藻生长的抑制效应予以阐释.
周明董金荣赵开弘
关键词:水华铜绿微囊藻
浸没式UV-C技术对念珠藻“水华”的抑制效应被引量:4
2003年
以“水华”蓝藻中常见的念珠藻 N ostoc712 0为受试藻种 ,分别设计了浸没式 UV-C技术抑藻实验、细胞形态观察实验和 SDS-PAGE电泳实验等 ,最后分别从群体、细胞。
董金荣周明赵开弘
关键词:水华念珠藻藻胆蛋白
鱼腥藻PCC7120细菌光敏色素缺失突变体的自催化重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鱼腥藻PCC 7120 DNA中扩增出细菌光敏色素缺失突变体基因aphA(26-320)、aphA(27-320)、aphA(28-320)、aphA(29-320)和aphA(32-320),利用表达载体pET 30a进行高效表达,获得的A phA缺失突变体脱辅基蛋白在一定的反应体系下与藻蓝胆素进行了体外重组的研究。研究表明:A phA(26-320)体外重组获得的色素蛋白具有与植物光敏色素相似的可逆光致变色效应,同时酸性尿素变性实验和Zn2+荧光电泳实验显示藻蓝胆素和以上蛋白质发生共价连接。A phA(26-320)与藻蓝胆素重组产物的P r/P fr吸收峰处于660/610nm。其他4个缺失突变体,A phA(27-320)、A phA(28-320)、A phA(29-320)、A phA(32-320)和藻蓝胆素的重组产物中则没有发现可逆光致变色信号,表明这些缺失突变体不能和藻蓝胆素发生自催化重组。维系细菌光敏色素A phA与色素自催化连接的裂合酶结构域位于A phA(26-320)包含的肽链之中。
甘春晖冉勇赵开弘
关键词:细菌光敏色素缺失突变体体外重组
鱼腥藻PCC7120藻红蓝蛋白操纵子A、E和F基因的克隆、表达和活性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通过PCR技术从鱼腥藻PCC712 0总DNA中扩增藻红蓝蛋白A基因 (pecA)、E基因 (pecE)、F基因 (pecF) ,将pecA、pecE、pecF分别克隆于pBluescript,然后将pecA、pecE、pecF基因分别插入表达载体pET30a进行高效表达。pecA表达产物藻红蓝蛋白α亚基脱辅基蛋白PecA与藻蓝胆素PCB在pecE/pecF表达产物裂合异构酶PecE/PecF催化下进行体外重组 ,产物经提纯后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检测 ,结果表明生成的色素藻胆蛋白具有藻红蓝蛋白α 亚基所特有的光谱性质和可逆光致变色性质。
孙亚楠武栋周明赵开弘
关键词:鱼腥藻PCC7120藻红蓝蛋白操纵子体外重组
浸没式UV-C技术用于自来水厂除藻的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设计了一种浸没式UV C装置 ,用于自来水厂斜管沉淀池的抑藻、除藻 .通过分析其试验数据 ,认为是因为抑制了藻类的光合作用 ,从而达到抑藻和除藻目的 .还实施了用黑色网格纤维罩在斜管沉淀池上的办法 ,减弱斜管沉淀池中藻类可吸收的太阳光 。
周明董金荣包广旬赵开弘
关键词:光合作用除藻
集胞藻PCC6803细菌光敏色素体外重组和光化学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从集胞藻PCC680 3总DNA中扩增出细菌光敏色素全片段cph1及cph1(C 43 5) ,克隆于pBluescriptSK(+ ) ,然后插入表达载体pET3 0a进行高效表达。获得的脱辅基蛋白Cph1、Cph1(C 43 5)在合适的缓冲体系下分别与藻蓝胆素 (PCB)进行体外重组。光化学研究表明 ,两种脱辅基蛋白都能与PCB进行正确的重组 ,重组产物表现出 650~ 70 0nm可逆光致变色效应。锌电泳证实得到的细菌光敏色素辅基色素为PCB 。
董依然冉勇赵开弘周明
关键词:集胞藻PCC6803细菌光敏色素体外重组光化学活性藻蓝胆素
藻红蓝蛋白裂合异构酶对几种脱辅基藻胆蛋白的催化作用被引量:4
2002年
PecE PecF是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α亚基 (α PEC)生物合成的裂合异构酶。以 4种脱辅基藻胆蛋白为底物 ,初步研究了PecE PecF对底物蛋白的催化专一性。结果表明 ,PecE PecF可催化藻蓝胆素 (PCB)与高度同源的层理鞭枝藻不同亚种的α PEC脱辅基蛋白的体外重组 ,也可催化经 12 8位Trp定点突变到Phe而得到的α PEC脱辅基蛋白的体外重组 ,但PecE PecF对PCB与藻蓝蛋白α亚基 (α CPC)脱辅基蛋白的体外重组无催化作用。α PEC脱辅基蛋白的重组不受表面活性剂TritonX 10 0的影响 ,而TritonX 10 0可改进PCB与α
朱菁萍周明赵开弘曾志雄周宜开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蓝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鱼腥藻PCC 7120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加入少量DBP对蓝藻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随着DBP加入量的增大,藻的生长逐步受到抑制,直至衰亡。通过测定叶绿素a(chla)、可溶性蛋白、三磷酸腺酐(AT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物酶(POD)等生长代谢指标,发现藻液中加入少量的DBP对鱼腥藻PCC 7120的生长产生了影响,延缓了其衰亡。
汪星周明廖兴盛赵开弘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叶绿素A可溶性蛋白还原型谷胱甘肽
藻红蓝蛋白裂合/异构酶E基因的C端缺失突变
2003年
采用 PCR技术 ,扩增藻红蓝蛋白裂合 /异构酶 E基因 (pec E)部分 DNA片段 ,从而获得 pec E基因 C端缺失 6 9bp的 DNA片段 (pec Ec) ,该 pec Ec大小为 70 5 bp。把 pec Ec插入 p Bluescript的多克隆位点得到重组质粒 p Blu- pec Ec,经DNA序列测定证实诱变成功。然后将 pec Ec亚克隆于表达载体 p ET30 ,酶切鉴定 pec Ec已正确插入到该表达载体中(p ET- pec Ec)。将表达质粒 p ET- pec Ec转化 Ecoli BL2 1(DE3) ,细胞经 IPTG诱导 ,获得了高效表达 ,表达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30 k D。
周明马聪赵开弘
关键词: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藻蓝蛋白裂合酶突变体的构建及其对催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在序列分析的基础上,使用PCR技术构建了藻蓝蛋白裂合酶CpcE/CpcF基因的缺失突变体:cpcE(42~276)、cpcE(1~274)、cpcE(1~272)、cpcF(1~160)、cpcF(10~213).突变体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 30a(+)后,利用体外重组实验对表达蛋白的酶活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缺失区域在酶催化过程中的作用.
张玲武栋叶斌周明赵开弘
关键词:藻蓝蛋白裂合酶缺失突变体体外重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